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杨集乡有几个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会宁县(Huining County),别名粟州,甘肃省白银市下辖县,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邻通渭县,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接靖远县、平川区。截止2020年,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万亩(实有460万亩),下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3个社区,常住人口为401581人。

会宁县杨集乡有几个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1)

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相,西巡,会师于此。当地人张信倾家产犒劳六军。“太祖悦,因命置州,以‘会’为名。”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祖厉县(祖厉音嗟赖,以祖厉河而定名),属安定郡,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南北朝时,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祖厉县为祖居,迁址平凉境内,后在今靖远县境内置会宁县,为“会宁”县名之始。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置今之会宁县,隶陕西布政司巩昌路。会宁县名从此沿用,历经明、清两代,至今600多年历史。清隶属甘肃布政使司巩昌府。新中国成立后,会宁县隶属定西地区行政公署。1985年8月1日,白银市恢复建制,会宁县改属白银市。

河流分系

会宁县主要河流有祖厉河、葫芦河、清水河等三条。

祖厉河,黄河上游支流。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侧。源出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经会宁县、靖远县入黄河。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较高。

会宁县杨集乡有几个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

会宁县杨集乡有几个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3)

葫芦河是渭河一条较大的支流,古称瓦亭水、陇水。因河床狭窄多曲折,形似“葫芦“得名。发源于宁夏西吉县与海原县交界处的月亮山南麓,向南流经西吉、静宁、秦安, 在天水三阳川与渭河交汇,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地形地貌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交接带,土地构造复杂,多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基底,其上广泛沉积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系黄土,局部地段出露石灰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县以祖厉河为基干,分布树枝状沟壑,遍布“V”形深谷。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07公里沟壑。东北角、中西部有海拔2200米的山塬和峰峦。南部、中部为山地,多属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北部多为川、塬地,为梁峁顶面残塬和河流切割成的沟谷地阶地貌。

会宁县杨集乡有几个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4)

会宁县拥有“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称,是西北教育名县。

史料载:明、清两代,考中文武进士24名,文武举人115名,生员贡生396名。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甘肃考中进士3名,会宁曹铭就是其中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甘肃考中进士8名,其中有会宁举子苏源泉、万宝成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第一批赴日留学生5名,其中会宁万宝成、杨思名列其中。

七十年代,会宁教育成为定西地区“干旱山区一朵鲜花”。

2018年全县共有学校362所,其中普通中学46所(含普通高中5所),小学255所(含教学点126个),幼儿园60所(含民办幼儿园22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7354人,比上年减少2529人,其中普通高中11924人,普通初中14936人,小学30281人,幼儿园、学前班16128人,职业学校4014人,特殊教育学校71人。教职工总数8063人,其中专任教师78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18年高考录取7784人,其中重点本科1692人,普通本科1807人,专科(含高职)4285人,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录取已达14.65万人。师资力量算不上雄厚的西北贫困县,凭着“政府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的“三苦两乐”精神,优良的教育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连续30年改写着教育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

自恢复高考制度的30年间,会宁县已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近8万人,平均每7.5户有4.8名大学生,是甘肃省基层学校培养出大学生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状元县”。30年来,会宁的高考升学绝对人数稳居甘肃省市县(不包括区)之首。截止2008年,会宁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达到54人,正在就读的17人。近两年,最引人瞩目的是,在西部大开发的项目中,“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之“宏志班助学项目”又给会宁教育锦上添花。“宏志班”全名为“宏志班资助项目”,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联合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一部分,从2002年开始实施。会宁县由于教育声誉好,承担起了这一项目。

据甘肃日报载,2005年会宁第一届宏志班的50名学生,高考平均分达604分,超出甘肃省重点线46分,本科上线率100﹪,重点上线率达88%,是全国42个宏志班中成绩最好的一个,被众多媒体报道。2008年“西北高考状元县”会宁再次传来捷报:全县二类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760人,其中仅会宁县第一中学就有1108人考上了二类本科,465名考生上了重点分数线,全县有6名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位居甘肃省第一。 “宏志班”在高考中再次成为耀眼的明星,120名“宏志班”学生,除3名学生考上二类本科院校外,其余117名都上了重点本科院校,其中3名还考上了清华大学。 “宏志班”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会宁县教育的一个品牌。会宁县的义务教育也极为出色,2003年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年9月“两基”达标通过甘肃省政府的评估验收。会宁县已经建成各级各类学校575所,在校学生已有15.5万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