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

俗话说,秋冬是吃海鲜的最佳时间,

十月份更是各类海鲜膘肥体壮的时候,

对于初级吃货来说,螃蟹是首选,

但对于顶级的吃货,

可不是螃蟹就能解馋的啦。

想了解更多的应季海鲜?

跟着小民一起来看看咯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1)

十月海鲜我知道

1、鲈鱼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2)

十月,鲈鱼也开始上市,其中数松江鲈鱼最为出名。松江鲈鱼学名淞江鲈,位列"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素有“江南第一名鱼”的美誉。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尤其是秋末,成熟的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鱼的最好时令。

人人都说每年的九月、十月、十一月都是吃蚝的最佳时间,有菊留秋色蟹螯肥之佳句。生蚝,又称牡蛎。自古希腊黄金时代开始,生蚝就被食用而且被认为是强身健体的神物,现如今生蚝更是名肴之最。

生蚝的区别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在于产地了,这就像葡萄酒一样,爱酒之人都知道,对葡萄酒来说最重要的就是“Terrior”,对于生蚝生长的自然环境,也有一个名词,叫做“Merrior”。所以都会有台山生蚝,阳江生蚝之分。

牡蛎的食用方法较多。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灼、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将生蚝放到蒸锅的箅子上蒸熟,水开锅以后再蒸三分钟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值得一提的是,生蚝的大小影响蒸的时间,个头大的海蛎子蒸的时间须延长1分钟。

3、大虎虾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3)

大虎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在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处于产卵期的大虎虾最肥美。出名个头巨大,肉质结实、细嫩,口感爽弹,味道鲜甜,有淡淡的海水咸味。

这种虾是对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发现的最大个体长达33厘米,体重500~600克。成熟虾一般体长22、5~32厘米,体重137~211克,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4、海参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4)

海参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低脂肪,一直是烹饪界的首选原料。中国传统饮食认为,山珍最补的是人参,海味最补的是海参,可见海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海参本身没什么味道,怎么样做都可以,这反倒成了烹饪手艺的试金石。很多内行的吃家为了品鉴餐馆的水平,经常会点海参料理,大厨的烹饪特性一吃便知水平。

有人说:“最先吃海参的人,肯定需要要有很大的勇气。”像生了锈一样,红红的、长着肉刺的小型海参,是其丑怪同类中的丑怪,而且非常腥臭。不过,这种海参却是营养价值最高的。海参烹调方法以葱烧、红烧、红焖、扒海参、清蒸为主。

5、海螺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5)

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煮海螺必须要加水,一般两斤海螺加一碗水。开锅后滴上两到三滴食醋或是香油,这样螺肉会很容易挑出。看到海螺的螺头略微探出身来,就能出锅啦!

海鲜虽美味但别忘了一些禁忌哦,贝类类病菌毒素多多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6)

贝类一旦死去,极容易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要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且具有正关检验检疫报告的,比如渔百惠的进口海鲜青口贝、夏夷贝、蓝口贝等等,是安全、健康、营养的。

海鲜不宜下啤酒,同吃容易惹痛风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7)

吃海鲜时,很多人都喜欢配上啤酒一起食用,其实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吃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过多便会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进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同吃会腹痛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8)

鱼虾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有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如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很容易致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

冷冻虾不可白灼着吃

7月份大闸蟹好吃吗(秋季海鲜只知道大闸蟹)(9)

任何海鲜都只有在高度新鲜的状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鲜虾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时,蛋白质也已经部分变性,不适合白灼的吃法。不过,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同时也能呈现出美味。

正是吃海鲜的好季节,海鲜中的营养十分丰富,并且由于生长于深海,因此受到的污染非常少。还不赶紧吃吃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