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

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1)

“为什么游客的眼中含着泪水?不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是没有足够的钞票敲开景区的大门。”好不容易等来黄金周,睁眼发现,景区的门票呼呼直窜,难怪网友戏谑:“即便是徐霞客,也得呆在家里做宅男。”

景区门票为何不停涨价,物价部门为何会核准他们一涨再涨?门票经济究竟是生津解渴还是饮鸩止渴?央视网记者在多地展开了调查。

记者调查:国庆“临时调价”门票飙升100%

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2)

近日,合肥市物价局发布消息:该市两大主力旅游目的地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合肥植物园国庆期间门票价格涨价。两地门票价格在国庆期间分别上涨60%和100%。

临近国庆节,合肥市物价局发布消息:该市两大主力旅游目的地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合肥植物园国庆期间门票价格涨价——前者因举办第九届合肥三国文化节活动,门票由原来25元/人次调整为临时门票价格40元/人次;后者举办花展,门票价格由10元/人次调整为临时门票价格20元/人次。两地门票价格在国庆期间分别上涨60%和100%。

陕西西安是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其标志性景点大雁塔也在去年国庆长假后上演过一次“涨价秀”。去年国庆假期结束后,有游客反映:大雁塔门票分淡旺季不合理,其中淡季每人每次20元,旺季每人每次30元。据此,陕西省物价局经过调研,决定大雁塔门票价格取消淡旺季,统一定价为每人每次40元。

陕西省物价局这一“神奇”的涨价措施迅速引发热议,该局的涨价逻辑也被网友纷纷吐槽。此后陕西省物价局发布声明称:“40元每人每次的价格是大雁塔保管所的申请价格,省物价局并未审批,物价局也对此消息引起的误解表示歉意。”该工作人员则表示:“物价局官方微博发布的‘大雁塔门票调整为40元’是工作人员失误。”有评论指出,这次涨价未遂虽然被辟谣为“操作失误”,却不难看出,景区管理部门有实实在在的涨价冲动。

记者调查还发现,除兵马俑、华清池这种国家5A景点价格上百外,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等现代人工景点的门票也要上百元。

景点:涨价是因为门票价格太低

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3)

记者梳理了西安市一些景点的门票价格:城墙、钟楼、鼓楼、小雁塔、碑林门票等价格多在30元到70元之间,陕西历史博物馆早已免费,相比于兵马俑、华清池等门票上百元的景点,这些景点的门票并不算贵。

一方面是景区存在这种涨价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游客处处喊贵的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记者梳理了西安市一些景点的门票价格发现:城墙、钟楼、鼓楼、小雁塔、碑林门票等价格多在30元到70元之间,陕西历史博物馆也早已免费,相比于兵马俑、华清池等门票上百元的景点,这些景点的门票并不算贵。

记者了解到,真正存在涨价冲动的,正是这些目前价格“偏低”的景点。一位大雁塔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大雁塔已经倾斜,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就不应该再让游客登塔,收费也是为了限制人数,30元钱现在能起到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对普通人来说,不就两包烟钱吗?一个人工景点,门票120元,大雁塔这种级别的文物,涨了10块钱,网友就受不得了了,这很难让人理解。”

合肥情况也是这样。合肥市植物园负责人告诉央视网记者,该单位是差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一开始没有人来,门票一年的收入只有9000多元,经过多年的运营,通过春天郁金香花展、夏天荷花展、秋天桂花菊花展等吸引人气,2013年门票收入达到500多万元。即使这样,如果园里的人不出去接

点绿化工程还是不够养护费用和发工资。

该工作人员说:“十几年来,10块钱的植物园门票一直没有涨过,在全国都罕见。价格太低了,如果不临时调价,没有资金购买花卉布展,植物园就会陷入无人光顾,更加举步维艰的恶性循环局面。”

物价部门:平时收费低,核准临时调整价格

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4)

著名公益律师、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军认为,景区国庆期间涨价,在一定程度上合情合理但不合法。

《安徽省旅游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游览参观点(景区)内举办临时展览原则上免费。对确有观赏价值且投入较大,面向游客自愿选择参观的,游览参观点(景区)可以按价格审批权限申报临时展览门票价格。临时展览门票价格随临时展览活动结束而废止。面向游览参观点(景区)内全部游客举办的临时展览,应从严控制临时加价的频率、时间和幅度。

合肥市物价局服务价格处周处长告诉记者,正是依据上述管理办法,他们核准了该市两地旅游景点涨价。周处长对记者说:“上述两处景点都是4A景区,两处景点门票十几年都没有涨过,还要承担60岁老人免费,儿童、学生半价等民生福利政策,运行压力很大。正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核准了两处公园国庆举办活动‘临时调价’的申请。 由于是‘临时调价’,所以处理的比较简单,没有召开听证会也没有进行成本核算。”

著名公益律师、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军认为,景区国庆期间涨价,在一定程度上合情、合理,但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三条明确指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第四十四条还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

专家:景区还是处于门票经济初级阶段

国庆景区门票涨价(国庆节门票涨价那些事)(5)

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便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监管,在“十一”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优惠、减免措施,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

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便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监管,在“十一”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优惠、减免措施,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显然,这则通知的作用有限。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燕认为,陕西乃至全国很多地方的旅游产业,还处在门票经济的初级阶段,是一些景区总想在门票价格上做文章的主要原因。张燕表示:“这并不是一个长期的旅游发展方向,这样的旅游会走向误区,我们必须要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配套的行、住、游、购等。大雁塔、兵马俑,应该降低门票,率先摆脱门票经济,增加产业链,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以此来增加旅游产业的生长,而不是仅仅依靠门票经济。”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景区门票该不该收费、该收多少该不该涨价,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必须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理论上来说,景区是全民所有模式,属于公共资源应该体现它本身该有的公益性,但是景区修建、维护、运营等成本又需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一方面消费者希望最好免费,另一方面景区运营部门希望收费越高越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引导景区建立以景区运营成本等财务信息透明、可核查为基础的“成本 合理利润”的价格形成模式就非常必要。

刘思敏认为,目前国内众多景区的管理模式都类似于“管家模式”,即由旅游开发公司代表地方政府行使对景区这种公共资源的运营管理,因此在保证“管家”收回成本后的合理利润是应该的,所以形成公平、公开、合理的景区价格机制极为必要,这就需要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引导景区形成由第三方审核公布的景区运营财务公开报表,景区门票等收费就依据财务报表的盈亏状况直接挂钩,景区管理部门在收回所有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其有一定的利润,公众也不至于误以为被景区坑钱,这样才能得到各方都相对认可的结果。

旅游法第四条已经明确,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因此不宜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应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更加合理的利用旅游资源,以求三个效益的平衡。

此外,有专家也认为,地方政府要适当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阶段,把旅游产业链做长,把旅游产业做大,通过优化游客情景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从中获取更大的整体效益。国内旅游业虽然一直在提倡摆脱“门票经济”,打造旅游产业链,但是旅游直接的经济收入被看得还是太重。景区应大力谋求转型升级,把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6个要素充分利用起来,将“门票经济”转变成产业经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