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

本文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出发,聚焦他们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以及父母在主导和谐家庭氛围中的应对策略,抛砖引玉,分享思考,感悟成长。

1.青少年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或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儿童到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个体的第二次诞生。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

其并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一般指12-18岁,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这段时间大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

(1)生理发育

①身体变化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内脏器官功能逐渐完善,大脑加速发展。

就身高而言,青春期男孩平均可长高7-9厘米,女孩平均长高5-7厘米,最多可达9-10厘米。

通常来说,男孩身高增长速度每年递增,女孩增长速度达到高峰后很快下降,16岁以后的女孩身高增长很慢或停止增长。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2)

这个时期青少年体重增长无明显的突增高峰,持续时间长,可增加体重5-6公斤。

同时各种组织器官形态发育,以及系统的功能性变化也逐渐增强,以心肺功能、造血功能及运动功能为典型代表。

比如心肺功能运转良好,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肌肉的爆发力、协调性及灵活性均开始增加。

这个阶段,青少年加强运动、保证睡眠的同时,日常饮食应多样化,以提供身体发育所需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3)

需要强调的是,除身高、体重增长及组织器官逐渐完善之外,大脑功能开始加速发展。

这里插播简介一下脑科学,中国脑科学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它是未来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项领域,也是我们科研的战略方向之一。

脑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揭示脑与学习、脑与教育及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本质联系。

[骆清铭院士(图片):如何给大脑神经精准定位?中国开始领跑。]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4)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脑的塑造,尊重教育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尊重脑的发育发展规律。

根据脑电波研究表明,个体在4-20岁之间,存在脑发展的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在5-6岁之间,第二个在青春期的13-14岁之间。

②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主要指青春期所表现出的男女不同的性别特征。

它以男性出现遗精和女性月经来潮为标志,不稳定持续大概2—4年,女孩初潮时间在12-16岁之间,通常情况在13岁左右出现。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5)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当中的荷尔蒙分泌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性激素分泌旺盛,会刺激第二性征的出现(如阴毛腋毛发育):

男孩在雄性激素作用下,生殖器发育加快,长出胡须,体毛增多,喉结隆起,皮肤黏膜增厚,声音嘶哑低沉;

女孩由于雌激素的促进,胸部、卵巢发育,骨盆宽大,臀部脂肪增厚、突出,皮肤细腻光滑,嗓音纤细柔和。

总体来说,青春期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其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受遗传、营养、运动、环境、生活条件及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6)

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男女是有差别的,通常男孩比女孩晚1-2年。

(2)心理发展

前文所述,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迅速显著,客观地说,这为其心理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他们迎来的挑战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及社会角色转变等成长过程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①共性特征

初中阶段(13-15岁)是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剧变期,人体各系统及组织器官迅速强化,是趋于完善定型之前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7)

其间身体变化、第二性征和大脑发育都迎来了加速发展,尤其初二14岁左右的个体,虽说他们心理也在发展,但相对生理发育来说较为缓慢,且不稳定。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相协调,造成他们出现难以名状的矛盾和表现,并使其感受到一系列的心理困扰,进而影响情绪和行为。

他们心理发展一般表现出过渡性、封闭性、社会性的特点,这些都属于进入青春期以后阶段性的心理现象,通常女生相比男生成熟得稍早一些。

过渡性,指从童年向成人过渡时期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征。这个阶段显现出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并存。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8)

封闭性,也称闭锁性,即隐秘的心理特征。他们内心世界逐步复杂,从开放转向封闭,开始谨慎的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

社会性,相比儿童更多依赖于成熟的家庭及环境,青少年对社会常识、经济运行以及政治环境有了一定认识。

如果仔细观察、反复推敲的话,这些特征在进入青春期的懵懂少年身上表现出来,再合适不过:

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开放和封闭、外露和内隐;浅显及深刻、简单及复杂。

有个真实案例,一个男生“逆向操作”,自以为帅出天际的发型 动作,女生却觉得特别幼稚。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9)

非要概括总结这个扑朔迷离、矛盾交织的特定阶段其心理特征的话,用一个词形容再贴切不过,那就是“动荡”。

到了高中阶段(16-18岁),经过前几个阶段(对应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连续发展,个体迎来身心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

他们在生理上发育已达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②来龙去脉

进入青春期后的个体心理特征的过渡性、封闭性和社会性是相对抽象内隐的,其具体情况或者外在表现怎样,何以至此?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0)

我们从最为典型和常见的现象入手,说明力求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关于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的详情可见节选的[延伸阅读]。

I自我意识

伴随着身体发育及性成熟,他们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意识日趋强烈,更加关注个性成长,交友范围开始缩小。

他们会有自己的小秘密-隐私,即便父母也不能触碰打扰,总是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锁上门,其实就是需要独处的空间。

与更小时候初步形成“自我”又无法脱离群体的萌芽概念不同,他们自我意识觉醒,深度体验内心世界,有时会莫名感到不安和焦躁。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1)

个体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道德意识,因为抽象思维发展自我评价开始成熟,但容易由于评价偏高导致过分自尊,行为表现上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II情绪情感

虽然生活经验扩大和心理能力发展,但是他们情绪感受却尚未平衡,既不单一,也不稳定,还易走极端。

他们精力充沛,情绪情感逐步变得丰富活跃,感染力强,好动感情,也易消退,不过欠缺成熟,容易冲动失衡。

这是青少年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情感特征和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强的客观反映,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绝佳时机。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2)

其情绪不仅强度忽高忽低,波动很大,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化,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可变性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III心态变化

他们思想保守开放兼备,但比较敏感,承受能力不强,对待很多事情包括社会发展能够迅速回应,春风得意,容易忘形,考场失利,自卑脆弱。

因为年龄增长,他们产生多方面的需求,但并非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以有时烦恼增多,会感到孤独压抑。

与情绪情感类似,其平时心态常在积极与消极之间反复横跳,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这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正常反应。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3)

IV人际交往

个体往往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有时不知道在公众面前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也不确定自己在同学朋友之中应有的所谓地位。

他们会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朋友圈虽然变小,但指向性明确,交往中也会有不同层次的朋友,无话不谈的闺蜜兄弟、团队合作的同学包括普通玩伴。

由于独立性以及自我意识高涨,个体的成人感与日俱增,想极力挣脱爸妈的保护以减少依赖,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再次小结

青春期的少年个体自我意识强烈;情感丰富活跃,心态敏感摇摆,有两极化倾向;交往指向明确,成人感增加。

他们成长过程的“动荡”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它是什么呢?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叛逆。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4)

如果父母真正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其实他们也会发现成人和孩子各自的视角不同,看到的世界往往是不一样的......

2.父母如何应对

如果对“叛逆”严格管理或者等闲视之,无疑对青少年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利的。

怎样将其化解于无形,助其在学业竞争的压力下获得健康成长,考验着父母的智慧与耐性。

“爸妈说一句,孩子顶十句,孩子总是有理。”作为家长,应该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吧。

不得不说,青春期是亲子关系的转折点,可谓意义深远,往往也是人们束手无策或者容易忽略的地方。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5)

父母到底该如何应对呢?这是我们要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谢谢观赏。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科普-人格形成(个性发展)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性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的总和,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人格即个性,其结构系统相对复杂,主要有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需要和动机表现了人格倾向,是人格形成的动力-积极性源泉,也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多种心理特点独特的结合,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的动力特点,性格则是表现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特征。

青少年心理成长是什么(原创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应对策略)(16)

气质更多体现人格的生物属性(血液类型),性格更多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其中态度特征是引领,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人格自幼年形成,长大后慢慢固定,是一个人个性特点的全貌。

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影响或决定人格的某一方面,气质有遗传的影子,说的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主要后天形成,说的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和稳定的处事方式。

([延伸阅读]部分节选自“好大夫在线”平台医生集团-广东,师建国主任医师的科普号文章《人格、性格、气质是一回事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