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评价王宝强(为什么说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非王宝强主演不可)

陈凯歌评价王宝强(为什么说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非王宝强主演不可)(1)

王宝强这个人性格淳朴,其实很多电影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到时下山中的何安下根是如此!

何安下是本电影的主角、线索人物。其名字由来是一手把他带大的老道士罗隐师傅在雪地看到被遗弃的小何安下时,抱起他嘴里数念着“何安下、何安下……”不知怎样安置他,于是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何安下。“何安下”,“Where to put him”,从整部电影的内容来看,既是暗指了安顿其身,更加着重强调安顿其心。安顿其身的问题,也就是找个安身立命的饭碗,何安下一下山遇到药店老板崔道宁——也即他的第二位师傅时基本就解决了,从做粗活到靠自己的绝活帮助师傅做手术再到最后能独当一面开点药,若后来没再掺和进那么多江湖恩怨,靠他的勤俭朴实,想必也可以安稳度过此生了。而安顿其心的问题则几乎让他用尽一生去上下求索,也恰恰是因为这个问题的悬而未决,才使他不得不继续卷入江湖。为什么安顿其心如此重要的呢?《孟子》中不是就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吗?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何安下:“师傅,我在入定的七日里,跪遍了天地万物,但还是安定不下自己心中的恶念。”

如松:“拿你心来,我替你安。”

何安下:“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

如松:“自己去找。”

心在何处,何以安顿其心?这是何安下第一次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巨大和重要。也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张本。其实,这段对话是一则著名禅宗公案的直接翻版,原公案讲述的便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断臂求法的故事:

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陈凯歌评价王宝强(为什么说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非王宝强主演不可)(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