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感悟(6个关键词带你看)

浙江发布

今天下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杭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吴伟平,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学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感悟(6个关键词带你看)(1)

王纲就浙江“两个高水平”目标完成情况、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进展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的感悟(6个关键词带你看)(2)

问: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两个高水平”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过去五年,浙江是如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王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可以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浙江克服了国际复杂局势的深刻影响,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闯过了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个难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启了系统性变革。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均顺利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成绩单。这里,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

“强”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跃升。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7万亿台阶,稳居全国第四位;人均GDP突破11万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新”

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成效显著,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2.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3%和62.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两番。

“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大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山区26县“一县一策”全覆盖、发展活力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7%。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4,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21年和3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优”

绿色发展走在前列。坚持生态优先,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以全国5.0%的能源消费总量,产出全国6.4%的GDP、8.6%的税收。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稳”

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投资、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扎实推进,货物出口突破3万亿大关,进口首破万亿大关,服务贸易达到5400亿元,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居全国前列。

“惠”

共享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提质增效,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75%。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突破1万元。

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坚持“两手硬、两战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建立“动态清零 精密智控”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打赢了遭遇战阻击战总体战。总结这几年走过的路,关键是把握“四个一”:

聚焦一个主题,就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精准把握、深入践行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发展道路,系统部署打造“重要窗口”,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10方面、13项标志性成果取得重大进展。

鲜明一个导向,就是突出“四个强省”“六个浙江”。以此作为贯穿始终的工作导向,超常规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率先走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路径,一体协同推进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构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加快形成清廉浙江建设标志性成果。

把握一个原则,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率先推行健康码。迭代建立清零精密智控“七大机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浙江果断采取系列措施,迅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年初,出台了“5 4”稳进提质系列政策,日前又推出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38条政策,各项政策正在精准落地、直达快享。

突出一大牵引,就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坚持“数字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方位系统性变革重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经构建了“系统 跑道”的体系架构,建成了“平台 大脑”的数据底座,打造了“改革 应用”的重大成果,形成了“理论 制度”的话语体系,建立了“顶层设计 基层创新”的推进机制。数字化改革,实现了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改革创新制度优势和数字时代技术优势的有机统一,成为落实党中央部署、提升治理能力、激发社会活力、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有力推动省域治理加快进入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新跑道。

问:去年5月20日,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到目前,浙江探索建设示范区已有一年,能介绍一下具体的工作进展吗?

王纲: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光荣使命。示范区建设以来,浙江坚决扛起先行探路的政治责任,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构建了框架

探索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体系、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出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建由56个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指标体系,编制共同富裕示范区系统架构图,明确“1 7 N”重点工作、“1 5 N”重大改革两大跑道,谋划实施一系列突破性抓手,探索构建“共性 个性”的公共政策工具箱,搭建起示范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形成了机制

成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建立工作推进、清单化管理、改革探索和试点推广、民情通达、专班协同等机制,逐步形成横向多跨协同、纵向贯通有力的组织体系。成立省委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

创新了打法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人均GDP达到11.3万元、大幅高于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1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率先提出八大路径、九类群体的“扩中”“提低”工作矩阵,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实现26县“一县一策”全覆盖,构建形成“1 2 26 N”政策体系;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26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浙有善育、浙里健康、浙里康养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亮点,如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估位列全国第一,每一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18.26人。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更加鲜明,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推进度达84.1%;在36个县率先开展GEP核算应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上升;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一体推进取得新成效,在全国率先出台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省级地方法规。

实现了破题

财政部、人力社保部、农业农村部等多家国家部委、有关单位以政策意见、试点批复、合作框架等形式支持我省改革探索;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等一批先行改革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浙里保”商业补充医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乡村集成改革、未来社区等一批重大改革取得实效。

接下来,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围绕“四大战略定位”,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大力推进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探索一批共同富裕机制性制度性的创新模式,谋划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方案,用浙江的先行探索为全国提供经验做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