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广州动物园(首日广州动物园仅5000人入园)

“五一”假期今日拉开帷幕,广州各大公园和风景区的客流平稳,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增幅,其中广州动物园内客流比平时假期有较大回落,仅有5000人入园,并没有达到最大值。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也有类似情况,园内客流平稳有序。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各大公园和风景区将采取客流管控措施,对入园客流采取限流,部分公园和风景区采取预约实名制和分时段入园,市民游客到访需要提前实名预约。此外,全市公园景区节假日期间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

市林业和园林局方面表示,市属、区属公园景区的游客量达到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的时候,园区将采取间歇性关闭或全关闭的措施,请市民游客留意各园区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实时限流信息,错峰出游。

五一广州动物园(首日广州动物园仅5000人入园)(1)

广州动物园仅5000人入园,需提前网上购票

广州动物园在“五一”期间只开放网上实名购票,每天分时段限量发放,现场不设置纸质门票销售窗口,全程采用无接触式购、验票。今日广州动物园入园人数仅为5000人,比以往节假日都有大幅减少,园内客流平稳有序。公园通讯员梁毅飚还感叹:“这么舒服的节日前所未有。”

广州动物园负责人提醒市民,游客需提前通过“广州动物园票务”微信公众号预约,避免“五一”高峰到园后无票的情况。

广州动物园“生机勃勃”,园内先后有非洲狮双胞胎、长颈鹿宝宝、黑颈天鹅宝宝等新成员出生。为满足市民游客既赏新又防疫,广州动物园自3月23日恢复开放至今,已加强动物笼舍的消毒工作,定期对动物运动场、动物内室以及参观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园区内休息区、亭廊、座椅等公共设施的清洁消毒。

另外,为了分流游客,错峰入园,广州动物园网上门票每天分时段限量发放,请市民注意提早预订门票并按时段到达。疫情期间暂停团体接待。园方提醒,节日期间到动物园游玩,建议市民游客提前更新穗康码信息,并通过“广州动物园票务”微信公众号提前购票。无法办理穗康码的市民游客,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配合查验和测量体温。

疫情期间,园方将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每天按照合理承载量的百分之三十,不超过15000人入园。

广州动物园自2020年3月23日实行有序开放,疫情期间,包括长颈鹿饲喂体验区、逗趣园、科普长廊、科技馆、灵猴屋、大熊猫室内展馆、蝴蝶馆、盘龙苑、飞禽大观在内的设施和内室展馆暂停开放。

五一广州动物园(首日广州动物园仅5000人入园)(2)

流花湖公园可以观鹭鸟

广州市儿童公园,疫情期间对各项游乐设施进行了检查,对滑索乐园地垫进行更换,对沙滩乐园木栈道进行整修。五一期间,孩子们不仅可以到中央大草坪奔跑游玩晒太阳,还可在游玩期间至公园南门中轴广场,观看由广州市儿童公园联合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主办,挑选自白云区3000多件由中小学生制作的“致敬抗疫英雄”户外艺术展。

记者从广州流花湖公园获悉,疫情发生至今公园依然保有野生鹭鸟聚集地之风光,市民游客“五一”到园,可错峰在园内空旷地方,看到栖息在公园“鹭岛”的灰鹭、白鹭、白头鹎、红嘴相思、白头翁、八哥、画眉等珍稀野鸟。除了“小鸟天堂”,市民游客还能在流花湖公园看到落羽松林正在焕发新绿的景象,到“红桥葵堤”看两旁的葵叶在朝、晚霞映照下如两条翠绿的彩带上下飞舞之景。

白云索道和“云道”均需要预约

据了解,同样需要实名预约的还有云山索道和“云道”,市民通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微信公众号,选择游览地和游览时间,登记预约。

白云山风景区管理局发布通告,进入白云山鸣春谷、摩星岭、明珠楼、云台花园景区,参观“云道”,乘坐索道,需提前做好预约。进入景区人员应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白云山云台花园将在“五一”特别举办波斯菊主题花展。此次花展布置了近10万株波斯菊,包括粉色红晕、中杆波斯菊、重瓣波斯菊、管状波斯菊等6个品种。

市民游客可通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公众微信号进行预约进园,并出示以下证件(任意一种):穗康码(蓝码、绿码)、粤康码(绿码)、医学观察期满通知书、核酸检测报告或领馆人员身份证。

市儿童公园、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市属公园,以及莲花山风景区,不需要预约入园名额,但是游客需要出示穗康码。

公园安装视频监控客流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监控实时客流,公园启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对公园客流实时掌握。在珠江公园,为实时掌握客流量,公园在四个门岗处安装了监控系统,实时将数据传输到公园的中央控制室。当控制室系统计算出在园人数超过2500人时,立即启动人流限制措施,各出入口只出不进,并通过广播对游客解释、劝导。

有公园负责人表示,“五一”假期,公园安排了足够人手,提醒游客在入园前实名登记,登记穗康码时则提醒保持在一定的间距来操作;一旦客流达到承载量的30%,将停止现场的网上购票,只接受提前购票成功的游客入园,也就是不接受现场加票的操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全杰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全杰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