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

去年在多伦多电影节大放异彩的《绿皮书》

有着很高的出镜率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

海报上

一黑一白加上一辆汽车

不免让人想到

《为黛西小姐开车》或者《触不可及》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

事实上

这确实是一部涉及种族问题的公路片

改编自真实故事

凭借扎实的剧本和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

以幽默温馨的叙事

在不知不觉之中俘获了观者的心

目前豆瓣评分8.9,收获极高的口碑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出炉了——

《绿皮书》。

之前,它靠实力揽了一波奖:

第76届金球奖,荣获最佳影片在内3项大奖,

第30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3)

现在,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

知道这个消息后,想说一个词——

真好。

虽然是屡试不爽的美式套路。

种族歧视,同族之间的不平等,同性问题,社会对歧视者的偏见等等。

但《绿皮书》又不太像类型电影的刻板印象,

它有一种高级的好,就让你不由自主地入迷喜欢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4)

对于电影的故事情节,小编之前已经详细写过一次,

这部最有争议的电影,却是今年奥斯卡“最大热门”!

这里不赘述。

小编今天想从另外两个角度为这部片打一下call。

我想说的第一个角度,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角度——

影片元素

好的电影,如果只看剧情,是万万不够的,

而《绿皮书》的高级点都涵盖在它呈现的电影元素里。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5)

帽子

电影一开头,发生在夜总会里,一个大佬反复叮嘱女服务员:照顾好他的帽子。

为什么他会如此在意这个帽子?

紧接着影片就给出了答案:这顶帽子是他的妈妈送给他的。

我们都知道,帽子具有象征身份的意义。

这顶从妈妈而来的帽子,电影赤裸裸地告诉你:

白人天生就具有高贵的气质。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6)

比较类似的是,黑人雪莉,小时候妈妈也送过一个礼物给他。

我很难想到身份卑微的黑人能给下一辈留下什么东西。

一架钢琴玩具打破了我的认知。

因为这架不起眼的玩具,黑人激发了音乐兴趣,

因此摆脱为奴的命运,变成在白宫演奏的艺术家。

你看,两个简单的礼物,牵涉出的是黑人白人两个宏大的世界。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7)

影片里,出现酒的场景,我印象深的有4处。

这4次喝酒都是黑人的镜头,一个孤独的优雅男士,到心门敞开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一处最早出现的场景是:楼下是3个男人坐在一起,口若悬河地喝酒聊天。

楼上身穿睡袍的雪莉,在月光下,孤独地喝着威士忌。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8)

黑人饮酒被打伤后,电影再出现喝酒,取而代之的是两人畅饮。

当黑人进入黑人群体中,他看到钢琴架上的威士忌,还是保持之前一贯的风格,把败在钢琴架上的威士忌拿下去。

最后一处就比较有意思了,不细细想,可能就被忽略了。

雪莉来到托尼家里,过圣诞,手中拿着的是——

一瓶红酒。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9)

你看,影片中的酒出现的场合,次数,都像是完美答案。

孤独的黑人雪莉,经过敞开心门,尝试和种族和解,试着融入白人。

这样一个黑人生命的成长轨迹在一次次喝酒中完成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0)

玉石

“玉石”的出现是电影中的小插曲。

白人和黑人巡演路过休息区,白人发现商家掉落在地上的玉石,

顺手放在了口袋,认为那就是捡到的幸运石。

黑人觉得你就应该花钱买或者将玉石物归原主。

一块玉石,让混迹在底层的小混混和儒雅的高端艺术家站在了对立面。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1)

但到了电影的后半段,面对恶劣天气,

黑人让白人幸运石拿出来,

哈哈大笑一番后,祈求这块偷到的玉石,带给他们平安。

一块玉石,一前一后,黑人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说黑人变了吗?

如果单纯用“变”和“没变”来回答就太武断了。

《绿皮书》展示给你的并非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简单故事。

曾经坚硬的黑人,竟然变成了自己曾经教育的对象:

顺手拿走了那块玉石,摆在了自己的屋里。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2)

情书

“情书”是托尼写给妻子的家书。

你很难想象一个粗鄙的白人汉子,只有6年级的文化水平,

流水账似记录他的旅行琐事,听妻子的话寄回去。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3)

而一个拥有3项博士学位的文化知识分子,出口成诗,却不愿给兄弟写一封家书。

用影片的话说:

世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4)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5)

宝座

黑人和白人的首次见面,极其有戏剧冲突。

皇宫装饰的房间,黑人身穿真丝绸缎,平静地坐在宝座上。

白人不卑不亢的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6)

你很难想象到,高高在上的黑人几乎请求的语气雇佣白人。

出了这间房,他唯一的避难地都没了,竟得去依赖白人。

黑人只能在自己的王国中称霸坐王。

在他的王座背后,是一大批的黑人群体。

而白人,一个底层的混混,就足够抗衡整个国王。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7)

美食

如果说酒的变化,可以追寻到黑人的变化。

那么美食的出现,就是白人的专属。

黑人用酒消解寂寞,白人用美食来享受生活。

白人第一次吃的是26个汉堡,为了赚钱,和别人打赌,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8)

第二次是炸鸡,在路途中,为了充饥和打发时间,

一手抓炸鸡,随手把鸡骨头扔在了车外。

再后来是肯德基和披萨,对他来说,生活就要活到极致,开心就好了。

大腹便便不怕,东西不干净无所谓,他注重的是自己内心的舒服。

黑人全片数得见的吃饭画面,从讲究的礼貌吃饭,到改变突破自己的车里手抓炸鸡。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19)

貌似他在试着努力融入这个环境中,但和白人一起吃饭时,摆在他面前的食物,玉米和一堆炸鸡,格格不入被鄙视的压力扑面而来。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0)

肢体语言

《绿皮书》让我潸然泪下,都是在肢体语言出现的。

巡演的路途中,白人和黑人停下来等红灯。

旁边车辆里的两个白人,看到白人给黑人开车的场景,露出惊讶的眼神。

坐在后座的黑人,不安地把左手搭在右手上,头转向了窗户外。

这时候,白人送给一个“fuck”手势。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1)

有一次,白人问乐队中一个白人问题:

为什么黑人要放弃在北方3倍薪酬,来南方演出。

白人琴师一言不发,把手中的烟头从手中弹出去,就离开了。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2)

黑人来到白人家里一起过圣诞,和白人妻子第一次见面,

她给了黑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个拥抱,跨越简单的握手,还在黑人的耳边亲切地和他说一句:

谢谢你,帮托尼修改他的家书。

影片选择这个镜头作为结束,比任何的,画外音更具震撼力。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3)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4)

天气

影片中黑人去巡演要经过8周,从深秋到圣诞的下雪天。

三场天气的戏,撑起了影片的高潮。

下雪天,被警察发现,因为日落后,黑人不允许出现在那块区域,不幸两人入狱。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5)

同样是下雪天,被警察看见,这次却截然不同,

警察好心提醒,车子出故障,这样的安排也让我看到电影透出希望的小火苗。

影片中唯一的一场雨戏,让黑人彻底爆发。

白人很清楚自己是谁,意大利移民,迁到美国的底层小人物。

但是黑人呢?他在咆哮着:如果我既不白也不黑,也不够男人,那么他到底是谁?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6)

在影片里,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堪,羞辱,歧视,黑人总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一场大雨竟让这个男人卸下自己的伪装,露出最脆弱的一面。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7)

原型

好的影片如何能够成为经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或许很多人听到“绿皮书”这个名字,都会困惑,这个名是什么意思?

换成“蓝皮书”、“红皮书”行不行?

按我们的常规思路,“绿色”代表生命和成长,

这样理解,《绿皮书》是为保命提供的通关秘籍。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8)

有一名Green的黑人邮政员,专门为黑人订做了一本旅游手册,

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在美国的各个州,有哪些餐馆,旅馆可以允许黑人自由出入。

奥斯卡有个风向标,一般获得最佳原创剧本的,基本就能拿到最佳影片。

而影片真实故事是:钢琴家唐·雪莉和他的司机兼保镖托尼·瓦莱隆加到美国南部巡演的真实故事为蓝本,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29)

托尼的儿子尼克·瓦莱隆加提供大量录音、信件资料,并亲自担任编剧,

让《绿皮书》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

才有了如此超越奥斯卡标准答案的有力得主。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30)

中国投资

奥斯卡颁奖典礼,《绿皮书》没有火,高晓松却意外上了热搜。

原来是代表阿里影业参加奥斯卡的颁奖礼,《绿皮书》就是阿里投资的作品。

绿皮书电影中的真实人物是好朋友 绿皮书背后的故事(31)

中国目前的市场投资是只在分析影片,进行合理投资。

看晓松老师的微博,之前89届《月光男孩》就是成功的投资前作。

上一年,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三块广告牌》,

是万达影业参与投资,在2018年3月2日正式在大陆上映。

这次,《绿皮书》同样的眼光投资,

换得3月1日即将在影院和中国观众见面。

那么以后呢?

想想中国投资市场未来怎么都得对奥斯卡剧本参一脚吧。

这样想想,未来的奥斯卡更值得期待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