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26课,讲三个汉字,分别是韙(韪)、尟、辵。前两个归《说文解字》“是”部,辵是“辵”部的部首汉字。详情如下:

1、韙。读wěi。这个字1986年《简化字总表》简化为“韪”,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无“是”部,韙字归在“日”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韙,是也。从是,韋声。《春秋传》曰:‘犯五不韙。’愇,籒文韙从心。”形声字。韙(韪)的本义是“是,对。”

关于“愇”的写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篇》云:‘愇,怨恨也。’《广韵》引《字书》:‘愇,恨也。’皆不云同韙。”王筠的《说文释例》:“是部韙文愇,《玉篇》在《心部》,注曰:‘怨恨也。’《广雅》:‘怨、愇、很、恨也。’皆不以为韙之籀文,第音不异耳。《集韵·七尾》韙下继收愇字,两字各义,然则宋时《说文》尚无此重文也。”由此可见,今本的愇字重文,很可能是后人添改的,“愇”与“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字。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1)

(《春秋左传》书影)

《说文》引用的“犯五不韙”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陆德明释文:“韙,是也。《苍颉篇》同。”犯了“五大不对”却要攻伐他人,这种人丧失军队,难道不应该吗!

又比如《汉书·叙传下》:“昭韙见戒。”颜师古注称:“张晏曰:‘韙,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大意就是:言明其是,戒其非。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2)

(《汉书》书影)

现代汉语最经常用的“冒天下之大不韙”是成语,其中的韙,用的就是它的本义,即“是;对”,这个成语比喻不顾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

此外,韙还有赞美义。《古今韵会举要·尾韵》引《增韵》:“韙,美之之意。”如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罔有不韙。”李善注引薛综曰:“韙,善也。”李周翰注:“韙,美也。”

韙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3)

(韙字的小篆写法)

2、尟。读xiǎn。现代汉语部首检字法尟字归在“小”部。《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尟,是少也。尟俱存也。从是、少,贾侍中说。”这里的贾侍中指贾逵,我们说过,凡许慎称“从某、某”的,都是会意字。这个判断清代以前的学者基本认可,但近世学者有人认为“是少”无义,当为“从少、是声”的形声字,并且争论较多,我们暂时仍依同许慎的本义来解说。

尟的本义同“鲜”,即“少”。如尟(鲜)为人知;寡廉尟(鲜)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易·系辞》:‘故君子之道鲜矣。’郑本作尟,云:‘少也’。又,‘尟不及矣。’本亦作鲜。又《释诂》:‘鲜,善也。’本或作尠(亦读xiǎn),尠者,尟之俗。”《集韵》:“尟,或作鲜。”也就是说,尟是鲜的异体字,尠是尟的俗字。

尟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4)

(尟字的小篆写法)

3、辵。读chuò。现代汉语“辶”(走之)是辵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辵,乍行乍止也,从彳(chì),从止。读若《春秋公羊传》曰:‘辵阶而走’。”会意字。本义是步履踌躇。

既是会意字,就从字形说起,看“辵”字的字形演变,如图: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5)

(辵字的字形演变)

甲骨文有两种写法,1、写作从彳,从止。2、写作从行、从止。

行,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彳,是行的一半,表达的意义相同。止,甲骨文像人的脚趾之形。人的脚趾在道路上,会意行走。半行半停,其实就是它的本义,即步履踌躇。这很正常,在十字路口,人大多是踌躇不定的。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6)

(十字路口的人)

但段玉裁、王筠都认为不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改“从彳,从止”作“从彳、止。”看似改动不大,其实很重要。王筠《说文句读》说得更清楚:“许君以字形有止,遂说以乍止,非也。部中字皆行义。辵与行同意,行不能左行而右止,辵不能前行而后止,止只是足耳……《广雅》:‘辵,犇也。’《玉篇》:‘辵,走也。’是也。”意思差别出来了,一个是乍行乍止,一个是踌躇不定。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了,辵字会意的本义就是步履踌躇。桂馥的《说文义证》:“犹彳亍也。”彳亍的意思,其实就是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犹疑不定。

本义之外,辵还有其他用法:(1)疾走。《广雅·释官》:“辵,犇也。”《六书故·人九》:“辵,循道疾行也。”你看,这甚至跟本义字义相反。

(2)不拾级而下。也作“躇”。就是《说文》引用的“辵阶而走。”这句话出自《公羊传·宣公六年》“躇阶而走。”何休注称:“躇,犹超遽不暇以次。”陆德明释文:“躇,一本作辵。”有台阶,但是不拾阶而下,形容太过紧急顾不得沿阶而走。

辵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6课(说文解字第226课辵)(7)

(辵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26,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