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州藩为什么强(长州藩与日本的近代化)

长州藩崛起于16世纪,是日本战国时代之后的西南强藩,藩主毛利氏。十六世纪中叶藩族毛利元就以安艺郡吉田城为据点,领有中国(此中国为日本地名)地方十国120万石,其孙毛利辉元与织田信长对抗。信长死后与丰臣秀吉妥协参加执政,为五大老之一。1600年10月21日关原之战时,毛利辉元为西军总大将,战败后被德川减封,领有周防、长门两国29.9万石(检地后为36.9万石)。德川幕府掌权的日本江户时代,按照与将军的亲疏关系,可分为亲藩大名、谱代大名、外样大名三个等级,根据等级配置不同的领地。亲藩大名主要是德川家族的人士,谱代大名是关原之战前归附德川家族的大名,外样大名是关原之战后归附德川氏的大名,地位最低。长州藩毋庸置疑属于外样大名,但土地远少于同为外样大名的萨摩藩。

长州藩为什么强(长州藩与日本的近代化)(1)

长州藩的位置

关原之战后,长州藩重新丈量土地,实行国产品专卖制,以补充财政之不足。但仍没有能够解决财政亏空问题,还造成农民高度穷困,长州藩各地不断发生百姓一揆(一揆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农民起义)。当然了,日本的农民起义和中世纪西欧的农民起义一样,一般规模较小,难以和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相比。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江户时代的日本政治结构和中世纪的西欧相似,属于典型的封建制。将军下面有大名、大名下面有武士,层层分封。和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很像。整个国家被分成几十个藩,德川幕府禁止各藩之间的往来。也禁止各藩之间开展对外贸易。因此,各地彼此封闭,农民们难以形成合力,形成大的暴动。各藩不能进行对外贸易,只能靠剥削农民维持财政。

1831年以濑户内海沿岸为中心,爆发的反专卖制度的大暴动。崔长州藩产生重大冲击。藩内开始紧缩财政开支,重建乡村的统治。总体来说,长州藩在西方殖民列强侵入以前,长期封闭,和外界往少,财政问题突出这一点和萨摩藩明显不一样。但从西方国家入侵东亚地区之后,面对民族危机和中国鸦片战争后遭受的屈辱,长州藩开始酝酿改革,对日本走向近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州藩在美国佩里舰队1853年叩关后,改革思潮泛起。代表人物是吉田松阴。吉田松阴1831年出身贫农家庭,从小学习四书五朱子学和阳明学以及兵学。年轻时吉田松阴还到江户游学,接触到兰学知识。1850年,为了学习西方军事,他游历九州,并拜佐久间象山为师。吉田松阴还积极开展私塾教育,造就能够适合当时政治形势和政治理想的人才,他的学生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如久坂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等。1859年3月,日本发生“安政大狱”,幕府镇压革命运动,大肆逮捕维新志士,吉田松阴被幕府处死。

在政治理念上,他主张实行“一君万民”,尊王攘夷,恢复天皇权威、改革藩政,驱逐外国势力。其核心是在天皇的统御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改变日本的落后局面。

在对外政策上,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扩张主义的思想鼻祖。他认为,为今之计,不若谨疆域,严条约,以霸糜二虏(指英美两国)。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丰国之所未果也。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意为我与美、俄的 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与夷狄。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蓄养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土地作为补偿”。可以总结为,失之欧美者,取之于朝鲜中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吉田松阴在面对欧美国家的冲击之时,主张对强大的欧美国家屈服妥协,而全力向周边的千岛群岛、琉球群岛、朝鲜、中国东北甚至印度扩张,实现日本的发展。他是日本征韩论的提出者。

长州藩为什么强(长州藩与日本的近代化)(2)

日本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扩张论提出者吉田松阴

明治维新开始以前,长州藩在萨摩藩之后也于19世纪50年代开展军事改革,建立西式军队。1855 年,长州藩设置了西洋学所,研究西方的先进技术且向藩内的全体武士开放授课,教授范围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理学、天文学等诸学科。后逐渐专门学习西方先进军事。1856年八月,西洋学所制定了学规来督查勤怠,专门研究兵书和诸机械制造等西方先进军事技术。1859 年9月,西洋学所更名为博学堂,从长崎修习海军回藩的人才在博学堂教授军舰操作、航海术等军事知识。

1858年7月,长州藩在召开的藩会议中强调为了应对欧美的冲击,藩内必须上下一致进行树立皇国威武的改革。后藩政府提出以军政改革为核心改革纲领。益田弹正、周布政之助、前田孙右卫门等向政府推荐使用山田亦介进行军制改革。山田亦介出任手当方,兼任军舰制造用挂、密用方用挂职,海陆军政皆被委任于他,专门从事军事改革。周布政之助还提出了要致力于引进先进的西洋军事装备,培养近代优良人才的主张。1859 年,传习生来原良藏等从长崎归来,在藩内进行西洋枪阵军事演练。1860年,周布政之助采取措施在长州藩大力征召农民入伍,这是江户时代日本军事制度的重要变革。

长州藩还积极开展海军改革。(1857 年和1860 年,长州藩分别制造了西洋舰船的丙辰丸和庚申丸,还计划自己制造舰船和从西洋够船并举。1858年,长州藩向幕府开办的长崎海军传习所派遣了第二批传习生,这批传习生以山田亦介为总负责,包括了来原良藏等三十五人。1859 年11月,藩政府派北条源藏、户仓丰之进进入军舰教授所。1860年,幕府的军舰操练所(教授所改名为操练所),扩大就学范围,长州藩进入军舰操练所的人员也逐渐多了起来。1863 年,长州藩派遣井 上馨、伊藤博文等人前往英国学习海军知识。

1859年安政大狱后,长州藩是推动倒幕运动的最重要和最激进的力量。但是在1860年樱田门之变(樱田门外之变是发生于日本安政七年三月三日(1860年3月24日)的一起政治暗杀事件,不满幕府大老兼彦根藩藩主井伊直弼的水户藩激进浪士,于江户城樱田门外突袭准备进城的井伊直弼队伍,井伊直弼当场惨死)后,日本国内整体还是倾向于公武合体运动,而非倒幕,包括小明天皇反对倒幕,西南强藩萨摩藩也主张公武合体。因此。长州藩的倒幕运动在禁门之变(1864年)、第一次长州讨伐后陷入低谷。直到1866年,萨摩藩和长州藩结盟后倒幕运动才又现高潮并取得成功。

从明治维新前的长州藩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长州藩藩内出现的政治主张“一君万民论”对后世的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1868年后的明治维新后开展的废藩置县、削弱士族的主张正是一君万民论的体现。而吉田松阴的扩张主义思想则影响了后来日本的国运发展。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征韩、并吞琉球、入侵台湾、和沙俄争夺库页岛千岛群岛都是在实践吉田松阴的扩张论。

长州藩为什么强(长州藩与日本的近代化)(3)

吉田松阴的弟子山县有朋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上奏《外交政略论》,认为:“国家独立自卫之途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护利益线,不失形胜地位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土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他认为,“仅仅防守主权线已经不能够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护利益线,经常立足于形胜之地位。”他在1890年第一次帝国议会上极力宣扬他的“利益线”理论,鼓吹必须大力扩军备战。他的这一理论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新阶段,直接推动了1894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我们不要忘记,山县有朋是吉田松阴的弟子。日本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取胜成为列强,但最终却在而在二战中豪赌国运和盟国开战,最终战败,一夜回到扩张前。不知道吉田松阴要是看到今天的日本成为美国的奴仆,和他生活的19世纪50年代美军扣关一样,他又作何感想。

长州藩在陆军和海军方面进行的军事军事变革和探索也为明治维新后的军事改革做好了准备。明治维新后的征兵制很明显是学习了长州藩正着农民入伍的举措。一般认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队形成了“陆之长州,海之萨摩”的格局,但实际上,长州藩在日本海军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贡献。而萨摩藩对于日本陆军的贡献也很大。不要忘记,大名鼎鼎的西乡隆盛、西乡从道和大山岩都出自萨摩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