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目前,高考改革已经在浙江、上海试点了4年,而多数省份从2018年秋季开始,也将进入新高考时代。除了不再分文理科这一最大改变之外,新高考在很多方面都和过去的传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走班制教学就是众多改变中的亮点之一。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

陆续开启高考改革的省份

谈到走班制的概念,可能很多人觉得听上去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大学里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大家就不难理解了。走班制教学就如同大学里的选修课一样,是由学生自主选择之后进行的分班教学。当然了,大学里的选课,既可以选择课程,也可以选择授课教师,中学里的选课更多的是选择课程。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2)

走班制教学

在新高考时代,文理已不再分科,学生从六门小学科中自主选择三门参加高考,这就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或许在新高考时代里,还是会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理、化、生这样的纯理科搭配,或者是政、史、地这样的纯文科搭配,但是更多的学生都会在六门学科中穿插选择,这就使得传统的行政班教学难以为继了。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

自主选课

在旧高考时代,因为文理分科的存在,不管考生各门学科的兴趣和基础如何不同,只要确定了文理科,就只能按照既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模式来。考生选择了文科,不管政、史、地三门学科是否全都有兴趣,是否全都擅长,必须专心这三门学科的学习。同样,理科生不管理、化、生三门中是否有短板的学科,只要选择了理科,就必须努力提高成绩。尽管这样的模式未必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考生全面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安排教学是相对容易的。文科或者理科老师在统一的教室里,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虽然个别学生可能学习兴趣不高,但是有没有兴趣都必须学习这门学科的,所以正常的教学是不受干扰的。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4)

不同的学科搭配

但是到了新高考时代,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科搭配,如果继续在传统的教学班级进行统一的上课,那么就会存在一部分学生认真听课,一部分学生完全不听课的现象。如果班级内部多数的学生都听课的话还好,如果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选择该学科,这就很让教师很难开展教学了。这就如同文科(理科)老师去理科(文科)班上课一样尴尬,文科(理科)老师去理科(文科)班上课,虽然多数人都不愿意听,但是毕竟高考也不用考,所以教师随便一点也行,继续认真也行。但是现在的这种尴尬就不同了,一个班万一只有个别学生学习某个小学科,叫教师如何来安排教学?所以走班制是新高考时代的必然产物。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5)

走班制改革

所谓中学走班制,简单的说就是授课教师在专门的一个教室,面对来自不同行政班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授课。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上,有的在这个教室学习物理,有的在那个教室学习化学,有的在另一个教室学习地理...这就像大学的选修课一样,同一个时间,大家在不同的教室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必修课,那就是语文、数学、英语。

关于中学正在摸索和实施的走班制,究竟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过去的几年中争论很凶。褒奖这种全新教学形式的观点很多,批评它的言论也很多。应该说,新高考制度下,必须实行走班制,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人而异,也因地而异。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6)

新高考

首先,走班制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转,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与师资力量是否雄厚。

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下,多数教师都认为将学生统一分配到不同的班级,三年中不管大家的成绩差异如何,基本上都是这一波学生在一起学习,这样既方便了班主任进行日常的管理,也方便授课老师教学和督促学业。但是实行了走班制之后,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可能要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课了,纪律的管理,学业的督促,作业的批改是否还能像过去那么方便?这就真的要看学校的生源了。说实话,如果是生源较好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好的话,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如果是生源较差的学校,走班制下,还能否低进高出实现逆袭,这个就真的不好说了。背后的利弊,只有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自己体会了。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7)

走班制的背后比拼的也是师资

与此同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否雄厚,教室数量是否充足,也制约着走班制的发展。在文理不分科之后,小学科的冷热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或许这一届新生很多学生都喜欢物理,也许下一届就一群人喜欢化学,每一届学生的兴趣点未必相同,所以小学科的教师配置必须充足,否则走班制教学就难以为继,个别学校必然会重走老路,强迫学生选择学科。同时,走班制教学后,除了正常的行政班教室外,还要配置走班教学的教室,这对于多数城市中学和县城中学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乡镇中学来说,可能就会有压力了。

其次,走班制教学之后,学生是否能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既要看学校的管理模式,更要看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很多家长都担心走班制之后,基础不好的学生提高可成绩就没有过去那么容易了,毕竟这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多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过去通过班主任的严格管理,授课教师的严格督促,或许能加以扭转实现逆袭。但是在走班制环境下,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可能就更加随意了,这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事情。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8)

态度决定一切

客观的说,家长们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教师的督促也教导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有重要影响的。走班制教学后,班主任及教师还会不会和过去一样严格,让家长倍加关心。其实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担心,毕竟中学不是大学,只要高考制度还存在,中学就会继续攀比升学率,教师肯定还会一如既往的重视学生的学业。同时家长也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觉得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样需要家庭教育的辅助。

新高考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会变难吗(中学实行走班制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9)

新高考

总的来说,走班制教学是高考改革后的大势所趋,是不可能因为一些经济利益受损的教育人不负责任的谩骂而改变的。文理不分科总体上肯定是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的,但是如何将这场高考改革平稳的进行下去,需要好好的摸索。急功近利肯定要不得,因循守旧的停留在原处肯定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关注和献言献策,才能将这场正在进行时的高考改革进行到底。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