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七小场所最新要求(九小场所关系防疫)

本报讯(通讯员 颜珊珊 融媒体记者 卫凌云)“您好,请先测量体温,出示苏康码,我登记一下信息”7月31日一早,在双闸街道仁恒江湾城鑫继宇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店员王生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边提醒进出顾客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一边控制入场人流,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防疫七小场所最新要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防疫七小场所最新要求(九小场所关系防疫)

防疫七小场所最新要求

本报讯(通讯员 颜珊珊 融媒体记者 卫凌云)“您好,请先测量体温,出示苏康码,我登记一下信息。”7月31日一早,在双闸街道仁恒江湾城鑫继宇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店员王生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边提醒进出顾客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一边控制入场人流,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100多平方米的店铺入口处,测温枪、消毒喷壶、进店人员登记表等防疫设施一应俱全;门外玻璃墙上,“入门三件套”“措施三必看”“用餐三做到”等温馨提示醒目可见;地面张贴“请在一米线外等候”地贴等黄色标示,提示市民有序排队。

“九小场所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地方,标准化管理、精准防控是关键。几天来,街道集结多方力量对辖区九小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开展‘一米线行动’和‘入门三件套’宣传,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双闸街道城市管理部副科长张健说,“一米线”是健康线、是秩序线、是文明线,每个居民都是战疫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是关键节点,这样做既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据悉,双闸街道“九小场所”共485家,种类繁杂。自7月22日起,街道针对“九小场所”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关键要害,研究编制《“九小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组织协管员、志愿者开展“九小场所”秩序引导工作,着力打造小场所“样板店”;同时成立专项监管督导组,按照“分组包片,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24小时不定时巡查,建立以店主为主要成员的“九小场所”疫情防控群,强化“九小场所”业主疫情防控责任意识。

当天下午2点,城市协管员罗勇和搭档一同来到升龙汇金中心,挨家挨户排查沿街20余家九小场所的重点防控区域。“这一片区写字楼林立,人员流动性强,我们要求所有店家尽可能在门店入口一米线外完成‘入门三件套’的检测查验,有的店员刚开始不耐烦,觉得我们要求严苛。我们通过每天不间断巡查和疫情防控小喇叭循环播放,让商户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让疫情防控的‘紧箍咒’紧起来。”罗勇说。

“商家都有哪些人?是否都根据安排做了核酸检测?”双闸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倪戎告诉记者,街道还要求辖区内九小场所业主敢于向市民亮出《疫情防控承诺书》,对保障员工健康、保障顾客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方面做出约定,接受市民监督。

来源: 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