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1)

19年,19个诺贝尔奖!“失落”的日本,再度震撼世界。

昨天,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约翰·古德伊纳夫及日本科学家吉野彰获此殊荣。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2)

他们贡献了什么?是锂离子电池,这项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最重要的发明。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遍布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放眼当今世界,没有谁,能离开锂电池。

正是这三位锂电池之父,用无数次实验,驯服了锂离子,让人类迈进可重复充电的“超长待机”世界,以及无线互联的伟大时代。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以色列及其盟国,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全球油价立即上涨,第一次石油危机就此爆发。

因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石油危机惊天动地,让各国遭受重创。为摆脱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人类开始探索新能源。

70年代,威廷汉发现锂具有强烈的释放电子动力,并研制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80年代,古迪纳夫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钴酸锂,让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更稳定。

1985年,吉野彰在前人基础上,发明了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锂离子电池,一种重量轻还能重复充电数百次的神级电池,就此改写人类社会。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3)

30多年过去,我们慨叹无限互联的伟大。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日本,又是日本,这已是19年来,日本获得的第19个诺贝尔奖了。如此惊人速度,堪称诺奖收割机。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4)

2001年,日本意气风发,喊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计划,如今已实现大半.....它从未失落,这才是真实的日本。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一路狂奔,东芝等巨头震慑全球,后被美国制裁,脱离时代, 再加上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严重的老龄化,日本一路被唱衰了近30年。

但如今,它再次震撼世人。今年7月,日本闪电制裁韩国,禁运向韩出口的3种关键半导体材料,一记勾拳重创韩国半导体,几乎让全韩窒息。

为什么日本敢突然出手,为什么半导体强国韩国,被搞得这么惨?因为在全球大型半导体企业,至今仍依赖日本原材料,大部分国家不过是下游小弟。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5)

就3种禁运材料而言,日本垄断全球70%的市场份额,三星、LG几乎100%靠进口日本。所以,它有底气闪击韩国,并一步步扩大战线。

半导体只是一个缩影,19年19个诺奖,每个背后,都是一个高科技产业。

在光学、超级计算机、工程机械、碳纤维、工业机器人、顶尖精密仪器、超高精度机床等顶尖科技领域,日本都站在前列,掌握绝对话语权。

以超高精度机床为例,它和材料学并称工业之母,而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日本的全自动对刀仪;世界最高精度机床主轴、美国F22猛禽战机,均与日本机床有关。

甚至iPhone中的1000多个核心部件,都有一半来自日本。可以说,没有日本半导体和精密设备,三星、苹果、高通全球科技公司,都将遭受重击。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6)

再来看组数据,日本有几个指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世界第一;由企业主导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比例世界第一;专利授权率高达80%......

所以,忘掉偏见,日本是有诸多问题,但它远没有衰老、失落,世界唱衰日本的30年,也是它不断创新的30年。在大多数难以攻克的高科技领域,它仍站在人类金字塔尖。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科技为何屡次站上巅峰?日本为何敢喊出“50年30个诺奖”的口号?日本的强大,从何而来?

首先,是整个国家对科技高度重视。

科技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空喊口号者众,真正背水一战者寡。日本,则把科技当成了立国之本。

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科学技术基本法》,又制定多个5年计划,试图借此将日本建设成科技强国。它是这么规划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便是经济泡沫破裂后,也不愿减少科研投入。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7)

2015年,日本整体研发费用为1800亿美元,仅此于美国和中国。但其研发支出在GDP占比高达3.6%,远超中美。

2016年,日本内阁又通过《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力求官民研发支出总额占GDP比例4%以上。

举国重视之下,日本科研人员得以在这片土壤上潜心科研,并诞生了灿若星河的大师。

其次,是对教育、对知识发自内心的尊重。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曾说:一个人幼年时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

日本教育便是如此,相比成绩,他们更善于保护孩子天性,最大限度激发孩子好奇心。

尊重教育、尊重知识,这些理念贯穿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元,一千元纸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8)

五千元上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文学家;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9)

一万日元上,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10)

日元上,没有王侯将相,全部是为科技、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潜移默化中,日本人以学者为傲,知识在这个民族获得应有的尊重。

弹丸之地,却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跃居世界强国,拿诺奖拿到手软,一张小小的日元,或许就是答案。

最后,是精益求精,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工匠精神”。

日本人的性格,天然矛盾,他们好战又平和,傲慢又重礼、呆板又善变、勇敢又懦弱、保守又喜新,这些造就了他们的倔强与坚守。

科研的土壤,恰恰需要坚守。2002年田中耕一获诺贝尔化学奖,沉默内敛、其貌不扬的他,一生埋首科研,连诺奖都不愿领,甚至说自己是侥幸得奖,希望撤销授奖......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11)

在日本,这样的“工匠”比比皆是,他们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且做到极致。所以, 日本有3万多家百年企业,睥睨世界。

这就是日本强大的秘密,他们不求虚名,在全世界唱衰日本时,敢于自嘲,并知耻后勇,一步步走向科技巅峰。

当我们大炒地产GDP火箭蹿升时,日本在亦步亦趋搞科研;当我们争夺大学排名时,日本大学里诺奖得主随处可见。

清醒吧,世界已经不再稚嫩,实力不是喊出来的,不是GDP数据造就的,而是科技与智慧的沉淀。

如今中国,国富民强,实力举世瞩目。我们有如此成就,不是靠地产、白酒,而是高铁、5G;不是靠明星演员,而是靠默默无闻的科学家。

是几十年如一日埋首科研的华为们,让我们有了科技底气;是90岁高龄仍下田实验的袁隆平,是每一个工程师,是一代又一代挥洒血泪的科学家,让这个国家日渐强大。

日本为什么能18年拿18个诺贝尔奖(19年19个诺贝尔奖日本)(12)

百年传承,一刻不能懈怠。高铁、5G的胜利,只是个开端,韩国半导体没死,日本科技依然强盛,我们还有太多路要赶。

昨天获奖的三人中,美国科学家古德纳夫就是一个最好例子。他30多岁才博士毕业,58岁才搞出“钴酸锂”,75岁高龄研发出“磷酸铁锂”,再掀锂电池革命。

90多岁,他又研究起“全固态电池”,一生精力,全贡献给学术。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他就这样坚定而缓慢地前行。

我们要铭记两弹元勋,铭记袁隆平,铭记每个为祖国崛起奉献一生的科学家。站在前人肩膀上,清醒的走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