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

1974年10月的某个夜晚,周恩来的秘书钱嘉东已经进入了梦乡,却忽然被传达室大爷叫醒。

大爷告诉他周总理来了电话,钱嘉东看看表是凌晨两点,随后一脸疑惑地跟着大爷到了传达室。

他接起电话后,周总理严肃的声音通过电话传来:有个情况你需要了解一下,以防不测...

接完这通电话后,钱嘉东顿时睡意全无,立马开始盘算着如何办好周总理交代的这件事。

周总理为何在凌晨两点联系秘书安排工作?钱嘉东接到的任务是什么?

这还要从周总理的工作习惯说起。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

一、周总理是“工作狂”

众所周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作为第一任国家总理,周恩来肩上担子之重不言而喻。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周恩来夙兴夜寐,为了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周总理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几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

根据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和毛主席一样是典型的“工作狂”,只要有需要他处理的工作,他就没心思休息。

为了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问题,周总理常常忙得连吃饭也顾不上。

每次工作人员催促他去吃饭,他都因放不下手头的工作,或因一些紧急公务,忘了吃饭。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2)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周总理也有的饿得时候,如果错过了正餐,他就直接喝点葡萄糖水充饥。

这样的情况发生过不止一次,看到周总理如此拼命工作,护士很担心他的身体,于是有一次便走进办公室大胆地说:

“总理,像这样具体的小事,不好让别的同事处理一下吗?”

不料周总理听到这话后,脸色突然严肃起来,随后说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我现在处理的可不是一件小事,是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吃饭的大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我不亲自算,我怎么知道底细,作为一国总理,怎么能行呢?”

护士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还是心疼周总理的身体,于是继续“辩解”:

“总理,您的身体也很重要啊,您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身体!”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3)

周总理看着护士红红的眼眶,心里明白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担心他,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继续开始埋头工作起来。

事后,护士跟邓颖超说起了这件事,希望邓颖超以妻子的身份出面,劝劝周总理。

其实,对于丈夫的工作状态,邓颖超早就知道,为此她也担心不已。

于是她走进周总理的房间,带着责备的语气说:

“恩来,我看你是掉到粮食堆里出不来了 !”

周总理哈哈一笑,算是回应了妻子的关心,继而又开始埋头工作起来。

邓颖超无奈地摇摇头,她担心这样下去,周总理的身体肯定出问题。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4)

果然,1967年2月周总理病倒了,住院期间医生交代他要注意休息,以免病情恶化,但他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工作节奏。

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大家集体要求周总理改变工作习惯,注意休息,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

最后,二十多个工作人员郑重地签上名字,一起将这封信贴到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门上。

第二天周总理进入办公室时看到了这封信,感动之余他却在信上写下了这样的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二、造型独特的小桌子

此后,周总理依然没日没夜地工作,依然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休息。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5)

工作人员见状,就拿那封联名信劝他,不料他深叹一口气说:

“你们总劝我休息,但我不能休息啊,这么多的紧急问题等着我处理,这么多的文件等着我批阅,我怎么能休息呢?”

安抚完工作人员后,周总理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了晚上才离开办公室。

离开办公室后即便他已经躺到了床上,也还要利用睡前的一点时间批阅文件。

由于年事渐高,周总理每每批完文件后都感觉手脚酸软,往往需要妻子邓颖超帮忙按摩缓解,才能安然入睡。

邓颖超劝不住倔强的周总理,又心疼他的身体,便突然奇想为周总理专门设计了一张床上用的小桌。

不久后,一张前脚低、后脚高、四面带边框的小桌子就出现了周总理面前,周总理试用了一下连连夸赞说好。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6)

有了这个小桌子后,周总理再坐在床上批阅文件时就舒服了很多,这让邓颖超很高兴。

然而没过几天,她就非常后悔自己设计了这个小桌子。

原来,有了这个方便的小桌子后,周总理虽然身体方面舒服了一点,但批阅文件的时间也被延长了很多。

这样一来,周总理的休息时间自然就少了,身体自然就越来越差了。

1973年5月,周总理到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发现他一年前罹患的膀胱癌病情又加重了。

医生交代他务必要注意休息,以免病情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但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关键时期,公务繁忙的周总理根本没办法好好休息。

三、周总理突然“失踪”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常常是连轴转,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外宾,批阅了一沓又一沓的文件,就连秘书也跟着熬了好几个大夜。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

1973年6月初的一天夜里,已经凌晨一点多了,但周总理的办公室依然是亮彤彤的。

秘书纪东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便走进了周总理的办公室,但他并不是提醒周总理下班休息,而是提醒周总理即将要接见越南外宾。

由于越南外宾坚持马上要面见周总理,这次接见工作就被安排在了半夜两点。

“总理,时间不早了,还有14分钟...”

纪东的声音打断了周总理的思绪,周总理抬起疲惫的双眼,随即站了起来。

“嗯,你们先做准备,我去卫生间刮个胡子。”

纪东看时间已经很紧张了,担心周总理的身体,于是便先出去安排招待人员准备一点吃食。

安排妥当后他直接去了会客厅,然而却没有见到周总理的身影,不仅如此,大家也都跟他一样在找周总理。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8)

眼看就到了会客时间,可周总理突然“失踪”,这可把纪东急坏了,他飞快地在脑海思索总理可能去的地方,转而又突然想到:

“会不会还在卫生间?”

于是一行人马上飞奔到卫生间,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周总理居然在卫生间睡着了!

只见他倚靠在镜子前,眼窝深陷,双眼紧闭,手上还拿着毛巾和沾着泡沫的刮脸刀。

看着周总理苍老疲惫的面容,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可眼下外国来宾已经快到了,总不能无人接见吧?

正当大家为难之际,周总理忽然抖了一下肩膀,随即睁开了疲惫的双眼,看到大家都围在卫生间,他才知道自己刚刚睡着了。

“哎呀!”

“糟糕,我怎么睡着了,迟到了,迟到了,怪我怪我...”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9)

说罢,他就快速收拾齐整,一路快走朝着会客厅赶过去。

此时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已经等候多时,他一看到周总理过来就急匆匆地迎上去,一边走一边给周总理汇报情况。

落座后,接待人员轻轻走到周总理身边,端给他一碗面条,但周总理知道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便问道:

“有没有咖啡糖,给我拿两块。”

接待人员见状,赶紧把面条端下去换成咖啡糖。

会谈开始后,纪东发现刚刚还疲惫不堪的周总理,突然容光焕发,看上去精气神儿十足。

会谈中,越南总理范文同非常强势,不停地向中方提要求,好不容易双方即将达成一致意见,他又突然出尔反尔。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0)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周总理饿着肚子与其周旋,谈判气势和技巧却丝毫没有打折扣。

但到了会谈接近尾声时,周总理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熬夜没休息好,身体的疲惫感越来越强烈,急需用餐、休息。

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周总理当然不想中断,情急之下他趁着服务员上水,小声交代:“给我送一条湿毛巾来。”

服务员很快就端着托盘,送来了湿毛巾,周总理接过毛巾在额头和眼睛擦拭了几下,随后将毛巾放回了托盘。

彼时已经快天亮了,对面的越南总理还在喋喋不休,就连年轻的工作人员都感觉此时头昏眼花,周总理硬是认真倾听着外宾的每一句话。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1)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周总理脸上的疲惫感再次显现出来,他示意服务员再送一条毛巾,然而当服务员送来时他又小声交代:

“要热毛巾,热一点的。”

很快,一条冒着热蒸汽的毛巾被送了过来,周总理将毛巾按在额头上,脸上的神情看上去放松了很多。

之后,服务员每隔10分钟就送来一条热毛巾,周总理就这样一直更换毛巾,单手将毛巾按在额头上。

或许是热毛巾让身体的疲劳得到了缓解,周总理在谈判的最后阶段如往常一样反应迅速、据理力争,最终赢得了预期的谈判结果。

这次接待工作结束后,大家看着一夜未眠的周总理心疼不已,但每一个人都清楚,这样的操劳不会是最后一次。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2)

四、凌晨两点在病房安排工作

1974年10月,周总理因为癌症被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这期间他做了两次大手术,医生反复交代他务必要保证休息充足,以便于伤口尽快恢复。

然而周总理还是趁着医生不注意,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

这天,他在病房里看《参考消息》,其中一篇文章讲到了世界粮食问题,并且提到有西方人认为世界即将产生粮食危机。

而苏联和中国正在向其他国家大量采购粮食,具有哄抬物价、囤积粮食的嫌疑。

对于这番谬论,周总理非常生气也非常担忧,他觉得这些言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必须要做点什么,来反驳这些质疑的声音。

为此,他决定立即安排人去收集调查我国的粮食收购情况。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3)

当时已经是深夜了,秘书钱嘉东并不在医院,而是住在外交部宿舍,周总理只好打电话到那里的传达室。

钱嘉东早已熟睡,传达室大爷一路小跑到他的宿舍外面喊道:

“钱秘书,周总理来电话了...”

钱嘉东被喊醒后,睡眼朦胧地看了一眼手表是凌晨两点,他猜想周总理这么晚打电话,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

于是他迅速穿好衣服,拿上笔记本和笔就跟着大爷奔向传达室。

电话刚接通,周总理严肃的声音就传来:

“有个情况需要你尽快去了解一下...”

虽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但周总理的思路却非常清醒,他细致地要求钱嘉东先把情况汇报给李先念,由李先念把1972-1974年我国的粮食进口数量都统计出来。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4)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必须分类统计,弄清楚三年来我国粮食直接进口了多少,转口进口了多少,粮食出口了多少,价格分别是多少。

交代完这些后,周总理又补充道:“材料收集上来后,给我也报一份。”

很快,钱嘉东就将此事详细报告给了李先念,周总理要求的材料也都收集齐全了。

不久之后,联合国召开世界粮食会议,周总理便安排中国代表在这次会议上拿出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相关资料。

资料显示,在1972-1974年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小麦,出口的主要是大米,而大米主要供应给了第三世界国家。

相比之下,我国出口的大米恰恰是国际市场上最紧缺的粮食,这足以说明,中国非但没有囤积世界粮食,还在积极帮助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应对粮食短缺问题。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5)

通过这次会议,那些质疑中国屯粮的声音渐渐消失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高了,而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周总理的高瞻远瞩。

周总理也再次向大家证明了,他所操心的事看似是小事,但这背后都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

五、弥留自己仍关心人民

这次出院后,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差了很多。

他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可能不多了,能为国家办的事也不多了,于是更加拼命地工作,生怕留下什么遗憾。

到了1976年年初,周总理的病情再次恶化,被送到北京305医院治疗。

邓颖超在医院照顾,医生告诉邓颖超:“这次周总理的情况很危险。”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6)

之后,医生为周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手术,但由于病情实在太严重,手术后周总理便陷入了昏迷,呼吸也非常微弱。

这一昏迷就是整整两天,邓颖超和工作人员都焦急不已,担心周总理再也醒不过来了。

好在周总理最终醒了过来,他睁开双眼后,认出了医疗组组长吴阶平大夫。

他在昏迷中感觉到了很多医生围在他身边,担心因为自己的病情占用了太多医疗资源,就强撑着跟吴阶平大夫说:

“我已经没事了,医院还有很多病人需要你们,你们快去照顾他们吧...”

所有人都以为周总理能扛过这一关,然而1月8日凌晨,医生来检查后发现周总理脉搏越来越弱,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了。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7)

经过紧急会诊,医疗组决定马上实施紧急抢救。

很快,一场与死神抢人的战争在医院打响,医护人员个个都神经高度紧绷,大家都希望能留住周总理,哪怕多留住他一天。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周总理的脉搏还是停止了,心电图波仪波幅也渐渐变成了一条直线。

1月8日上午9点57分,医生怀着沉痛的心情,宣告周总理病逝。

守在外面的邓颖超对于这个结局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她还是忍不住崩溃大哭,整个人几乎瘫倒在地。

那一刻,她无比后悔,自己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没能“强势”一点,没能劝住周总理拼命工作,没能让他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74年周恩来病重住院)(18)

然而就算时光倒流,就算邓颖超再“强势”,恐怕也改变不了周总理拼命工作的习惯。

因为在周总理看来,国家发展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结语

周总理曾说:“为人民服务,就要像春蚕一样,吐出最后一根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位历经磨难的革命家,这位无儿无女的国家总理,一生都在为了人民而奋斗。

永远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