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工作感悟(感想分享②松山产业)

【编者按】自烟台开发区松山产业园合作共建一年来,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栖霞市和烟台开发区通力合作、担当作为,产业园管委科学谋划、苦干实干,聚焦建设“五好”园区,千方百计谋求发展,园区建设呈现如火如荼、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拓荒者”的深耕不辍。昨日,“大小新闻”刊发了于晓宁的一份工作感想《脚踏实地,托举起栖霞突破工业经济发展的未来》,字里行间凝聚着建设者对松山产业园美好明天的殷切期望,得到许多读者的点赞好评。今天,编辑部又收到潘洪波情浓意深的工作感想《松山产业 “栖”待美好》,现分享如下——

松山产业 “栖”待美好

——记我与园区同成长

文/潘洪波

松山产业园是个好地方,白洋河、沈海高速宛如锦绸玉带贯穿南北,各类厂房分列东西。这里依山傍水,依的是胶东屋脊艾山,傍的是胶东天池长春湖,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集山水林田湖路于一身的特色新兴园区。这里天赋异禀,物产丰富。这里还是神仙府第,养生天堂,气候宜人,风景如画。

很是有幸,我就在这工作。我清楚地记得,今年2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组织部一纸公文将我这年近50“高龄”的老同志抽调到产业园。当时,局有不少人表示不理解,有说你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有关系比较好的说“老潘,你高级职称拿着,副科享受着,过去遭个罪干什么?”我心里想的是,松山产业园是推动栖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承载着重振栖霞工业经济的希望,就让我这本就是孺子牛,当了半辈子的老黄牛,再作一次拓荒牛吧。

来到园区后,我才渐渐理解了什么是园区理念、园区节奏、园区效率。通过半年多的共事,我看到了开发区领导们的园区水平和作风。幸甚,管委李主任严格要求我们,不断约束我们向开发区看齐,养成我们松山产业园独特的园区风。即便在座的各位将来回原单位或是提拔重用,不能说让栖霞的同志说经产业园的成长已脱胎换骨,最起码要让人耳目一新吧。

农业园区工作感悟(感想分享②松山产业)(1)

园区从成立之初,就秉承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按照烟台市“三明三强”会议精神要求,从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园区基础设施更新,到污水处理厂建设,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无一不严格高质、高标、高效运行,无处不彰显园区特色。

5月7日,栖霞市召开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突破年动员大会,提出凝心聚力三年突破工业经济,全面吹响了“工业强市”的冲锋号,按下了栖霞高质量发展的“快捷键”。 会上,包华书记澎湃激昂的动员令,管委领导催人奋进的先锋号,都让我们热血沸腾,对栖霞的未来充满希望。随后, 实施“再造栖霞工业”计划,为建设山清水秀的幸福新栖霞提供产业支撑和动力源。出台《栖霞市工业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力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提出“栖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项目为王、投资为本、发展为上,关键要扭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要增强“项目为王”的意识,全力以赴突破招商引资。

近期,我们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工作可谓好戏连台,这不,惠晟、力高、康林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对于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李江主任更是底气十足,信心满满。相信随着我们园区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三个“500”强企业强势加入,产业园的未来充满希望。正如这次栖霞市组织的大合唱,松山街道选择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样,我想,我们松山产业园就是栖霞未来的希望。

农业园区工作感悟(感想分享②松山产业)(2)

记得有天晚上出去散步,有个老同事说:“老潘,以后吃饭就靠你了。”我刚开始以为他想让我请客,后面说起,是对产业园充满希望。是呀,三年后按照规划,园区产值要达到100亿元,税收10亿元,而目前栖霞市一般公共收也就十多亿,这从侧面说明栖霞的老百姓对我们也是相当期待。

当然,前景是美好的,现实是艰难的,我们必须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凝心聚力图发展,苦干实干谋新篇,才能把希望变现实。

希望就在眼前,我愿与园区同成长。

责任编辑:赵巍巍 编审:庞见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