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

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1)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突然想起儿时扯着嗓子的呼喊声,也许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母亲90岁生日。坎坎坷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母亲不懂得什么是母亲节,只知道自己90岁了。

今天的母亲容光焕发,喜悦之情洋溢在她那慈祥的脸庞上。她特意穿上了紫红色休闲装上衣,配上一条深兰色裤子,脚上一双老北京牌子的布鞋,迈着轻盘的步伐。她那1.63米的个头,硬朗的身板儿,若隐若现的白发,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俨然不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早上,按照老家习俗,像往常过生日一样,吃了两个荷包蛋一大碗酸汤面叶。面对朋友圈的各种母亲节的表白祝福,我觉得一家人陪伴着母亲,母亲健健康康的,就是一种最真实的幸福。

母亲前半生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年代。当时整个社会教育及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落后,重男轻女现象非常严重。母亲姊妹七个,四个舅舅,两个姨姨。听母亲说,舅舅反复念书多遍还没记住,她听着就记住了。尽管当时外婆家也算大户人家,母亲仍然没有上学的机会。

母亲从小练就了干练利索的行事风格。针线活、农活、厨艺样样好。母亲和父亲结婚以后,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兄妹四人平时的生活及家务全靠她来打理。她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常常不是忙家事就是干农活。印象中,我几乎没有见到母亲有过特别开心的笑容,更别说是大笑。从小,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努力拼搏,长大了,让母亲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2)

尘世间的一切都无法与母亲的爱相媲美,无论孩子长多大,走多远,也无法离开母亲的视线,走出母亲的牵挂。记得小时候缺吃的,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饭,且每次都是盛得满满的,她总是说不饿,让我们先吃。等我们回了碗吃饱了,她才吃饭, 总是把碗端得很高,当时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还专门问过母亲,被母亲搪塞过去了。

后来才知道,母亲是害怕我们看到,她每次都是简单吃点。就算现在,母亲已90岁了,只要我回了老家,不管是不是吃饭时间,母亲就张罗着要为我做饭,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煎饼,酸汤面叶(老家口语叫做捞汤),洛宁蒸肉这些家乡风味,而我每次我都会像小时候一样,搬个凳子坐在母亲身边,边吃边聊,谈论着近来我们村的变化,我们亲戚家邻居家谁家盖新房子了,谁家娶媳妇了......

看着自己儿子吃饭的馋样,聊着家乡的事,我感到这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也仿佛回到了八零年代,每次都是吃不完带走。毕竟90岁的人了,看着母亲小心翼翼的走路,慢慢的烧火,我的心突然好疼。

后来几次回家,我想母亲年龄大了,干脆到县城吃了饭再回来,让母亲歇歇。没想到,就这样一个举动却伤了母亲的心。有一天,大哥郑重地告诉我,他回家时母亲专门跟他聊起一件事,说我近来回老家总是在县城吃了饭才回家,是不是觉得她年龄大了做的饭不好吃或者是嫌脏。听罢,我再次泪奔。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我已至不惑之年,儿女也都上了高中,现在,我突然觉得特别懂母亲,对于幸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此,每次回家我都会尽量带上孩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那尘封的感恩之情。这种情感,在市里的生活感受不到。在母亲面前妈长妈短的,就好比现在我的儿女在我跟前,别样幸福。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老家几个叔叔当时都是县里的局长等领导,叔叔每次回家总有好多邻居前来谈天论地,或咨询事务,为孩子指点迷津等。母亲教育我要向叔叔学习,将来长大了能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母亲还鼓励我跟品行及学业好的伙伴多在一起,向考上师范的表姐学习,努力拼搏,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重要价值的人。

母亲儿时的启蒙,为我埋下了一颗励志的种子。我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开启崭新的人生。然而,高考并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我十分努力,平时成绩还不错,但还是在1995年6月的高考中落榜了。当时心里非常沮丧,母亲安慰我,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母亲知道我尽力了,母亲的眼里满是淡定和期待。身边的邻居更是建议我说家里姊妹多,就是考上了大学也上不起,干脆出去打工或去学个厨师手艺,将来好找对象。而我却不想解释什么,我下定决心复读。

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3)

母亲的一个举动让我哭笑不得。复读期间,我分秒不怠。90年代的学校条件普遍较差。我们的教室没有空调暖气。作为一名理科生,天天泡在题海里,一个晚自习下来,往往一次厕所都不上,每次下自习,手脚都冻得麻木了。后来脚干脆被彻底冻烂了,袜子粘在脚上,一碰就撕心地疼。周末回家,母亲看到后心疼得流泪了,她劝我自己放弃算了,母亲小心翼翼地说,其实,她老早就找过两个算卦先生算过,都说我考不上大学,就是不敢跟我说。母亲还说,不要太努力了,注意劳逸结合,别把脑子使坏了。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不信命。母亲不知道,在知识的海洋里,她的儿子正在慢慢地积累,学习不只是枯燥和累,反而从中找到了乐趣。一道大题,当自己能独立地将它解出来时,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最后,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也激动地哭了。前几天,母亲聊天还提到这事,她笑呵呵地表扬我说,你从小就有股倔劲。从中也能感受到母亲看儿子进步后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骄傲。

母亲平时生活中乐善好施,勤俭节约,特别注重邻里关系。这样的为人处世观,从小为我树立了榜样。家里只要来人,母亲就让我过去问好,客人离开时让我一定送到大门口,就是很熟悉的邻居也要如此。母亲教育我做人要正直,心胸宽大,凡事要留有余地,学会宽容别人。哪怕是被误解了,有了矛盾,也要能握手。朴素的语言一直勉励着我走到今天,为我后来发展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我大概八九岁时的一天,天特别热,我们家院子里来了一对母子,端着碗来乞讨,说是驻马店那里发生了水灾,逃荒走到了这里。母亲了解情况后赶紧让坐下,去房间把我家的馍篮直接拿来,一共三四个馍取出来都给了人家的母亲,又从缸里给人家弄两升小麦。儿时的我感到非常不解,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是捉襟见肘,自己都没啥吃的,哭着不让给,母亲硬是让那对母子拿走。

现在条件好了,我每次回家都跟母亲说,辛苦了一辈子,想吃啥就尽管买,不要考虑钱的问题。母亲的冰箱里却总是什么也没有。母亲笑呵呵地说,该买就买了,吃的东西咱地里边啥都有。

不但如此,我们回家拿的东西也往往是好久不见吃,酸奶放在那里也不舍得喝。有一次,我办事到洛宁,突然回家,母亲看烧水老慢,直接拆了一箱奶,我一看日期,已经过期好几个月了。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能忘本。每次回家对我都是一次教育,回到老家才能感受到一二百元的价值,才能时刻提醒我节约的意义。

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4)

有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母亲在市里住不习惯,大部分时间还生活在老家洛宁县,平时由姐和二哥照顾。而我,就像母亲放的一个风筝,根还在母亲手里,无论我飞多高,总要回来。有一次我从老家返洛,母亲送我到大门口,我执意不让送,看着母亲回去了,我上车开车就走,走了几十米,从后视镜看着母亲眼睛盯着车,一脚高一脚低的快速跟在车后,我顿时热泪盈眶。我减慢了速度,把车停下来,回到母亲身边,问她是不是还要说什么,妈妈说没有,一向利索干练的妈妈眼噙着泪珠,我真的理解了有多么的不舍。我哭着,坚持要带妈妈来洛阳,妈妈坚持不来,说我有时间了多回来就好。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家都把车停在村老小学门口,距离家门口远点,这样母亲送我远点,能让她的心情有个缓冲。

仔细想来,这些年来,特别的忙,和母亲聊得最开心的还是去年来洛阳住的那段时间。记得前年7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小军,给你妈忘了?”母亲声音很小。我感受到了电话那头母亲的失望,无助。我顿感满脸火辣。“妈,没有没有,我这几天真是太忙了。你声音那么小,不舒服吗?”我突然意识到有十几天没给母亲打电话了。从那以后,我都会尽量找出时间给母亲打电话,尽量做好工作让母亲来洛阳。有母亲在,我尽量不出去应酬,回家陪伴母亲。

每当聊起我小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的,仿佛母子都回到了几十年前。母亲说我们姊妹多,我小时候受苦了,但从小懂事。母亲讲了我脖下烫痕的来历,讲完我俩都哭了又笑了。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一天下午,当时正值深秋,天气较凉,放学回家后发现家里锁着门,我就在门口写作业,直到天黑,也不见母亲回来。当时我大概七八岁,现在还能清晰的记起那时的情形,那天晚上天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在门口焦急的等母亲,等了好久不见母亲回来,我很害怕,也很冷,后来等到我家牛先跑回来了,我就把牛缰绳解开,牵着牛坐在门前,当母亲回家时,我手里牵着牛缰绳坐在门墩上睡着了。后来只记得母亲叫我起来吃饭,我接到母亲的饭,迷糊糊地吃,吃着吃着好像又睡着了,饭倒在脖子上,至今烫伤的印记还清。

时光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向干练的母亲,也进入了耄耋之年。母亲几乎不识字,但却很时髦。90岁的母亲能用手机给自己几个儿女及娘家人打电话,能独立使用电动压面机,能使用电磁炉做饭,会使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与人交流几乎没什么明显障碍,母亲思路清晰,经常电话协调指挥家庭事务,就连我也是一脸的羡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人们常说,娘在家在。母亲总盼着我们能长大,今天我们长大了,而她却已渐渐衰老。我知道,母亲脚下的那块故土上,永远是我们可以停靠歇息的码头,有母亲目光的牵引,我就不会在暄闹繁华的地方迷失,我们会找到返回家园的路径。

母亲,生日快乐!

杨明人物志 河南洛宁杨明作(5)

作者简介:杨明作,笔名景阳风,号祥瑞阁主,网名大禹治水。河南洛宁人,本科学历,理工科毕业,业余喜欢社会科学,诗歌文学,资讯调查。主张提高站位,用三只眼睛看待世界。现任洛阳市职业技术教育行业协会副会长、洛阳理工学院洛阳校友会副会长,市工业信息中专校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