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

天净沙·秋思 (其一)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品读】表现旅人的愁思、思乡之情。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明净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

⑷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征:征途,远行。

⑸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⑹自兹去:从此离开。兹:此,现在。

⑺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注意不要写成“斑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8)班:分开,分别。

【品读】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

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干戈寥(liáo)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品读】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诗中景:

早梅

唐 张谓

千树万树白玉条,

过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注释】

(1)迥:远。

(2)傍:靠近。

(3)发:开放。

(4)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5)经冬:过冬。

【品读】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诗中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品读】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恰似剪刀的二月春风。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诗中理: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渠:它,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许:如此,这样。

③为:因为。

【品读】以池塘为喻,说明学习需要不断积累。事物都足 运动,变化,发展。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的 运动,变化,发展中才能保证自己的存在,才能在不断更新中生存下去。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如不 不断积累,更新,那它也就变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也这样。

【注】还有学过的《游山西村》,《题西林壁》等都是蕴含有哲理的诗。

【教学参考】通过典型的诗词,引导学生体悟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思考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并通过怎么样的意境表达出来的。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2)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3)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4)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5)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6)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7)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8)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9)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0)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1)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2)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4)

小学语文古诗词总复习(小学语文古诗汇总总复习)(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