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

前两天,一个定居日本的朋友回国,我们小聚了一下。他讲了很多日本一些古老的风土人情,并且捎带聊了一些苍老师的故事。

后来我们就讨论了一下,为什么在日本,爱情动作片那么风靡?我们都知道,古日本的艺伎,是只卖艺不卖身的,他们和现在的女明星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的日本,那些爱情动作片里的男优女优,也能和只卖艺的人同台竞技圈粉无数呢?难道,廉耻已经变得如此廉价了么?不应该呀。因为无论是礼仪还是国民素质,且不说亚洲,即使纵观全世界,日本的国民素质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这就让我对日本这个名族产生了兴趣,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结果发现个秘密,所以今天我们就聊一聊。

任何一个民族的起源,都有各自的神话色彩。而日本民族的起源,主要记录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这两本古书里。这是两本书,对于了解和研究日本早期历史至关重要,其地位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史记》。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1)

《古事记》

《古事记》成书略早于《日本书纪》,可以说是日本的第一本古书。这本书一开篇,讲的就是日本的起源问题。而根据它的记载,日本民族诞生于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这对兄妹的结合。亲兄妹相爱生子,嗯,典型的“乱伦”行为。听起来有悖于纲常伦理,但《古事记》作为日本最古老的书,确确实实就是这样记录的。

不仅是《古事记》,在《日本书纪》里也能找到几乎一致的记载。根据前者的记录,在世界脱离混沌,天和地逐渐分离之后,世界上诞生了五位开天辟地的“别天神”,我们可以把他们简单地理解为五位特别的天神。紧跟着这五位“别天神”之后诞生的,是“神世七代”,其中前两代各自落单的神,而后五代则每一代都是兄妹俩人。这五代兄妹神中的最后一代,就是创造了日本国土和国民的父神和母神,也就是哥哥“伊耶那歧”和妹妹“伊耶那美”。

据《古事记》记载,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兄妹两人奉天神之命,要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创造一块漂浮的国土。俩人于是站在一座天之浮桥之上,用一根天之琼矛在海水里头不断地搅和。搅着搅着,矛尖上的水滴慢慢汇聚,逐渐在空无一物的海水中央,形成了一座岛屿。可是光有一座岛屿仍然不够。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来到这座新造的岛上,在岛中竖起了一根柱子,并且立下约定说,从现在开始,兄妹两人都分别绕着这根柱子行走,一旦两人在途中相遇,就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国土。大家想想看,一个人向左,一个人向右,两个人都绕着柱子走,怎么可能会遇不上?多此一举嘛,所以,必然的,兄妹俩人相遇了。

依照约定,他们俩顺理成章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翻云覆雨之后,妹妹伊耶那美依次生下了八大岛国,和六座大岛,也就是日本国的国土。创造完国土之后,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又开始创造诸神,这些神祇实际上一一对应了世间的各种事物。他们俩一共生下了三十五尊神祇,分别执掌石头、泥土、河、海、山、树、食物等不同事物。但是,好景不长,老天爷棒打鸳鸯,在妹妹伊耶娜美还没来得及把世间万物都孕育完全的时候,她就因为生火神而被烫死了。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2)

日本起源神话

这就是日本起源神话的前半段,它讲述了日本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和民族概念,是如何诞生于一对兄妹的结合的。说到这里,一些朋友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神话只不过是古代人由于缺少科学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借助想象,虚构出来的一套解释世界的说法。这套说法几乎毫无事实依据,甚至也不合逻辑。到了今天,还有哪个正常人会相信,日本群岛最初诞生于一位女神的肚子?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愚昧和迷信被逐渐驱散,理性与知识一路高歌猛进。即便是人文社科领域也在不断地追求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研究。到了近现代更是如此,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神话构建出来的虚无缥缈的世界,在被印上了蒙昧的烙印之后,似乎早就失去了容身之地。可是这是否就意味着,“神话”对于今天的我们,毫无任何意义可言呢?不一定。抛开神话中显而易见的文学意义和美学意义不谈,神话的历史意义也绝不应该因为其虚构性而被简单粗暴地抹灭。

“人类是无法想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的。”一位先天的盲人,无论别人如何向他描述,可能也永远也无法想象,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人类大脑是依靠类比和逻辑推理来理解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必需基于那些已经知道的部分。而想象的过程也无非就是,对自己已经知道的概念进行重组。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3)

无论是听起来多么匪夷所思的东西,都一定是由我们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拼接而成的。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脑中搭积木,我们把已知的东西打乱,然后重组,这就是想象。存在于人们想像中的神力通天的龙,也不过就是由鹿角、牛耳、蛇身、鹰爪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同样,无论是多么天马行空的神话,它的基本构成元素都一定无一例外地取自于现实世界。

神话虽然是虚构的,但孕育它的社会确是真实的,一切的虚构都并非无根无据的天方夜谭,而是古代人对于已知世界的重新组合。所以,归根结底,所谓的神话,无非就是现实世界被扭曲了的倒影。它承载了许多来自于早期人类社会的有效信息,只不过这些信息在经过古代人的想象重组之后,都被加上了密。而我们现代人要做的,就是依靠理性判断,尽可能地解开这些密码,把看似荒诞不经的神话,还原成对了解人类历史有用的信息。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日本的起源神话呢?在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的故事里,兄妹乱伦这个元素很容易就会吸引我们的兴趣。在现代社会,对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而言,虽然我们坚定地追求爱情至上,婚恋自由,但是亲兄妹之间的相爱结合仍然是绝对不容触碰的禁忌。这一禁忌既是伦理道德上的禁忌,同时也有生物学和医学的依据。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4)

沃尔特 . 沙伊德尔教授

就文化层面来说,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 . 沙伊德尔教授的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之所以要回避乱伦,是因为近亲结合具有一定的社会破坏性,它会导致家庭单位的不稳定和群体团结的削弱。而近现代生物学家的研究也表明,近亲繁殖不仅会导致遗传病在后代中更加高发,甚至还会因为基因问题而造成严重的成长缺陷,从而导致后代会有更高几率,在到达繁殖年龄前就死亡。这也就是生物学家口中的“近亲繁殖衰退现象”。回避近亲结合的现象不仅仅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有生物学家发现,在自然界当中,多数通过有性繁殖繁衍后代的生物,天生就有避免近亲交配的机制。这可能也表明了回避近亲结合,会更加利于一个种群的繁衍生息。

既然连动物都知道要回避近亲繁殖,那么为什么日本的神话却会把本民族的起源归结于一对兄妹的结合呢?而且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相关记载当中,我们也读不出任何对这次近亲结合在道德伦理上的粉饰。既然没有粉饰的意图,那就说明了这一神话的作者和传播者并不认为兄妹之间的结合有被合理化的需要。这也就暗示了,对于兄妹之间近亲结合的现象,当时的社会即便不一定会大力提倡,但至少也比现代社会具备更高的容忍度。

实际上,兄妹结合的元素不仅存在于日本的起源神话之中,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早期神话当中也常常出现。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当数我们国家的伏羲和女娲。在华夏民族的起源神话当中,女娲的形象是最为重要的。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后世流传的主要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女娲抟土造人,这个版本的故事认为,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是女娲照着自己的样子,用黄色的泥巴捏成的。她一开始还一个个认认真真地捏,后来发现这样既耗时又耗力,于是就拿了根绳子沾满泥浆,然后不断地甩动,从绳子上飞溅出来的泥浆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就是咱们华夏民族的起源。这种“人是由黄土捏成的”想法,可能一是跟咱们亚洲人的肤色有关,黄皮肤可能会让古代中国人把人类的起源和黄土地联系在一起,另外也可能和人类早期社会普遍使用泥土烧制陶器有关。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5)

女娲造人

在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里,女娲是凭借一己之力创造的人类。而在另外一个版本里,女娲则是和她的哥哥——伏羲一起孕育出的人类。相传,伏羲和女娲是华胥所生的一对兄妹。

东汉武梁祠石室上,就画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像。南阳汉画像石刻上,也有巨人抱伏羲女娲图,其中伏羲和女娲的手上分别拿着一把类似扇子的物品,并且两人都用它挡着脸,这反映了兄妹成亲时需要遮羞的情景。唐代的李冗在《独异记》中写道:“天地开辟之时,除了昆仑山上的伏羲女娲兄妹,天底下没有任何其他的人类。于是兄妹俩想要通过成婚来繁衍制造更多的人类,但是同时却又因为兄妹的身份而感到羞耻。于是,两个人跑到昆仑山的顶端,对着上天占卜,祈祷说两个人分别点火,如果升起的烟相互缠绕,那就是天意让他们俩结合。结果烟雾果然缠绕在了一起,两人于是顺应天意,结为了夫妻。在两人成婚的时候,妹妹女娲感到有些害羞,因此就用草扇遮挡住了自己的脸。直到今天,河南淮阳一带还有伏羲陵和女娲观,当地人们把伏羲和女娲分别称为人祖爷和人祖奶奶,这也是早期创世神话在现代社会遗留的印迹。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6)

伏羲女娲

从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的神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起源神话和日本伊耶那歧、伊耶那美的故事有不可忽略的相似之处。同样都是一对兄妹,同样都是约定应验之后结合生子。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当中,兄妹二人对于自身的血缘关系是有所顾忌、并且感到羞耻的。但在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的故事里,这种羞耻感则几乎微不可察。

如果说日本起源神话和中华民族的起源神话在兄妹“乱伦”这一因素上相似,我们还能暂且把它归因于,中国文化对整个大中华文化圈强有力的影响,或者说是东亚文化圈内部的互相影响。但是,我们在埃及、希腊和希伯来人的神话传说中所发现的类似的乱伦情节,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乱伦”创世并不是单一民族早期文化所特有的发明物,它普遍存在于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的早期神话当中。

在埃及神话里,最初的造物主生下了一双儿女“舒”和“泰芙努特”,兄妹两人结合之后又生下了一对兄妹——哥哥大地之神“盖卜”和妹妹天空之神“努特”,这两兄妹虽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但再遥远的距离也无法阻拦他们在一起,俩人虽然是异地恋,但却仍然神奇地生下了四个孩子,感觉也是相当地不容易。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7)

希腊神话

在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和自己的儿子乌拉诺斯,甚至还有自己的孙子波塞冬都育有子女,这听起来也是十分地离经叛道。而在希伯来人的传说当中, 也有亚伯拉罕娶了同父异母的妹妹为妻,以撒娶了自己的堂侄女,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所以,人物关系混乱并不是希腊神话独有的特征。兄妹婚、母子婚等现代社会讳莫如深的乱伦现象,在世界各民族的早期神话当中比比皆是。不仅希腊乱,其他地方也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神话中的乱伦因素所反映的,是各地区人类早期社会的某种共性。

从视频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在频繁地提及“乱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乱伦”被解释为“在法律或风俗习惯不允许的情况下,近亲属之间发生性行为”。这一概念不仅针对了生物学意义上的血亲性行为,如父女、母子、兄弟姐妹、姑侄等之间的关系,还囊括了姻亲, 如公媳、岳母和女婿,以及干亲,也就是干爹干妈、 继父继母等在内的所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近亲关系。总而言之,只要是不被本国法律所允许的,不为当地风俗所接受的性行为,都可以被称作是乱伦。那么,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我们前面提到的,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兄妹通婚的故事,算不算是乱伦呢?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8)

希腊神话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早期神话中的近亲通婚的因素,大多在当时都不能算作“乱伦”。前面也说了,乱伦要么是违反了法律规定,要不就是打破了风俗禁忌。但是,在神话产生的早期人类社会,并没有成文的法律规定血亲之间不能通婚。同样,在风俗上,也并没有禁止近亲通婚的习惯。既然不管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社会风俗层面来说,近亲结合在当时都不能算作是一种禁忌,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伊耶那歧和伊耶那美,乃至于伏羲女娲的结合是在扰乱伦常呢?说到这儿,咱们就不得不聊一聊早期社会婚姻制度的演进。

从古至今,人类的婚姻形态大致经历了从杂乱群婚、班辈婚、对偶婚、到文明时代的一夫一妻制的演变。 各民族创世神话中的近亲通婚的故事,反映的正是前文明时代人类的婚姻状况。就原始社会早期的情况来说,恩格斯认为,现在或较早时期通行的有关通婚的禁例,在那个蒙昧的时代,都是没有效力的。 不仅兄弟和姊妹起初曾经是夫妇,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结合的关系,今天在许多民族当中也都还被允许,比如非洲国家喀麦隆,父亲去世之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老婆,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老婆,其目的是“肥水不流到外人田”,防止父亲的老婆或哥哥的老婆改嫁外人,把财产带走,当然,这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双方自愿。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9)

红楼梦

但是,虽然有个别民族这样,但总的来说,人类社会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化,就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的两性关系,而第二个进步则在于对姐妹和兄弟也排除了这种关系。而兄妹俩的年龄比较接近,所以这个进步更重要一些,同时也更困难一些。

其实,兄妹通婚的现象,距离我们真的不那么遥远。在中国,家族内部兄妹通婚的现象至少一直延续到了封建社会晚期,不过咱们这里说的不再是亲兄妹通婚,而是堂表兄妹通婚。举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表兄妹,虽然令人遗憾的是他们俩最终没有在一起,但是阻碍他们成婚的却并不是他们之间的兄妹关系。在两人爱情萌发的过程当中,双方也并没有因为过近的血缘关系而感到任何的不安。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于清朝人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在这本自传体文学作品中,据沈复自己回忆,早在他十三岁,也就是现在的孩子刚上初中的时候,沈复就在跟着他母亲回娘家住的时候,看上了他舅舅家的表姐。他还跑去对他母亲说,他非他表姐不娶。这要是放在当今社会,谁家十来岁的熊孩子跟妈妈这么说,他妈肯定会被吓个够呛。可是在沈复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就是十九世纪初期,堂表兄妹结婚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沈复的母亲在听说儿子想娶表姐之后,立马就取下了手上的金戒指作为信物,为儿子定下了这门亲事。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10)

民国时期

而且,到了近代,民国依然没有禁止表兄妹结婚。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5日开始执行的《亲属法草案》,并没有明令禁止表兄妹结婚。虽然其中有条款写道:近亲不得结婚,但表兄弟姊妹却并不在限制之内。甚至到了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仍然没有禁止表兄妹结婚。一直到1980年,经过修订的新婚姻法才明确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至此才在内地彻底禁止了表亲之间的通婚。

从1980年禁止表亲间通婚一直到今天,也就才过去了短短四十年而已。但是,堂表亲不能结婚的观念已经相当地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都快忘了,可能就在自己父辈祖辈的那个年代,娶自己的表姐妹还是一件非常光明正大的事情。我相信在今天的中国,随便在大马路上找个人问问,都一定知道堂表亲之间是不能通婚的。但是,除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之外,世界上有很多地区一直到今天都依旧允许堂表亲结婚。如果单从面积上看,世界上允许堂表亲结婚的国家甚至是占多数的。比如说日本,在法律上就是允许堂表亲结婚。那么这样的情况,我们能称之为“乱伦”吗?

日本和我们国家关于近亲结婚的法规条文,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一样都写着“旁系三代不得结婚”。但不同的是,咱们两个国家对于这“三代”的算法不太一样。我国采用的是“寺院法”,堂表亲算在了旁系三代之内,而包括日本在内的多数国家则采用的“罗马法”,堂表亲实际上是算作第四代,不在旁系三代的范围内,所以可以结婚。因此,对于日本来说,表兄妹结婚并不是一项禁忌,那么自然也就算不上是乱伦。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11)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允许堂表亲通婚呢?他们不担心近亲结婚会放大基因缺陷,生下畸形儿吗?事实上,有研究表明,表亲之间生子,患病的风险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在1965年到2000年8月间,美国全国基因咨询学会的研究人员,曾对数千名婴儿进行六项大型研究,其中包括表兄妹婚配夫妇产下的后代。该项研究指出,无血缘关系的一般人婚配后,其后代有基因缺陷的概率为3%-4%,而表兄妹婚配生育的后代,有基因缺陷的概率则为4.5%,从数据上看,并没有显著提升。

不过,不管生下畸形儿的风险是不是和传闻中的一样高,一切都还是要以法律为准。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的规定之下,堂表亲结婚违反法律,一定是不可取的。但我们在遵循本国法律的同时,也不能想当然地去臆测、批判那些允许表亲结婚的国家,更不能随意地给人定性为“乱伦”。

日本古老的陋习(民族起源的背后)(12)

“乱伦”是一个贬义词,它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传统之上的伦理审判,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把人死死地钉在耻辱架上。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格外地小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近亲之间的婚配行为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在我们想当然地把它们全都定性为乱伦之前,我们必须要抛开自身文化环境给我们塑造的认知框架和道德成见,结合当时当地的婚姻禁忌、习俗和法律规定,再来具体判断每个案例在当时是否属于乱伦。比如,在神话产生的时代,各地的人类社会尚且还不存在血缘上的婚配禁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以现代人的价值判断去给原始人类扣“乱伦”的道德帽子,就有些不太公平了。在形容早期人类的婚姻关系时,我们与其居高临下地称之为“乱伦”,倒不如抛下现代人的傲慢与偏见,使用“血缘婚”这个不含明显价值判断的中性词,这可能会是一个更客观、也更公正的选择。

好啦,那么,今天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点赞并关注,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会源源不断的奉上,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祝福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