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

八月份我读了三本传记,分别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有的译本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和张宏杰的《曾国藩传》。

相信许多人对这三本书都不陌生,我前两年也读过。可是这两年来我经历了一些生活变故和挫折,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再读这些书,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1)

一、《人类群星闪耀时》

斯蒂芬·茨威格写这本人物传记,不是自传,也不是为某个人而写,严格来说它算不上传记文学。因为他写的14个人物故事,不仅为了再现14个历史特写,还记录了14个扭转乾坤的关键时刻,14个英雄瞬间。

虽然书里写的英雄人物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不管是黄金国的发现,拜占庭的陷落还是玛丽恩巴德悲歌,都是如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成功者或是失败者,他的人生中总有一个高光的时刻。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2)

这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努力去完成使命的时刻。就像书里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说的一样:「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出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梁锡江译本)

假如你已过而立之年,还在为生计奔波,或者正在努力应对中年危机,却不知道自己来人间走一遭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妨读一读这本书。至少,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越早找到越好,这或许就是你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3)

二、《心若菩提》

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这本自传,写得非常真诚,似乎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他对自己的发家史讲得非常直白实在,就好像一位老人坐下家乡池塘边的榕树下,给儿孙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曹德旺从童年,即9岁因顽皮辍学一直写到2015年1月向美国代顿大学捐款700万美元为止,前后跨度近60年。这也是曹德旺从一个辍学到创办玻璃厂,再到跨国集团创始人的逆袭经历。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4)

曹德旺的发家经历虽然很难复制,但是成事逻辑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做好人、做好事。在本书的封底,作者说到了自己白手起家成功逆袭的原因,总结为两句话:「一曰,入戏;二曰,入角。入戏者,依愿也,入角者,靠信也。」

意思是我们在这世上既是主角也是配角,不管剧本是喜剧还是悲剧,都要入角入戏努力去演好,全情投入,以赢得别人的信任。

再看看我们,每天是否都做好自己的角色了呢?还是做了却尽力,一直做不好呢?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5)

三、《曾国藩传》

如果你读过张宏杰写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三册,这本书就可以不读,因为有太多的地方重复。不过你若没有读过曾国藩的传记,这本书我建议你有空多读一读。

对于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自有人评说,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了解他如何从一个笨小孩成长为封疆大吏,最后超凡入圣,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境界的。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6)

说实话,我们大部分人的起点比曾国藩要高得多。他们老曾家的基因一般,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才在43岁时考了个秀才,曾国藩本人也资质平平,身体还不好,30岁左右就经常头疼,耳鸣,还得了皮肤病,瘙痒难耐。

更要命的是曾国藩30多岁就开始戴老花眼镜,脾胃还不好,牙痛、多汗、咳痰、疝气等身体毛病不断,还有肝病,到了晚年他的一只眼睛还失明。可他就是拿了这样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不过我读曾国藩的传记,不是为了励志,而是观其言而察其行,从他身上学到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比如他的日课十二条。我就写过12篇解读文章,你可在公众号回复「曾国藩」三个字阅读。

一生必读的四本传记(书单30岁之后)(7)

30岁是一个坎。有的人到了而立之年却没有立志,不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是什么,有的人想去做一番大事却不够自信,有的人到了中年仍一事无成,又一身毛病,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实际上书里都有答案,就像这三本书,不管你以前是否读过,当你过了30岁再读一遍,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