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以及原因(多项最新科考发现及珍贵画面首次公开)

6月21日夏至,哔哩哔哩(简称B站)携手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联合主办首届“南极科普日”主题活动,B站新华社官方号独家直播,连线南极中山并发布了我国南极科考的最新发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以及原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以及原因(多项最新科考发现及珍贵画面首次公开)

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以及原因

6月21日夏至,哔哩哔哩(简称B站)携手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联合主办首届“南极科普日”主题活动,B站新华社官方号独家直播,连线南极中山并发布了我国南极科考的最新发现。

作为本次直播的重磅环节,中国南极科考队通过视频直播,详细介绍了我国南极科考的最新进展,首艘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首探南极,雪龙号和雪龙2号在南极“双龙聚首”,多项最新科考发现和珍贵画面首次公开。

据介绍,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实现了我国在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首次进行中层鱼调查,获取280多尾南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标本,其中至少17种鱼是我国南极科考首次获得。科考队还进行了海底沉积岩采样,获取了18.36米长的海底沉积岩柱状样本,打破我国南极科考沉积岩样本采集长度纪录。

“这得益于雪龙2号装备了先进的长岩芯取样器。”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唐正表示,在南极周边的海底沉积物采样,相当于在南极这个全球气候变化的“穴位”上做“针灸”,此次破纪录的成功采样,能帮助人们了解约200万年的南极变化历史,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直播连线中,驻守南极200多天的科考队员们,通过屏幕,讲述了他们在南极的极限生存体验和科考研究日常生活。他们和主持人、B站网友亲切聊天,还给全国高考考生加油打气。在热烈弹幕中,万里之外,中国在南极最大的科考站中山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直播中,新华社记者张扬、B站UP主盗月社沐上以主播身份与资深南极记者刘诗平连线,畅聊南极故事。在“南极万象云讲堂”环节,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大洋考察队队长罗光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等多位南极专家还对南极的鸟类、海洋生物、建筑、医学等知识等作了生动科普。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峰值人气达到140多万,在欢乐的弹幕中圆满结束。

首届“南极科普日”主题活动,旨在普及南极科学考察知识,激发年轻人对南极科考和科学探索的热情。活动定于夏至日,也是南极仲冬节,这一天阳光从直射北回归线往南移,漫漫极夜中的南极大陆即将迎来新的曙光。活动得到学习强国APP、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别支持。(王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