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之父普朗克(一生经历众多磨难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1918年因创立量子论而得诺贝尔物理奖。量子力学自他而起,物理学三大常数之一的普朗克常数,由他推出。

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理论,他利用内插法给出辐射的能量分布公式,之后又在公式的物理意义叙述上,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普朗克的工作不仅成功解决了困扰物理学多年的“紫外灾难”难题,还为20世纪物理学开辟了一个全新、广阔的战场——现代微观物理学。人们通常认为,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的提出即量子理论诞生之时,这项工作是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物理学之父普朗克(一生经历众多磨难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

普朗克的一生对物理学做出很多贡献,也收获了众多的荣誉。1930年7月,普朗克当选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从此成为德国科学界最高权威及发言人。普朗克的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及历史变乱为他带来无数的生活磨难。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75岁的普朗克为了德国科学的发展,受尽艰辛和屈辱,竭尽全力挽救一切可以挽救的东西。普朗克认为,带有种族主义的法律会对德国科学造成巨大伤害。他请求希特勒接见,见面后普朗克谨慎地把自己的观点传达出来,结果希特勒勃然大怒。普朗克只能保持沉默,直至离开。

作为德国的科学权威,普朗克试图保护纯科学的利益,他不得不与纳粹蹉商。为了很少的成功,普朗克只能放弃更多的东西——他不得不参加官方仪式;不得不将成员名单中的犹太人和非雅利安人抹掉;避免在公开场合提爱因斯坦的名字等等。他在公众生活方面做出诸多妥协,可在私人生活中,他的正直从未动摇过。

物理学之父普朗克(一生经历众多磨难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2)

(普朗克与爱因斯坦)

1934年1月,普朗克顶着极大压力,在柏林为犹太化学家哈伯举行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同年8月,他拒绝在斯塔克起草的声明上签名,该声明支持总理和总统合二为一,以希特勒为最高统帅。普朗克因此而行动受到了限制。1937年,被劝说辞去威廉皇家学会主席一职。

1944年2月,英美空袭柏林的格吕内瓦尔德区,普朗克的房子被夷为平地,他的书籍、文稿、信件、日记全部焚毁,荡然无存。1945年1月,最亲近的儿子埃尔温被纳粹处决。这对87岁的普朗克来说,是致命打击,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至死未愈。

物理学之父普朗克(一生经历众多磨难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3)

战争的最后一段时间,普朗克和妻子到乡下居住。1945年4月,盟军和德军残部在普朗克居所附近会战,普朗克夫妇与周围百姓躲进山林,高龄的普朗克受尽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苦。他们住到卖奶人家中,两周后被美军认出,得到了初步安置。普朗克在哥廷根的侄女家住了两年,1947年,因滑倒而骨折,在哥廷根大学医院里去世,享年89岁。

普朗克的一生,是荣誉和磨难相伴的一生。作为德国科学界最高权威,普朗克始终谦逊地对待学术荣誉和个人快乐,因为他知道,命运随时随地会把他拽入深渊中。

物理学之父普朗克(一生经历众多磨难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4)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