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笑到炸裂的韩综推荐(韩综十年系列那些年)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传媒1号”

有哪些笑到炸裂的韩综推荐(韩综十年系列那些年)(1)

【版权声明:《韩综十年》系传媒1号独家采访手记,著作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所有。采访人:朴恩颖 撰稿: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研发中心】

如今中国的电视荧屏已经成为了韩国电视人的战场,各类韩国电视节目都在国内“开枝散叶”,有了自己的姊妹篇。《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奔跑吧兄弟》、《蒙面歌王》等,从演播室到户外真人秀,从才艺类、亲子类再到如今的游戏类,韩国模式仿佛成为了一个现象级节目的必要元素,虽然其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但这股疯狂的“韩流”却刺激着每一个电视人。电视综艺的“韩国热”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仅仅是因为《爸爸去哪儿》开辟新大陆吗?让我们追根溯源,从早期的韩国节目聊起。聊一下韩国曾经火爆的一档演播室明星恋爱类型的真人秀节目——《情书》,从它的身上,更清晰地可以看到韩国节目的起源与发展,探寻韩国模式成功的秘诀。

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低潮之后,从2003年开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总体收视份额终于开始回升,尤其是2004年,娱乐节目在全国76个城市所有频道的人均收视时间为3707分钟,娱乐节目在所有节目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7%,为近几年来最高。中国电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形式上过分严肃,显得娱乐不足,说教有余,《非常6 1》对《正大综艺》的取代便是两代节目的更替,普通人走上舞台展示自己,这种自由的参与度与轻松活跃的节目气氛使观众耳目一新。

而韩国综艺同样是不输风采。《X-man》、《情书》等节目也是制造了韩国的收视狂潮,2004年开播的《情书》节目采用独特的明星恋爱题材,邀请韩国人气偶像作为节目嘉宾进行拍摄,搞笑主持人姜虎东主持,第一季嘉宾神话组合中,Eric的浪漫、申彗星的绅士、金东万的幽默、李珉宇的舞蹈、JUNJIN的艺能、Andy的可爱再加上申千的极致搞笑构成整个节目,通过明星们的交流、游戏、舞蹈等元素使得节目趣味性与时尚性十足,第一季收视率在25%左右,创下韩国综艺节目收视率新高,跃居韩国综艺类节目的榜首。

那《情书》的成功秘诀到底有哪些呢?

1

主持人的功能:定位准确的喜剧效果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定位要通过对所主持节目的宗旨、对象、风格等了解的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主持特色,进行“穿针引线”的作用,使节目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主持人的性格过于突出,没有把握好角色定位,使得原本是节目主角的嘉宾成了配角。一期节目下来,观众更多记住的是主持人的幽默搞笑,却忘记了嘉宾的表现。

《情书》节目的主持人姜虎东是一个有着突出性格特征的人,它所主持的节目大多带有他的个人标签,他的喜剧天赋与话题的把控极为出色。并且不同于其他日韩综艺节目,情书采用单人主持的形式,而不是《无限挑战》、《X-man》这样的主持团来共同主持,这样的改变对主持人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个人把握节目节奏与嘉宾的话题交流,嘉宾的角色更加突出,使每位嘉宾的特色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节目中的申正焕、千明勋等固定嘉宾起到了辅助主持的作用,以他们与姜虎东的喜剧形象来烘托嘉宾的偶像气质,形成对比制造喜剧效果。

2

嘉宾特色:偶像明星的立体呈现

《情书》节目充分利用了SBS的明星资源,第一季与神话组合进行绑定,神话成员每个人的特点都被放大,并在对明星的展示上不同于同期国内节目一位的偶像塑造,而是一个立体丰满的个体,不仅展现其时尚帅气的一面,更多的展示明星出糗、搞怪。每个明星都经得起主持人与搞笑嘉宾的“折磨”,对有损偶像形象的玩笑也是一笑了之,这样“大度”的做派与国内截然不同,这不仅没有损害偶像的人气,反倒使观众对这种真实立体的偶像更具有依赖感,这点上从节目收视率与神话组合的人气上升都可以得到证明。

3

节目形式:框架模式的多变性

《情书》在2005年4月21日开始第二季尝试。在第一季中,《情书》采用八男一女的角色配置,通过表白、第一次选择、集中营、游戏环节、最终选择,以女艺人的“一吻定情”完成节目的终极挑选,节目围绕这条“爱情”主线发展,情绪也推向高潮。《情书》第二季改版为七男七女的明星组合,主要分为开场秀、男生游戏(“爱的击破王”)、女生游戏、首次配对(“持花男子”)、复仇游戏(“给我出来”)、情侣游戏、终极组合七个环节。而第三季更是改为10男6女的配比,使速配组合存在更大的变数。

节目不断地进行形式改版,这样的改变使得节目不只是单独依赖某些艺人的吸引力,而是将这样的模式框架构筑出来,填入各种性格特色的嘉宾,通过游戏、才艺、爱情选择这几个元素来激发艺人的表现力。这也是规避某期明星认知度不够而造成节目没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说节目不是单依靠明星来拉动收视,而是明星利用节目环节设置展示自己,再给自己吸引粉丝的同时拉动收视。

综合以上三点,《情书》节目的成功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偶然为之,节目的塑造是韩国电视人对观众收视了解的表现。

《情书》导演问答实录

以下内容整理自《情书》总导演朴承旼接受我院访问时的回答,通过导演所阐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节目在策划、录制等方面的经验。

朴承旼,1998年加入SBS电视台,曾作为总导演制作了《情书》第一、二、三季,《绝亲笔记》第一、二季,SBS《人气歌谣》、《2012歌谣大战》等多档音乐秀。

·

《情书》作为明星恋爱题材节目在韩国是不是首创?

《情书》并不是首创,《情书》开始投入制作的时候,韩国综艺界正流行恋爱题材。在当时有《天生缘分》、《玫瑰的战争》等节目,那时候正好是恋爱题材综艺节目流行的全盛期,这个背景下我们做了《情书》。《情书》共播出了两年,在播出结束后,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恋爱题材的节目,但几乎没有很成功的,很多都失败了。可以说《情书》是恋爱题材节目的末班车。可能是因为,当时人们开始觉得明星出演的恋爱节目没有真实性。

《情书》这类演播室内明星综艺与日本综艺节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是否参考过日本此类节目?

好像日本没有什么明星在演播室内的恋爱题材节目,《情书》并没有参考过日本节目。反而不如说受到当时韩国很多恋爱节目、演播室节目的影响。韩国这类节目的开端是MBC的《同居同乐》,这是一档在演播室内进行的团体游戏节目。

节目有时还会走出摄影棚进行外景拍摄。这样的安排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节目不能单调,在中途需要加入些新鲜元素,所以分季节策划了去往海外的“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等三个主题。去往海外拍摄的风景画面不同,对观众来说新鲜有趣,蹦极跳当时很流行。

去往海外录制是提前多久进行踩点的?

这种类型节目要根据日程的设定而决定,最晚要在拍摄的一个月前去踩点,踩点时间几天就够,检查需要提前准备的内容。没有需要立刻移动拍摄的情况,一般都是一段段地录制。比如先在度假村拍摄,再去到另外什么地方拍摄下一环节。

《情书》中展现的人物性格是艺人的本色出演还是节目组的设定?

两种情况都有。节目录制过程中,艺人有时会自然地展露某种个性。当节目组成员都觉得某人很搞笑的话,我们当然会对他进行引导。当然,长相帅气的人物适合表现得比较浪漫,像申千二人就是走搞笑路线。相反的,节目组也曾给神话组合的前进设定过一个“孝子”形象,也会通过字幕来强化这个形象。

·每一集男女互选配的结果,是艺人进行自主选择,还是节目组的安排和引导?

基本上都是艺人自己的选择。对于固定出演者,偶尔会和他们进行商议,但是最终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做什么。

·节目组应该会事前了解信息,是否事前采访时会问到艺人哪些问题?

在艺人进行选择之前,会询问艺人觉得哪位异性不错。像《情书》这类节目,拍摄中途休息间隙进行的商讨十分重要,根据讨论结果商议着节目的下一步进行。当然节目自然地进行是好的,也需要不露痕迹地进行设置。与其说是我们引导,不如说是我们通过商讨提前预知,做好准备和对策。

·在共三季的节目中,偶像更换频率都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固定出演,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嘉宾固定出演的理由:嘉宾固定是节目趣味性的基本保证。他们有着对节目的理解和互相间的情分和默契,能挖掘出很多内容。每周大量更换嘉宾后,节目很容易因为互相之间的尴尬变得无趣。舒适的氛围,有趣的人物,才是对节目有利的。并且每周更换嘉宾,邀约十几位一线明星很难做到。

·

《情书》的游戏环节设置没有大的变化,事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环节设置不变,参与的人变化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趣点。比如说有个韩国很流行的特别简单的游戏,即使是不停地做同样的游戏。因为在同样的游戏中,每次艺人的表现会有变化,观众观看时会期待看上次表现很好的艺人,这次是否能够保持?或者上次最差的艺人,这次能否反击?出演者形成了一定的角色形象,看起来就非常有意思。这比起每次都更换新游戏来说,更加能够获得观众青睐。

·

嘉宾之间能很自然地调动节目气氛,《情书》会让嘉宾前期进行相互熟悉吗?

韩国有些节目会提前组织聚餐,把大家聚在一起见面,《情书》并没有这么做。韩国并不像中国那样地广人多,艺人之间多少都有些情分关联。参加各种综艺节目的艺人时常碰面,当然就会比较熟悉亲密,一起做节目舒服自然的概率就大些。

·

您认为在制作《情书》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有哪些?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首先是每次拍摄都要一次拍足两期的分量,艺人们要从中午集合拍到第二天的凌晨。拍摄时间很长,艺人人数也比较多,大家看起来都精疲力尽。我们要调动起这些疲惫的人们,拍出有趣的节目。

再一点,这是个爱情选择的节目,艺人们遭到拒绝会感到受伤。虽然在节目中不会播出,但是也会有艺人在后台痛哭,这种情况下让节目平稳地进行是很难做到的。节目组除了安慰艺人,录制中途还要不断进行商讨,力求节目更加有趣。

·节目拍摄一次是拍足两期分量?

是的,按照现在节目拍摄的常态来看,并不算很久的拍摄时间。像KBS的《两天一夜》也是一样,聚起来拍摄两天一夜,拍出两期播出的分量。这和我们是类似的,只是我们比他们拍摄时间短,我们第二天早晨就能收工回家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