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

本文主要列出刘备在世时,选拨出来的将领。另外,文臣和武将其实在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前,分得没有那么清的,文臣也经常带兵打仗,比如诸葛亮,武将也照样参与政事,参与谋略。这里只是以大家比较公认的武将以及武侯祠中列出的武将为准进行的排列。有一些人,也有带兵打仗的行为,但是介于已经在之前的文臣中进行了讲述,此处不做复述。

最开始跟着刘备的武将,自然是关羽和张飞了!

关张二人,在三国演义中,更是演义出了和刘备结拜的兄弟,后世还有“宁学校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的说法,形容结义的情意。虽然在正史中,没有交待这三个人结拜,但是正史中却提到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说明这三人还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三人一台戏,关张两人也是刘备的创业初期的保镖兼武将,估计还要兼着参谋的工作。这二人后来的事迹很多人还是比较熟悉的。

张飞一直跟着刘备,从徐州转到曹操处,到袁绍处,最后到刘表处,参加了赤壁大战,中间还有当阳桥二十骑拒曹兵的经历。后来协助刘备夺取荆州,夺益州,夺汉中等地。在夷陵之战前,被部下所杀。

关羽呢,则是中间被曹操俘虏,短暂地跟了曹操,但他一直表明自己将来总归是要找刘备的,虽然这么说,但曹操感念他的情意深重,竟然没有对他动手,最后还放了他,就这样,关羽跟着刘备到了刘表那里,在此期间,关羽精练水军。后来协助刘备抢夺荆州地盘。刘备去益州后,关羽镇守荆州,还有过水淹曹军的高光时刻,可惜因风头太盛,被东吴所忌,然后偷袭关羽,结果关羽兵败麦城,被杀。

在刘备创业前期,一直到夺荆州之时,基本上就是结义三兄弟在左冲右扑的打仗。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1)

中间赵云还短暂加入过,在徐州,孙乾也追随了刘备

赵云地刘备创业前期曾短暂地跟随过刘备,他本是公孙瓒手下的小将,刘备当时也是,后来跟着刘备去打仗。后来赵云要回家奔丧,结果刘备握着赵云的手一直流泪,弄得赵云实不不忍心了,然后对刘备说,将来我一定不负将军。

赵云后来离开刘备好多年,错过了刘备在徐州,在曹操处的很多事情。等到刘备投到袁绍处时,此时公孙瓒早已被袁绍灭掉。赵云来找刘备。然后负责外出给刘备招兵买马。负责刘备的保安工作等。

后来跟着刘备到刘表处,参加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前有过一生最为光辉的单骑在曹营杀个七进七出的经历。妥妥的无敌骑士。

后来先是跟着关羽镇守荆州,到刘备和刘璋决裂之时,赵云,诸葛亮,张飞等人去帮助。然后拿下了很多县城。

取汉中时,还有过玩空城计败曹军的行为(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应该就是搬赵云的行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赵云极力劝阻,刘备十分生气,让他镇守重庆。结果刘备兵败,赵云听闻,马上进兵白帝城守护。陪刘备渡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托孤大臣之一。

再后来七十多岁了还跟着诸葛亮伐魏。最后老死。是五虎将里最长寿的一位。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2)

孙乾是在刘备担任徐州牧之时开始追随的。孙乾归为武将有点牵强。他的外交能力似乎更强一点。刘备在投奔刘表之前,就是孙乾打的前站。但是孙乾后来的很多职位,都是挂的将军衔。比如秉忠将军等。并且,我们到成都武侯祠参观,结果发现,孙乾是被归为武将的。所以,这里也归为武将来讲述。

孙乾在史书中,其他的表现并不出彩。但是他也是从徐州一直跟随刘备的,忠心不二。这对刘备的团队稳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可惜还没等刘备称汉中王,孙乾就病故了。

刘备在北方辗转时,陈到与周仓也来到了刘备麾下

陈到是在刘备任豫州牧期间投奔过来的。史书中说他的名次亚于赵云。我们可以想象他前期应该是赵云副手级别。也是比较多地提任了刘备的护卫角色。后来一直跟着刘备转战。但是史书没有记录他的战绩。直到诸葛亮北伐时,才再次提到,他做都督,归李严管。后来死于任上。

周仓是个半真半假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说他是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追随了关羽,后来就一直跟着关羽,最终和关羽一起,麦城兵败战死。但是在《三国志》中,却没有周仓的名字。只是在《三国志鲁肃传》中对关羽单刀会上,说是有一个无名之人说了一句话,此人很像是周仓。另外在一些野史地方志中也有他的记录。比如《山西通志》中都有他的记录,事件和《三国演义》中描述得差不多。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3)

以上的几人,是刘备创业班底的元老级武将。除赵云,陈到外,都死在了刘备之前。

在荆州的时候,刘备收获了黄忠,魏延,廖化,刘封,霍峻,霍弋,冯习,董厥,张南,高翔等人。

黄忠是五虎将之一,最初是刘表手下的将领。在刘备打完赤壁之战后,征服荆南四郡时,黄忠和韩玄一块投降。随后和刘备一起入川征战。虽然是一员老将,但是在战斗中,常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后来刘备打汉中时,斩杀夏侯渊。后来黄忠在刘备称帝的那年去世。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4)

魏延在《三国演义》里,说他裹挟着黄忠投降的,但正史上没提这事。但他是在荆州跟了刘备无疑的,在刘备进取益州时,魏延也有很高兴的表现,很得刘备赏识。刘备拿下汉中后,魏延还力压张飞,拿到了汉中太守,坐镇汉中。后来的魏延就一直在汉中,到了诸葛亮北伐时,也是跟着诸葛亮北伐,多次做诸葛大军的先锋。曾经有子午谷奇谋,计划效法刘邦从小路突破拿下长安洛阳。但此计划被谨慎的诸葛亮拒绝了。再后来就是诸葛亮去世后,和杨仪内斗,最后被杨仪污为叛乱,再加上魏延自身不注意团结同事,结果没人替他说话。最后逃跑,被马岱追杀。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5)

廖化在三国中的岁数,绝对是个奇迹般的存在,从黄巾起义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在刘备在荆州时,投奔过来的。后来是关羽帐下的主簿。关羽兵败,他先是归了吴国,后来诈死还跑回了蜀汉。到刘备伐吴时,又投到了刘备麾下。后来刘备兵败,廖化随军退回。再后来先是跟着诸葛亮北伐,又跟着姜维北伐。中间对姜维的用兵有过不满,但是还是维护了团结,听从姜维的指挥,后来蜀汉投降,他也跟着降了。还活过了刘禅说乐不思蜀的时期。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6)

刘封是刘备在荆州认的干儿子,本来姓寇。也是勇武得很。后来跟着赵云张飞打取益州,再然后就是镇守上庸,属于四川和荆州的交界。关羽在荆州大杀四方时,要求刘封出兵相助,但刘封都没有听人,后来关羽兵败。刘封的手下孟达还叛变了,刘封逃回成都。但刘备担心刘封对刘禅后来的继位有影响,给处死了。

霍峻,霍弋父子,最初是刘表手下的人,刘表死后,便转投了刘备。跟着刘备入蜀。霍峻守城有功。后来这父子便主要是在云南镇守。霍弋在魏国邓艾伐蜀前还曾给刘禅打报告说要带兵回成都护卫,结果被刘禅拒绝了。如果刘禅同意,也许蜀汉的寿命还能再延续几年。后来刘禅投降后,传檄而降。

冯习是在刘备入蜀时,跟着去的一批将领里的一员,后来在刘备伐吴时,冯习是先锋。前边打的比较顺,一路推进很顺利。可惜的是,最后在刘备连营失误而兵败。冯习也在此次战役中战死。

董厥最初是那的没有明确记录,但说他是河南义阳人,那就是魏延的老乡,估计也是在刘备取荆州时过来的人。最开始是诸葛亮丞相府的主薄,跟着诸葛亮北伐,后来跟着姜维北伐。最后钟会伐蜀时,带兵去支援姜维。后来随姜维一起投降。他投降后,没有参与姜维,钟会的叛乱,最后到了西晋还是做了比较大的官。

张南前期跟着刘备入蜀,后来夺取益州,夺汉中,都有他。等到刘备起兵伐吴时,张南带的是刘备的前部军。在夷陵兵败时,被斩杀。

高翔跟着刘备入蜀,然后参与了汉中之战,但他被徐晃击败。诸葛亮北伐中原时,也多次随队北伐。但此后事迹不详。

刘备到了益州后,收的人比较多,有马超,马岱,严颜,王平,吴兰,雷铜,张翼,张嶷,马忠,句扶,吴班,吴懿,傅佥(文臣傅肜之子,傅肜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王伉(不从雍闿)向宠,孟达,高翔,雍闿等人。

马超本来也是独立的一方诸侯,本来是在西凉地方,聚集了一拨人抗击曹操,但被曹操离间计击败。在刘备攻打刘璋的紧要关系,投靠了刘备。为刘备顺利拿下刘璋,给了有力的一击。并且本身的身份也是很高,所以在劝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人员名单排第一。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但是他这种级别的人,刘备也不敢大用,不敢把兵马给他,长期在汉中一带驻守,在刘备登基后的第二年病逝。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7)

马岱是马超的弟弟,马超死的时侯,特别请求刘备关照马岱。后来他也是跟着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内斗中,支持杨仪,带兵追击并斩杀了魏延。后来还有过独立北伐的经历。但后续事迹不详,估计也就比诸葛亮晚死三五年。

严颜在三国演义里比较出名,张飞从荆州带兵去助刘备夺益州时,严颜是中间的一城守将,但被张飞用计打败,然后活抓。后来张飞礼敬严颜,严颜归顺。然后协助张飞招沿路招降。省了不少事。但严颜也是一员老将,岁数也不小了,再后来就事迹不详了,估计死于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

王平是刘备夺了益州以后,打汉中时,曹操营中投降过来的,刘备生前,王平只是一个副将,是谁的副将,不清楚。到诸葛亮后来北伐时,王平最初是马谡的先锋,给马谡提了很多意见,但都没被采纳。马谡兵败,王平用一招空城计,吓退了曹兵。他是诸葛亮一出祁山中,唯一的一个受赏的将领。后来也是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直到去世。

吴兰在史料中只出现了,就是刘备在进军汉中时,他是其中的一路人马。但可惜的是,人家其他人胜了,整体战役也胜了,但是吴兰却败了,被斩杀。

雷铜和吴兰一样,经历几乎一样,也是在刘备夺汉中时,兵败被杀。

张翼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举孝廉当了县长。后来跟着刘备打汉中战役,表现出色,然后就任太守地方官。再后来,跟着诸葛亮多次北伐,诸葛亮死后又跟着姜维北伐。最后一直活到钟会伐蜀,当时是姜维的部下,最后跟着姜维投降,跟着姜维,钟会密谋造反,结果和姜维一起,被乱兵所杀。

张嶷最初是刘璋下边一个县时的功曹(相当于县令的秘书),刘备夺取益州时,他的县里犯强盗,县长逃亡,张嶷护送县长家人杀出重重包围。事迹感动了刘备,征召为州从事。再后来就是诸葛亮北伐时,他负责后勤。张嶷后来的主要战场是云南地区,治理南中(南中在历史上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十五年,郡泰民安,再后来跟着姜维北伐,结果战死。

马忠是举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后来主要是做云南地方官,讨平牂牁叛乱。剿灭豪帅刘胄叛乱。在南中镇守了很多年,一直到去世,在南中期间,他稳定秩序、处事果断、威恩并立,深受百姓的爱戴。

吴班的妹妹,在刘备到成都后,嫁给了刘备,后来还升为皇后,是为穆皇后,后来跟着刘备伐吴,刘备曾设计让吴班去吸引陆逊,然后自己伏击,但被陆逊识破,计策失败。后来夷陵之战失败,吴班和刘备一同退回白帝城。再后来吴班和诸葛亮一块进行过北伐。史书中没有记录吴班什么时侯死的,在《三国演义》中是说他随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中伏被箭射死。

吴懿是吴班的族兄,吴懿在刘备时期,做关中都督,没有参与伐吴,后来多次参与诸葛亮的北伐行动。还曾大破魏军。诸葛亮死后,一直在汉中镇守。几年后去世。

傅肜,傅佥父子,傅肜曾随着刘备伐吴,但是夷陵之战时,兵败战死。但傅肜在一般情况下是归于为文臣的。傅佥谋略不错,还胆识过人,一直跟着姜维,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

王伉最初是永昌太守(永昌郡在云南西部)后来刘备伐吴失败后,云南南部多有叛乱,孟获等人起兵犯境,雍闿也是一个地方官,杀了太守反叛到了吴国,中间他们来劝王伉一起反叛,但被拒绝。王伉和吕凯一直固城死守,直到二年以后诸葛亮南征,才救出来。诸葛亮南征结束,王伉和吕凯一直在云南镇守。

向宠最初跟着刘备伐吴,夷陵之战刘备大部分军队都溃败,但向宠带的部队却一直完好,为刘备最后退守白帝城保存了有生力量。诸葛亮后来的出师表中,还单独提到了向宠说他人善良,精通军事。向宠在刘禅时期,开始是做宫廷守将,结果后来四川雅安一带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向宠前云平叛,结果在乱军中,战死。

孟达,孟达最初是刘璋手下,后来投降刘备后和刘封一块守江陵,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还曾想拉着刘封一块走,结果刘封没走,回了蜀国。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但是被司马懿打败而死。

刘备手下的官二代,尤其是他早期创业班底的官二代,大多比较小,早死的也多,比较凋零。在刘备时期,几乎就没有征战的记录。后期有大的建树的也不多。可惜啊。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大盘点(刘备手下的武将名单和功绩盘点)(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