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好还是海盐好(看两千多年前盐铁论中人们如何争论)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也在不断开展。随着外资的进入,一些强大的民营企业也希望进入更多的产业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对于国营好还是民营好的争论,也是吸引着更多人的争论。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其实这一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有过很多大争论。

汉武帝时期,为了征讨匈奴,政府实行了包括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措施主要是将国家的一些重要产业收归国有,形成官府垄断,以增加朝廷财用,来应对边境战事。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这些经济政策的弊端就开始显露出来,对于盐铁官营等措施的争论也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这次会议是一场关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大辩论,后由著作郎桓宽整理汇编成《盐铁论》。《盐铁论》有十卷共六十篇,内容详尽的记录了辩论双方的观点。

盐官好还是海盐好(看两千多年前盐铁论中人们如何争论)(1)

盐铁论

其中以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田千秋为代表的官员坚定支持盐铁官营等国营政策,他们的主要理由有: 1盐铁官营是朝廷解决讨伐匈奴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手段,如废除将导致边境军费不足,不利于完成平定匈奴的千秋大业(边用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增长,以佐助边费《卷一·本议第一)。2放任私营会为诸侯反叛提供经济基础,造成奸商垄断市场,形成“一家害百家”的局面,促进豪强势力膨胀和邪恶势力聚集,不利于发展(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卷一·力耕第五》)。3政府资金充足,器具完备,实行盐铁专卖,均输平准,能统一物价,互通有无“平万物而便百姓”能极大有利于老百姓(故均输平准,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孔而为民罪悌者也《卷一·本议第一》)。4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对内能极大开辟山川林泽的财利,使货品越来越丰富,既推动农业发展,又使工商业繁荣。如此,朝廷财用充足,老百姓不至于贫乏,上下皆利(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具足)

而以文学贤良为代表的儒学生员则反对官营,倡导自由经济,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1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官府应让利于民,使百姓富足(今郡国置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卷一·本议第一》) 。2均输平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官吏强征贱买,垄断导致物价飞涨,奸商囤积居奇,加剧贫富差距(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卷一·本议第一》)。 3官府制造的器用规格一律,价格高昂,获取不便,延误农时,造成田地荒芜,加剧老百姓困苦状态(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草莱不辟,则民困乏《卷一·禁耕第五》)。

士大夫与文学贤良这两个辩论双方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展开激烈辩论,核心就是“国营垄断与自由经济”之间的争论。

可以看到,《盐铁论》中许多观点,对于现在仍然有着诸多的借鉴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