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

引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在票房回春的10月,《掬水月在手》这部记录电影“高冷”的藏在一众热门电影中,它的排片率还不到1%,但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作为展映电影的它却创造了最快5秒钟售罄的记录,成为本届北影节的现象级作品。

这部片子虽然冷门,但是去看的人相信都对女主爱得热切或是充满敬仰,因为这记录了叶嘉莹先生近百年来的传奇人生。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

出世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大概许多人不知她与慈禧太后同姓叶赫那拉,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她的家世是富足安稳的,祖辈都是读书人,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叶廷元北大英文系毕业的,母亲读的师范,后相夫教子。

叶嘉莹从小就浸泡在家里的诗书气氛围内,接触的家人、佣人之间也都是心平气和的讲话,所以她也是一个内敛平和的人,如若不生逢战乱,她将会安静幽美的生长。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2)

幼年的叶嘉莹(中)

连年战争打破一切美好,让叶嘉莹的记忆开始有了灰色,那时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街头巷口,饿死冻死之人不计其数。 她任职于航空公司的父亲也因为战乱失联。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3)

17岁是她考上辅仁大学的年纪,也是失去双亲庇护的年纪,父亲失联不久,母亲患病去天津动手术却不幸感染败血症,在赶火车回家的途中离开人世。

叶先生在《朗读者》中回忆起少年的这段记忆时,她讲道:“我觉得人生最悲哀痛苦得一段就是我听到那个钉子钉到棺木上的声音,所以漫将修短破天悭。”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4)

成长

叶嘉莹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生活艰难,但幸而家中尚有伯父伯母操持,她的学业得以继续。在辅仁大学的日子,对叶嘉莹的一生的影响很大,她是国学大师顾随最欣赏的两个得意门生之一,另一个是周汝昌。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5)

1945年,叶嘉莹以国文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先后在当时北平佑贞女中、志成女中、华光女中任教,不过生活依旧艰难,一件大衣破了也舍不得换。

三年后,叶嘉莹做了个决定——结婚,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决定影响了她的一生,也让她的才华差点被埋没。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6)

叶嘉莹婚纱照

那时叶嘉莹有个英文老师,老师很喜欢她,于是便帮自己的堂弟赵东荪牵线,赵东荪对她一见钟情,苦苦追求两年,经常为了见她一面,就从秦皇岛坐火车到北京。

后来因为频繁的离开工作岗位,赵东荪丢了工作,于是家里人帮他联系了在南京的工作,但他不愿去,跑去和叶嘉莹求婚,叶嘉莹从小接受父母“新知识,旧道德”教育,骨子里是传统的,见赵东荪为自己丢了饭碗,便觉得有些愧疚与感动,于是答应了。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7)

夫妻两人合影

因此在1984年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到南京结婚,不久后随丈夫迁居台湾,这一去,前路茫茫,不曾想叶嘉莹在台湾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坎坷的18年。

入世

在台湾,幸运的事情的是与失联的父亲重聚了,那时赵东荪在海军学校教书,她在女中教书,生活过得安稳,第二年家里也迎来了小生命。

但在女儿四个月的时候,赵东荪因为某些缘故被当局质疑,夫妻两人双双被抓,还好叶嘉莹的经历简单清白,于是很快就出来了,但是赵东荪却被关了三年。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8)

叶嘉莹没了工作,女儿还在哺乳期,叶嘉莹不得已只能去投奔丈夫姐姐家,但房子也不大,一大家子人都挤在一起,于是叶嘉莹只得晚上悄悄在走廊打地铺,天不亮就收起来,有空就帮忙干活,以弥补寄人篱下的尊严。

后来她找到了工作,在台南的私立中学教书,白天上课就将女儿安顿在大教室最后一排,晚上和女儿在宿舍待着,起台风便抱着孩子躲床底,“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这是那段时间的叶嘉莹的写照,这时候叶嘉莹不过27岁。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9)

三年过去,赵先生无罪被放后,叶嘉莹收到台北二中的邀请,同时还解决了赵先生的工作,于是夫妻重回台北。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放过叶嘉莹,那时一家的经济开销都要由她负责,靠丈夫的薪水是连冰淇淋也不敢吃的。

经济的困顿可以忍受,但精神的折磨却是可怕的,赵东荪性情大变,酗酒还情绪无常,叶嘉莹生了小女儿,重男轻女的他变得更加冷漠。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0)

那时叶嘉莹产后身体本就虚弱,却还要兼很多课程,同时还要做好家务,有次自己回晚了,丈夫代劳做了顿饭,却大摔锅碗,也因此没有足够休息的她,患上了气喘病,整个人的气血精神也像被抽空了一般。

生活让叶嘉莹一度想打开煤气了结此生,但她最爱的诗词解救了她,她看到王安石那首诗写道“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她在这几句中得到慰藉,也想开了。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1)

生活繁重也不能放弃做研究,1954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聘为教授,并先后受淡江文理学院、教育广播电台、教育电视台和辅仁大学的聘请,教授诗选、文选、词选、曲选、杜甫诗等课程。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叶嘉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国学者之一。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2)

叶嘉莹一边孕育桃李,一边与哈佛大学亚洲系主任海陶伟先生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出席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因此叶嘉莹的教学与研究领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归来

后来因为觉得女儿都已经长大了,1969年,叶嘉莹选择了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她的生活因为她的才气逐渐变得精彩,然而打击却在平静的生活中悄然而至,1976年,52岁的叶嘉莹趁着工作空档去看望完大女儿和小女儿,却不曾想时隔数日,便收到噩耗:大女儿和女婿车祸不幸离世。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3)

那个在她最艰苦的岁月里,陪她寄人篱下、与她在宿舍床底拥抱取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乖巧懂事等她下课的孩子从此离开她了。

叶嘉莹伤心了很久,最后她决定她要回家,她希望“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4)

大女儿结婚合影

1977年,叶嘉莹走遍了祖国从南到北的山山水水。一年后,叶嘉莹提出申请回国讲学,克服重重困难,1979年来到了南开大学任教。

那阵日子,天津其他高校学生叶跑去听课,临时增加的椅子都不够坐,于是乎,中文系只好规定持听课证才给入场,那时天津师范大学的一个女生为了蹭课,拿萝卜刻了个章,给自己做了个假的听课证。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5)

二十多年时间,她多次应邀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还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

她说:“好的东西我没有传下去,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6)

恩师顾随1960年离世,可惜的是,那时顾先生只看到了周汝昌的成就,却没有看见自己另外一位得意门生有所建树,还好她还是没有埋没自己的才气,在繁杂的生活中将自己抽了出来。

在1982年,叶嘉莹将整整8册笔记交给顾随先生之女、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顾之京,并协助顾之京整理成七万字的《驮庵诗话》,收入上海出版的《顾随全集》;又于2005年,将剩余的全部笔记交由顾之京,整理为《顾随诗词讲记》一册,于2006年3月出版。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7)

从21岁到九十岁高龄,她的一生讲了无数堂课,1989年,叶嘉莹还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同年,也是她退休的日子,不过叶嘉莹先生也没有停止自己授课的步伐,每年会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她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

平静

晚年时,赵东荪有一次看见妻子讲课的视频,他无法将讲台上那个气度不凡的女学者同每天给自己烧饭洗衣的妻子放在一起,这个毕生不得志的男人,内心对妻子的看法在悄然改变,他说:“我也去听你讲课好不好?”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8)

听起来更觉悲凉,但叶嘉莹也从不避讳自己婚姻的失败,有人问过她:”您从未体会过爱情的滋味吗?“

她摇头:“从没有过。”

2008年,赵东荪去世,叶嘉莹写了首诗:“一握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

卸掉一生的负累,留下的却是怅然与空空。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19)

叶嘉莹一生与古诗词相伴,她爱这个领域,所以愿意为它的研究付出时间甚至金钱,在1991年,叶嘉莹就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所长和博士生导师,还为研究所捐出退休金的半数(10万美金),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活动基金”。

还在2018年、2019年分两次向南开捐出了3568万元,这是她毕生的积蓄,包括变卖了天津、北京两处房产,有媒体追问,她失望的表示:“我本来是要跟你讲学问的,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兴趣的。”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20)

叶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学研究,也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叶嘉莹先生是真真正正的拥有名媛风尚和名士风范的人,她喜欢旗袍,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21)

在《掬水月在手》一片中,“弱德之美”一词频繁出现,这是叶嘉莹创造的一个名词,也是影片贯穿的一个精神:

“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叶先生的一生如导演陈传兴所说,她的人生正是一部“女性版《百年孤独》”,“弱德之美”是用她个人生命凝结出来部分,是她人生哲学最精华的部分。

慈禧晚年最黑暗的一面(真名媛的她睡过走廊)(22)

陈传兴与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去领悟或追逐的东西。除了诗词文学,我想叶先生更教会女孩们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困难:

不是张牙舞爪,不是撕心裂肺,也不是追恨沉没,而是有自己的追求,坚拔的走向自己的路。

被嫌弃的松子一生有句话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生活的苦难已经在眼前,何不“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