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简史(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中国古代有着较为丰富的创世神话传说,但相比古希腊神话,则略显支离,其首要原因是先秦文献大量散逸其次,历代学者对创世神话传说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传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整理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神话简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神话简史(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神话简史

中国古代有着较为丰富的创世神话传说,但相比古希腊神话,则略显支离,其首要原因是先秦文献大量散逸。其次,历代学者对创世神话传说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传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整理和研究。

创世神话虽非信史,却也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族群始祖,还是天文历法、器物发明、吉神凶煞等,各类别神话的产生均有鲜明特色,无不与中国上古社会的状况密切相关。例如,夏、商、周之始祖神大禹、契、后稷,无一例外都是农神。显而易见,这是农业文明的写照。因此,创世神话应当引起当代学者的重视。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对系统整理研究创世神话的助益极大。笔者有幸参与此项工程之中,并主持“中华创世神话文献摘编”的课题。由于历代典籍频遭祝融之祸,所以有关传世神话的记载至今已甚感缺略。为便于学者深入研究,我们对传世文献大致进行了梳理,钩稽有关传世神话的记载,并编辑为四个类别:天地开辟、三皇五帝与鲧禹治水、人文肇始与氏族方国、诸神与灵物。传世文献浩如烟海,而研究时间有限,我们只能择其要者加以辑录,为学者提供初步的文献基础,所以名之曰“摘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对文献挖掘以及神话研究的方法问题形成了一些看法,兹略陈管见如次。古代也有不少学者对保存神话的文献给予过特别的重视,如东晋学者郭璞,他有感于世人因《山海经》之“闳诞迂夸”“多奇怪俶傥之言”而“莫不疑焉”,为了使其“不坠于世”,毅然为之“创传”(《注山海经叙》),《山海经》得以流传至今,其功不可没。但由于像《山海经》这样传世的完整文献太少,所以挖掘文献的工作尤为重要。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曾广泛钩稽字书、韵书、类书中的记载,对《山海经》所涉及的名物,进行过诸多精彩的考证,如其笺疏《山海经·海外南经》“焦侥国”时引《说文》曰:“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虽然只是片鳞半爪,但积沙足以成塔,只要广泛挖掘,即可极大地丰富创世神话的研究内容。民国学者在这一方面也有过出色的表现,如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等。因此,研究创世神话,除了《山海经》《淮南子》《世本》等常见的文献之外,学者还应从其他著述中进一步发现“蛛丝马迹”。创世神话有衍生之次第,因此有其渐次演进之规律和特点。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提出“层累说”,揭示了神话产生以及流传的规律。神话是折射历史的,但“折射”并不等于“直射”,不能简单地将神话当作历史来解读。以大禹治水的神话为例,根据顾颉刚的研究,在初始的鲧禹治水神话中,其实都是采用“堵”的方法,直至战国时代水利技术出现疏导的方式以后,才衍生出大禹疏水的内容。顾颉刚的研究堪称神话研究的范本。总而言之,神话并非信史,学者们唯有综合不同的历史背景,详加考证,依靠绵密的逻辑推理,才能揭示神话的真正含义。(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沈海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