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

1863年,同治二年,翼王石达开兵败于大渡河,在成都就义。对于石达开被凌迟前的最后一刻,许多文献都曾予以记载。近日,学者王尧礼发现了清朝著名学者黄彭年的手迹。而黄彭年,正是石达开就义的目击者之一,而他与朋友唐炯的书信,为了揭开了石达开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1)

首先,黄彭年在信中记述了石达开投降的经过。信中写道:

“石逆来至子打地, 可谓天夺其魄, 而河伯现灵, 山水陡长, 不惟大渡河不易渡, 王千户应元所属之小水、岭千户承恩所属之凉桥小河, 亦皆水长二三丈。土司又十分出力, 石逆以千金、二骏向王应元假道, 不应, 又向岭夷乞路、黑夷乞路, 皆不应;拼死冲突, 夷人自山巅抛石击之, 死者万馀,卒不得出, 粮尽力竭。”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2)

由此可见,石达开的败亡,与彝族土司王应元以及其部下彝兵的围攻有关。在石达开退却的过程中,彝人占据地利,用滚木礌石击杀大量太平军。

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石达开的太平军完全陷入了绝境。于是,清军将领唐友耕遂命竖“投诚免死”大旗相诱。为了保全部下的性命,石达开带着其子石定忠及二三部将就俘, 部众就地遣散。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3)

此后,黄彭年又在信中描述了四川总督骆秉章审问石达开的情景。石达开就死之日, 成都将军崇实、四川总督骆秉章同坐督署大堂, 布政使、按察使以下的阖城文武官员俱在, 石达开及其两部将坐于堂下拜垫上。清制将军位在总督之上, 故骆让崇先问。

然而崇实声音暗哑,毫无男子气概,而石达开虽然深陷囹圄,却昂头怒视,侃侃而谈,把崇实怼的气沮语塞。此后,骆秉章壮着胆子对石达开说:

“石达开, 今日就戮, 对你来说, 也很值得。你计自起事以来, 蹂躏数省, 我方封疆大吏死于你手的三人, 今以一死了结, 也没有什么遗恨吧?”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4)

谁知石达开笑着回答:“俗谓成王败寇, 今生你杀我, 安知来生我不杀你么?”之后,石达开昂首阔步地走出厅堂。两位部将仍在两旁侍立,并说:“翼王仍请前!”石达开被凌迟而死时,三人皆一声不吭,观者无不惊骇。

对此,黄彭年感慨道:

“此贼举止甚稳, 语言气概, 不亢不卑, 寓坚强于和婉之中。方其就死, 纳履从容, 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 叙入史传, 岂不炳耀千载? 如此人不为朝臣用, 反使为贼, 谁之过欤?”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5)

对于石达开这个强敌,黄彭年既憎恨他,又为之惋惜。在他看来,这样的奇男子竟没有为清朝所用,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黄彭年对石达开的评价实在太不“政治正确”,因此只可能在这种私人著述中出现。除了黄彭年外,其他石达开就义的目击者,也在笔记中描绘了石达开最后的英雄模样。就如《黎雅纪行》记载:

遇川东镇总兵唐友耕解送石达开至, 刘蓉遂提讯之, 石达开“枭杰之气, 见于词色……又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云:“因于荣经途次遇唐镇亲解石逆上省时, 即将该逆提讯, 据供金田起事之后, 与洪逆分合及共事伪党、扰窜各省情形, 历历如绘, 其枭杰坚强之气, 见于词色, 绝非他贼所能假冒。”

此外,同样目睹石达开被凌迟的周询不禁赞叹道:“真奇男子也!

石达开的记载(新发现的清朝书信)(6)

在笔者看来,在太平天国革命中,石达开或许是唯一的完人。他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从容赴死时年仅三十二岁。他礼贤下士,关爱百姓,虽然贵为太平天国的翼王,却从未表现出对拜上帝教的迷信。此外,石达开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对手心有余悸,虽然为保全部下的性命而投降,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向敌人摇尾乞怜,乃是千古未有的、真正的男子汉。

石达开生得光荣,死得伟大,翼王五千岁的英雄形象将永垂于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