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画作特点(著名的犹大之吻)

最后的晚餐画作特点(著名的犹大之吻)(1)

最后的晚餐(1495~1498年,420× 910厘米,壁画)

达芬奇从1482年到米兰起,在那里生活了17年。那时他的科学研究和艺术研究都进入了成熟期。1945年1495年他接受了米兰圣马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的订件,在教堂餐厅绘制了《最后的晚餐》这幅巨大的壁画。他要让13个人坐在一张桌子边,而且要让叛徒犹大一目了然,这可真是构图难题,但是达芬奇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取自圣经的故事,犹大为30块金币出卖老师的当晚,基督对12个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人出卖了我。此话引起了众人的不同反响:有人惊异,有人失望,有人愤慨。达芬奇对这个情节的13个人都进行了富有戏剧性心理特征的刻画,并运用透视法成功了突出耶稣的主体地位。由于这幅画很好的表现了空间深度,所以成了流芳千古的名画。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室内餐厅,长方形的餐桌后12个门徒与耶稣一字排开。耶稣位于正中间,两旁的门徒分为三组,表现出听到耶稣话后的不同动态和表情。耶稣左边第一人是善良的约翰,他痛苦的低下了头。紧靠着约翰的是彼得,他左手放在约翰肩上,右手操起餐刀,仿佛马上就要去跟出卖老师的人拼命一般。坐在彼得前面身体后仰的就是犹大,他一只手抓着装有金币的钱袋,另一只手在慌忙之中打翻了盐盒。这三个人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如下图:

最后的晚餐画作特点(著名的犹大之吻)(2)

其他门徒有的在咒骂该死的叛徒,有的在表白自己的忠诚,也有的在探究和追问。餐桌前一片不安的骚乱,唯有耶稣安详冷静,同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的晚餐画作特点(著名的犹大之吻)(3)

这幅画在构图、戏剧性情节的处理、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明暗和透视的运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被公认为第一幅理想的古典绘画作品,从此被誉为不朽的世界名作。那么大家也知道,最后犹大用自己的一个吻告诉别人他就是耶稣,从此著名的犹大之吻就成了背叛的象征。

最后的晚餐画作特点(著名的犹大之吻)(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