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1)

美国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对科幻小说做出过如下定义:

“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从布哈伊·哈桑的这段评论里,我们不难发现科幻小说所包含的要素:完备的故事逻辑、超前的科学技术,以及博大的人文情怀

近些年来,科幻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成为市场的宠儿。当下的科幻作品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真正吸引人们眼球的,并不只是各种炫酷科技和超前构想,更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也就是所谓的“人文思考”。而科幻作品中这种的“人文思考”,就集中体现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上。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2)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3)

一、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给人类到底带来了什么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种说法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并不过时,而且,随着当下时期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越来越重要。

在短篇科幻小说《黑色黎明》中,有这样一个绝顶聪明又野心勃勃的人叫叶茂,你可以说他是个科学怪才,当然,你说他是独裁者也不为过。叶茂利用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在地球与太阳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垄断了阳光,换句话说,人们如果要享受阳光,必须支付他一笔钱,不然,就永远身处黑暗之中。

最初,各国政要以很轻蔑地态度对待他,认为他不过是一时妄想。当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地球上已是一片狼藉:原本金灿灿的稻谷干枯焦黄、千里绿野成为一片焦土,人们被疾病和解饿折磨,到处涌动着动荡。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4)

故事的结局还不算太坏,幡然悔悟的一些人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打败了叶茂,粉碎了他称霸地球的企图。但是,打败叶茂的这些人中,难保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叶茂。因为人的欲望和野心是无穷的。

科学技术能够给人类创造福利,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已经成为一种普世价值。只是,我们该如何约束人类的野心与欲望?其实,野心与欲望同科技一样,对于人类的发展,都是有利有弊。但问题就在于,并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真正控制人类的野心与欲望,除了人们心中常怀敬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5)

二、科技改变了世界,但科技无法代替温柔

在人类的众多品质当中,“温柔”是一种特别可贵的力量。的确,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

但是,科学再怎么发展,技术再怎么发达,科技也永远不能代替人内心的那种温柔。

在韩国科幻小说家金周永的短篇作品,《天使路过的时间》里,作者就讲述了未来的普遍情景:人们为了寻求陪伴,只能购买高级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外观上可以定制,就连他们的情感表现和思维模式,也可以定制。比如说,你渴望找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友,时时刻刻保护自己,你就可以花大价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定制一个机器人男友,这个机器人男友从相貌到身材再到思想情感,都由你来定制。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6)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开心?

可你别忘了,再怎么精密复杂的高级智能机器人,也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即便定期检修,机器人也难免会出现故障。

一旦机器人出现故障,他们就停下一切活动。也许,一秒钟前,他还在和你说笑,但一秒钟后你就不得不一个人面对巨大的孤独。更重要的是,虽然机器人可以定制成十全十美的类型,但他们依然是缺少血肉的机器,更不具备人内心的那种柔软和温情。

只是,在人情日渐淡薄的现代社会里,找一个机器人作伴,或许也正契合了大多数人的内心需求:不必付出过多的感情,也不必担心机器人会抛弃自己。可人类内心的那份温柔,我们也将永远无法感受到。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7)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8)

三、科幻作品的核心,是对人性的审视

生活在世上的每个人,做出的每一个行为必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人性。人们既可以利用科技造福绝大多数人类,也可以通过科技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科幻作品的核心,就是对人性的审视。

人类有一个特别可悲的地方,那就是无法战胜自己的欲望。用哲夫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人无法战胜自我”。在科幻作品中这一点就突出地被描述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后果地滥用科技手段。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黑色黎明》这篇作品,主人公叶茂既掌握了前沿科技,也有大胆而完美的科学设想,可他只是利用科技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终究是害人害己。

人类自以为掌握了高精尖端的技术,拥有无上的智慧,就可以称霸地球,乃至掌控宇宙。可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在宇宙规律面前是无用的,在普世的道德准则面前也是无力的。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9)

如果,人类只是想通过科技手段去征服、去掠夺、去占有,那么人类迟早会被自己的贪欲所埋葬。宇宙中不只有一个存在生命的行星,而这个行星上也不只有一种智慧生物。与其妄言征服万物,不如反观自心,战胜自我;与其做一个以牺牲万物为代价的征服者,不如做一个心怀博爱与悲悯的创造者。

真正的创造,是为了给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创造出更好的生存条件。而真正的创造者则需要强大的思想以及保持变革的心态。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10)

四、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科幻作品中经常探讨的主题。人类的未来在何方、什么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是否真的会走向末路……

其实,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对人类发展前景的一种反思。这也正是科幻作品的价值所在:我们的未来将去往何处,人类的归宿究竟在何方。这种终极问题的思考,也是科学作品人文关怀的体现。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小说作家吴岩认为,好的科幻作品就是要启发我们的思考,通过科幻作品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并对未来社会做出一种预测,进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11)

科幻作品是一种虚构类型,但是这种虚构却有其合理的成分。自从19世纪的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出《弗兰肯斯坦》这第一部科幻小说,各种类型的科幻作品便纷纷涌现。

科幻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携带着时代精神,却又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它探讨的是与人类有关的一切,但它的外延却又不只与人类有关。

科幻经典解读(科幻作品的本质是超前精神)(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