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于这普通人生活的那些描绘,可以当做我们今天研究那个时代的史料来看。他是诗圣,他所写出的诗歌,那也就是被誉为“诗史”。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1)

​杜甫诗作当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描绘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尤其是他自己对于安史之乱背景下个人的颠沛流离,个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所表现出的忧虑,体现出了诗圣的品格。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2)

​这种唐诗就是杜甫的《恨别》,写于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之下。此时战乱爆发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中原大地上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也是杜甫最为忧虑的事情,包括他自己的命运也是如此。诗歌的一开始就写出了自己的漂泊,他离开洛阳已经有4000里之遥“洛城一别四千里”,到处漂泊,而此时安史之乱的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胡骑长驱五六年”。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3)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在外漂泊的日子非常的苦涩,季节的变化更是让诗人的内心满怀忧虑,他看到草木由青绿色变成衰黄色。更到剑阁之外看到到处战火四起,哀叹自己无法回家,只能在江的另一边慢慢的老去。

他思念家乡,思念弟弟。在这清冷的月夜当中夜不能寐。只好披衣坐起,在这月色之下跺着方步。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4)

​作为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此刻所想到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不仅是举家团圆四散而逃的命运,而是把注意力放至到了国家的未来发展之上。杜甫经历过盛唐那繁花似锦的世界,却也经历过如此战乱不堪,生灵涂炭的真实社会。这样的转折,这样的转变,让诗人的心中满是惆怅。一个真正忧国忧民的诗人,对于眼前所看到的这种场景,如何不长吁短叹?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5)

​不过在这黑暗的世界当中,倒也有一点好消息。“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听说唐军接连取得战斗的胜利,甚至司徒李光弼正在计划打叛军老巢。

这样的消息让杜甫非常高兴,因为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早日结束战乱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尤其对于杜甫来说更是如此。而且此时的杜甫已经非常年迈,年近半百,在这战乱当中更感到力不从心。所以这样的一首唐诗,深切地表达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和平发展的盼望。

杜甫千古绝唱解读(兵荒马乱中人的生命何其脆弱)(6)

​安史之乱背景下,人的生命何其脆弱!愿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