邬影潇什么来头(70有我更青春邬影潇)

“我是一名横漂演员。我觉得青春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一种勇于尝试、敢闯敢拼的态度。趁年轻,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去奋斗,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就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近日,面对记者的镜头,市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特约经纪人邬影潇这样说。

邬影潇什么来头(70有我更青春邬影潇)(1)

敢拼敢闯,开启不同人生

1989年出生的邬影潇,大学毕业后在江西一家农业杂志社工作,编辑、设计、排版是他的日常,那年他24岁。“枯燥乏味的工作让我一眼就看到了三四十年后的生活,我便萌生了外出闯荡的想法。”邬影潇回忆说,大学期间他参加过话剧、动漫社团,对演戏一直充满兴趣,加上不错的身高和外貌条件,于是在家人的提议下,邬影潇来到了横店,开启了群演生活。

“群演生活很苦。冬天换上单薄的衣服挨冻,夏天穿上厚厚的铠甲暴晒,通宵拍夜景、掉水坑装死尸都是常有的事。”邬影潇说,他和大部分年轻横漂一样,怀揣着梦想,再苦再累他都保持着热情和激情。但是演艺生涯并没有因此迎来大转折,“我始终还是个路人甲,想成为第二个王宝强,概率还没有买中大奖高。”邬影潇并没有因此气馁,他喜欢横店,喜欢这个行业,于是他开始调整方向。

横店演员公会于2003年组建,2016年初在市工会完成注册,目前在演员公会注册的“横漂”群体有7.2万余人。2013年,公会招募现场管理员,主要工作是给剧组安排群众演员,空闲时也可以跑一下“特约”继续演戏。“当时我的年限还不够,我是主动去公会推荐自己的。”就这样,邬影潇等20名“横漂”演员入选了,他成为一名最年轻的“群头”。2016年,邬影潇又从这20人中脱颖而出,成了演员公会里最年轻的特约经纪人。

从那以后,邬影潇更忙了。有时候凌晨两三点,他的手机都会响起。“救场如救火,我们是剧组和演员之间的桥梁,必须24小时待命。”邬影潇说,每次都要根据剧组需求第一时间联系群众演员,要多少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时装剧还是古装戏……他得一一问清楚,迅速把人安排到位。

邬影潇什么来头(70有我更青春邬影潇)(2)

学习就要学专业、学细节

初来横店的第一场戏,让邬影潇至今记忆深刻。“那是一场枪戏,用得是真枪和空炮弹。当时导演需要4个群演配合主演完成这一场戏,我自告奋勇参加了。”邬影潇说。但是正式拍摄的时候邬影潇的枪卡壳了,并没有响,“不懂事”的他无视镜头转头向导演报告,迎来的却是导演劈头盖脸的骂声。“确实没有经验,继续往下演就好了,第一次当群演就上了一课,也算是正式开启演员的学习之路了。”

之后的每一天,无论去哪个剧组,无论有戏没戏,邬影潇都没闲着,仔细分析着主演们的表演技巧。“和老戏骨们合作拍戏,是演技提升最快的时候。”邬影潇告诉记者,他给于荣光、巍子、陈伟霆等演员做过替身。每次邬影潇都会在片场仔细观察并向“老戏骨”们虚心求教,小到一个眼神的使用,大到镜头前的临场应变,专业的、细节的东西一个都不放过。此外,揣摩导演的拍摄意图,学习摄像师傅的拍摄方式都是邬影潇自定的必修功课。“我有5、6本日记,我把每天学习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研究不足,总结经验。”

一年半的时间里,因为积极好学、干活不偷懒,身材高大、憨厚老实,“大个子”的外号也在圈内开始响亮起来。邬影潇很快从群演干到替身,又做了“小特约”,从“滑大街”到露背影,终于演到可以在镜头前露脸,接到的戏也越来越多。

从幕前转到幕后,邬影潇依旧每天在工作、生活中学习新的东西,“最近我在自学视频拍摄和剪辑,还有配音,想创作优质的短视频。”如今的邬影潇不仅担任着“横漂”团支部书记,还是一名浙江省青联委员。

如今,邬影潇在横店买了房,成了家,有了孩子,成了一名新横店人。为此他心怀感恩:“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我会继续带着我的横漂梦奋力奔跑、筑梦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