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还在新加坡吗(新加坡七成是华人)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出,被迫宣布独立刚刚独立的新加坡情况是这样的,总人口200万,其中75%都是华人,周围国家对华人并不友好,或者说有仇视行为更为糟糕的是,此时新加坡人均GDP仅450美元,连淡水都依靠进口,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李光耀还在新加坡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李光耀还在新加坡吗(新加坡七成是华人)

李光耀还在新加坡吗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出,被迫宣布独立。刚刚独立的新加坡情况是这样的,总人口200万,其中75%都是华人,周围国家对华人并不友好,或者说有仇视行为。更为糟糕的是,此时新加坡人均GDP仅450美元,连淡水都依靠进口。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也提到自己当时的苦恼,“一些国家原本就是独立的,一些国家争取到独立,新加坡的独立则是强加在它头上的。我从来没想到在42岁时,要负起独立管理新加坡的责任,照顾200万人生计,我们奉命脱离马来西亚,走自己的路,前途茫茫,却不知道何去何从。”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作为转口贸易中心,经济结构单一,根本没有所谓的工业基础。英军撤离后,这一局面更是雪上加霜。可生活还是要继续,更何况李光耀有远大抱负。然而,我们发现李光耀政府作出了第一个决定就是,把英语作为国语,废除汉语。

很多人至今难以理解,新加坡七成以上都是华人,用汉语不是更好地治理吗?李光耀根本不这么认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光耀没有对废除汉语作出解释,直到2013年。在这一年,李光耀撰写了《李光耀观天下》,在这本书中李光耀终于对此给出解释。

原来新加坡刚刚独立后,当地中华总商会代表们就组团游说李光耀,希望将汉语作为新加坡国语。李光耀跟代表们交谈时很强硬,“你们得把我打倒,否则汉语永远不可能作为新加坡国语。”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是李光耀拥抱西方的标志之一。

李光耀说:“幸运的是,过去统治新加坡的是英国,它留下的是英语。假如新加坡如越南那样是由法国统治,我们就必须忘掉法语,再去学习英语以便同世界接轨,那肯定是个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转变。我们选择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这样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李光耀很清楚新加坡国土面积很小,也没有自然资源,吸引外资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李光耀成为了“超级推销员”,他去美国游说大企业进驻工业园。同时,李光耀非常注重招募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经验,李光耀设立了高额奖学金,每年都选拔优秀青年去发达国家留学。

李光耀的努力收到了效果,新加坡的发展逐渐走上了腾飞的快车道,为此创造了“新加坡模式”。1990年,李光耀卸任时,新加坡人均GDP为14504美元,是1965年独立时的30多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

参考资料:《李光耀观天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