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是如何发展的(青白江到底有哪些亮点)

今日下午,记者从青白江区环保局获悉:截至2018年12月26日,青白江区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35天,无严重污染天数,提前完成了今年的“蓝天”小目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7天,重度污染天数减少11天,严重污染天数减少1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青白江是如何发展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青白江是如何发展的(青白江到底有哪些亮点)

青白江是如何发展的

今日下午,记者从青白江区环保局获悉:截至2018年12月26日,青白江区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35天,无严重污染天数,提前完成了今年的“蓝天”小目标。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7天,重度污染天数减少11天,严重污染天数减少1天。

大气污染防治不能“靠天吃饭”,“青白江蓝”少不了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管住尘与土

12月19日晚,在长流河综合整治暨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现场,一辆新型渣土车在接受执法人员的仔细检查后驶出。每晚9时开始直至次日凌晨,在青白江区大小工地、渣土消纳场周边以及渣土运输线路上,随处可见执法人员忙碌的身影。

“随着青白江区的飞速发展,今年在建工地明显增加,比去年相比多了64个,也就意味着扬尘治理工作更加艰巨。”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全区相关部门集中力量从严查处了一批违法工地、违法公司和车辆驾驶员,关停整顿了一批未经审批的渣土处置工地和消纳场(含回填场),问责处分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的渣土管理人员。“为的就是让各类渣土乱象无处遁形。”

然而,光管住“奔跑”的渣土是不够的,还要关住“轻浮”的扬尘。12月22日,晴天。凤凰大道某高端楼盘工地秩序井然,在建楼房被绿色的密目式防护网裹得严严实实。项目现场喷淋设备均已开启,构成立体喷淋系统。尽管工地现场正在施工,但是走在水泥路上,根本看不到灰尘。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为了防治扬尘,他们对工地路面进行了硬化,对裸土进行了绿化和覆盖,配备了移动雾炮机、工地出入口还配备了清洗池和洗车间,保持出入人员和车辆清洁上路。“我们住在工地旁边,之前很担心尘土飞扬,现在发现担心是多余的。”隔壁楼盘的住户王阿姨放心地表示。

卡住污染源

近日,市民陈大哥在工业区附近买了套新房。“要是以前,肯定不会在这里买房,现在不一样了,政府监管得严,企业整改得好,完全不用担心环境问题。”陈大哥在成都翰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班。该企业在这两年投入300万元用于环保设施更新和改造,他的工作正是负责巡查厂里环保设备设施运营是否正常,“区环保局在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想蒙混作假根本不可能。”

企业里固定的污染源问题解决了,那移动的污染源又该怎么着手呢?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机动车成了移动污染源的“祸首”。在华金大道一段,已经投入使用的遥感监测设备正在对过往重型柴油车辆进行逐一检测,通过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能准确测量机动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不透光烟度等污染物指标,在车辆正常行驶通过遥感检测设备后,其车牌号码、排气检测结果等信息能快速、准确显示在监测屏幕上,相比传统检测手段更加高效。

据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加大检查监管力度,青白江区在12月3日印发了《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将于明年1月2日正式执行,将进一步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大气防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刻也不能停,它直接关乎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诉求。”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区上下将以归零的心态、奋斗的姿态、昂扬的状态投入到全新一年的工作中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留住青山绿水,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有更多的获得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