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

青城山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山中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溪涧纵横,山润岩湿,流泉常年不断。唐代诗圣杜甫写下“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等历代大诗人也在此写下留传千古的诗句赞誉青城山,都说“天下诗人例入蜀”,看来也可以说“入蜀多来青城山”。今天要分享的故事,是关于“青城丈人山”称谓的来历。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1)

丈人山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2)

青城山在历史上有诸多称谓,先秦时期称为“清城都”、“丈人山”,秦时称作“渎山”,两汉和三国时称为“汶山”或“天谷山”,两晋、隋唐直至开元十八年前称为“清城山”,后称“青城山”。在杜甫的诗中,也使用了“丈人山”的称谓,为什么青城山叫“丈人山”呢?

在四川灌县青城山麓丈人峰下,有一座著名的道观建福宫。建福宫原叫“丈人观”,殿内有一位白髯飘洒、峨冠博带的神像。这位主神就是五岳丈人宁封子。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3)

(宁封子,又称龙跷真人,为古代仙人)

传说中,宁封子是黄帝时期的陶正(掌管烧陶事务的官员)。宁封很会烧制陶器,而且技艺超群。相传,有一天他正在烧陶,有个人路过这里,愿意帮助烧烧火,宁封高兴地答应了。这位出手不凡的不速之客就是古仙人赤松子。只见赤松子烧的火能出现五色烟,制出的陶器不知比宁封高出多少倍。宁封拜这位奇人为师,得到了真传。有时兴起,竟能跳进火窑里,随着烟气上下升腾。相传,宁封子升仙后,栖于蜀之青城山。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4)

后来蚩尤作乱,黄帝打不过蚩尤,便来青城山见宁封子,问以“龙蹻飞行”之道。先生曰:“吾闻天真皇人被太上敕,近在峨眉,达三一之源,可师而问之也。因以《龙蹻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荣(乘)云龙以游八极。”宁封送给黄帝一部仙书《龙跷经》,黄帝得以御云龙以游八极,终于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民族。元赵道一谓:“宁封先生栖于蜀之青城山北岩,黄帝师焉。”为了表达对仙人宁封的感谢,黄帝于是拜宁封为“五岳丈人”,让他管领川岳百神,其所居住的青城山亦被称作“丈人山”。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5)

“青城丈人,黄帝所命也,主地仙人,是五岳之上司,以总群臣也。丈人领仙官万人。道士入其岳,丈人服朱光之袍,戴盖天之冠,佩三庭之印,乘科车从众灵,而来迎子。”那为什么“丈人山”后来叫做“青城山”呢?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6)

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林木葱郁,好像一座绿色的城郭,故名“青城山”。另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偏旁三点水。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清都、紫微,是天帝所居的地方”,也就是神仙居住之处,所以名为“清城山”。唐时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后唐玄宗下诏“观还道家,寺依山外”。诏书中将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字,自此“清城山”更名为“青城山”。关于这一事件,可见仍保存完好的唐碑诏书石刻。

青城后山的神秘之处 寻幽问道青城山藏着的故事你知道吗(7)

感谢何勃老师供图,另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 管: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 办: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宣传营销科

主 编:曾 岷

责任编辑:刘建华

值班编辑:杨 璨

编 辑:刘 莎、李思易、张铴月、张立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