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

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1)

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我们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这本《藏在身体里的汉字》,就引经据典,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了那些与身体有关的汉字。

现在,我们经常用来表示“脸”的汉字有:脸、面、颜等,这里面大有学问哩。

我们先来说“脸”。

“脸”字的左边为“月”字旁,表示和身体有关。它在古代和现代表示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在古代,“脸”最早的时候,指的是人面部的一部分。

比如,白居易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这里的“脸”,就是指的人的脸颊。

“脸”字在魏晋以后才产生,而“面”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

“面”的甲骨文很形象——外面是一张人脸的轮廓,中间则是一只大眼睛,意思是长着眼睛的脸。

我们的祖先用人面部上最能表现人内心的眼睛,以及脸的轮廓,创造出了“面”这个汉字。

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2)

在古代,“面”指的是人整个头部的前面,后来也用来表示其他事物的前面和表面,比如“正面”“水面”等。再往后,还有了“当面、面对”的意思。

在我们从小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下令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这里的“面”,就是当面的意思。

我们在办事的时候,如果事情办砸了,丢了面子,常常会说“颜面扫地”。

那么,这里的“颜”,与人的面孔有关系吗?

“颜”字的左边,是“彦”,表示读音;右边是“页”,则表示与人的头部有关。

《说文解字》解释道:“颜,眉目之间。”也就是说,“颜”本来的含义是指人的印堂。

由于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万千,往往流露出人的好(hào)恶(wù)、悲喜、自负或自卑等内在感受。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用“颜”来形容人的脸色和面部表情,也用来比喻名誉或面子——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颜面扫地”的意思了。

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3)

提起“五脏六腑”,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那么,它具体指人体的哪些器官呢?

“五脏六腑”中的“脏”,原本写作“宝藏”的“藏”。

“藏”字最初的意思,是指“储存财物的府库”,后来也可以用来表示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和肾,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吸收并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等,因此,又叫作“五神脏”。

由于精、气、神是人体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对我们极其重要。

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4)

而“腑”,是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腑”字最初的字形,是官府的“府”,有“聚集、府库”的意思。这就是不难理解为什么用“腑”表示人的内部器官了。

“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收纳、消化食物,并将人体的糟粕排出体外。

胆、胃、大小肠和膀胱等内部器官,我们都知道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唯独对这从没有听说过的“三焦”有些疑惑。那么,它指的是什么呢?

“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指的是位于人体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括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内部器官都在其中。

“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综合的有机体,彼此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承载着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行。

那么,那些独立的内脏器官,又有哪些特点和趣事呢?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古人认为胆脏是负责做出决断的内脏器官。而做出重大的决定,必须要有一定的勇气,所以“胆”字可以代表勇气,比如“胆量、胆大包天、胆小如鼠”等。

由于胆汁味道很苦,所以“胆”还可以用来比喻困苦和挫折。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就是要告诫自己时刻不能忘记耻辱。身为一国之君的他,从美食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不喜欢尝什么苦胆的。

那些鲜为人知的汉字(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5)

脾脏掌管人体血液的运行,而血流的强弱,一般会导致机体的兴奋或沉寂,比如“血气方刚”。所以,我们经常用“脾气”来表示一个人的火气或怒气。

肺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器官。古人认为,原本积聚在人体内的胸中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便形成“宗气”。

而宗气具有“贯心脉”的作用,因此,肺就间接具有了掌握人体情感的功能。比如,我们经常用“狼心狗肺”来形容一个人忘恩负义。

肠是人和动物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肠道九曲十八弯,与人的心绪变化非常相似,所以“肠”字经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绪。

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用“断肠人”“愁肠百转”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心绪。

原来,我们的身体里,藏着这么大的学问啊!

这说明我们祖先在创造与身体有关的汉字时,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撇一捺,都散发着脉脉温情。

我们也要敬天惜命,珍视自己的身体,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辜负父母赐予我们的宝贵肉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