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

1935年,鲁迅先生收到了一封求助信,这封秘密信件是当时正关押在国民党监狱的方志敏悄悄托人转交给鲁迅的。

当时,鲁迅先生思虑了很久,考虑到如果自己出手相救了反而会引起国民党的警觉,会立即处死方志敏,于是他烧毁了这封信。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

鲁迅

在狱中的方志敏也能很快地领悟到了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随后在狱中,他一面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一面在狱中写下了大量的宝贵著作,这是留给后来人的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

最后,这些遗留下的作品,先经由方志敏的狱友胡逸民直接帮助运出去的,再转到了鲁迅手中。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

不久鲁迅不幸在沪去世,其妻许广平在整理先生的书稿时找到了这本没有一个字的作文簿,根据回忆交给了地下党,在王尧山夫妇用碘酒验证的方法试验下,这些用米汤写成的书信文字(其中包括方志敏写给党中央的信、《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才真正昭白天下。

我们知道,方志敏烈士从踏入革命这条道路开始,就将他的全部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他慷慨就义之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给自己的姆妈、妻子和儿女。

方志敏早在1935年8月6日遇害,但当时被关押在南昌女子监狱的缪敏并不知情。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3)

1927年,在国内时局激荡的背景下,方志敏和缪敏两位革命同志喜结连理。

当时四一二反革命爆发后不久,江西省的国民党官员就下令将方志敏等二十多名共产党员驱逐出境。

方志敏得到消息后,立即躲避到省委机关暂住几天,在这里和彭湃商量对策时,刚好方志敏的未婚妻缪敏来了。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4)

彭湃

缪敏,原名缪细,后在方志敏的支持下改名为缪敏,两人名字中都有一个“敏”字,寓意为二人在艰险的革命过程中将一直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缪敏因为担心方志敏安危,跑到省委机关找到了他,这时彭湃打趣道:“你们怎么还不结婚?择日不如撞日,我看这几天你们就赶紧把婚事给办了吧!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5)

缪敏

两人都不好意思笑了。

随后在6月5日,方志敏同缪敏结为伉俪,据缪敏回忆,当时两人的婚礼很简单,只是请了几个同志聚在一起吃了一桌饭。新婚仅过了三天,方志敏就被派去到赣西开展农民运动工作,妻子缪敏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方志敏。

在往后相互扶持的革命岁月中,两人常常聚少离多,尤其是方志敏,由于身处工农领导人地位,他经常到处奔波,组织工农武装暴动、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斗争,但妻子缪敏能够很好地理解丈夫,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能够做到心意相通,他们恩爱的夫妻感情一直为人称羡。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6)

方志敏写过一副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佳山水是他那最可爱的祖国,他对祖国的山水爱得深沉。当时他还给他的五个儿女“四儿一女”起名为:“松柏竹梅兰”。

1935年6月7日,缪敏当时产后第四天就被敌人逮捕住,随后她被关押在南昌女子监狱。敌人知道缪敏方志敏的妻子后,不顾当时缪敏正发着高烧,就将她押送到一个自首大会上,还要她发表讲话,当众与方志敏划清界限,利用她来麻痹群众。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7)

当时在场的群众,远远就看到缪敏站在讲台前,苍白虚弱的身子将倒但却一直在苦苦支撑。

缪敏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清楚道:“请大家不要忘记苏维埃,不要忘记共产党,革命一定会胜利,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的!

在狱中,缪敏一个势单力薄的女子受到了许多磨难,但她并没有屈服。当时的一位看守主任看她才26岁,既年轻又貌美,就劝她不要一辈子都耗在牢里,嫁给个国民党军官,这样既能享受荣华富贵,又能换取自由。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8)

影视剧缪敏形象

但缪敏坚决不同意,她就是在牢里熬到头发花白,熬到死,也绝不会出卖肉体,换取苟且!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为缪敏出狱迎来一个机会。中共一些领导人知道方志敏的妻子还被关在国民党监狱后,立即要求国民党方面放人。

国民党方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只得同意,缪敏获释。

出狱后,她就立即寻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带着他们(二子方柏、三子方竹)奔赴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9)

她将两个儿子先送进延安保育院,安顿好他们之后,向党组织要求允许她奔赴抗战前线。

毛主席获悉后十分感动,他无不感慨地夸奖,缪敏和方志敏同志一样,身上有股共产党人的骨气,永远不怕困难和牺牲

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在全国上下的一片欢庆声中,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0)

1949年毛主席在北京站在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

缪敏和许多战士、人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都激动地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她相信方志敏如果在泉下有知,他所为之献出生命的革命事业如今终于成功结出果实了,可慰他英魂了。

毛主席对缪敏说,江西是个好地方,从上井冈山开始,江西的人民就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中国解放了,也是江西需要建设的时候,我看你们可以先回江西工作,具体的工作由省委到时候安排,这样不仅对江西的建设多添一份力,对稳定人心也有好处。

主席还一直记挂着方志敏的老母亲,务必要将老太太接到身边好好照料,使她安度晚年。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1)

方志敏的母亲早年是十分不容易的,嫁到赣东北的农村之后,生下方志敏时,家里只有一间较破旧的农舍,再没有其他的积蓄。

不过,方志敏的父母还是很通情达理,让方志敏上了家乡的私塾,但等到了方志敏同志12岁时,家里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于是方母只好让自己儿子先回家务农,在家做些喂猪、放牛、上山砍柴割草的农活。

方志敏17岁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方家向别人借了几十元钱把方志敏送到了省城南昌读书。在读书期间,青年方志敏接触到了时兴的革命思想和理论,他受到了很大启发,对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2)

但是方家借的这几十元钱,只过了几年时间,利滚利成了700多元的债款!这对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的方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就算砸锅卖铁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抵债。

那些逼债的人几乎日日上门来嚷着要方母还钱,可怜方志敏母亲一大把年纪,经常为了这而担惊受怕,不敢出门。

方志敏当时正领导农运暴动,才刚刚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他知道家里已经债台高筑,但是自己参加革命以来,并没有什么积蓄,两袖清风,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还债。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3)

《清贫》

虽然他已经是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经他手的款项有时达到几十万,但是方志敏清楚知道:这些是革命要用的钱!是从那些同情支持革命的人民手中汇集来的,一个铜板都动不得!

方志敏的名气越来越来,甚至被称为“农民大王”,有人对方志敏的母亲说,你的儿子现在当了主席这么大的官,肯定有钱,不如去问他要些钱还债。

方志敏的母亲觉得有道理,既然自己是他的母亲,花自己儿子的钱是可以的。

于是她找到方志敏,跟他说了家里情况之后,让方志敏拿些钱出来补贴家里。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4)

方志敏,摄于被捕当日(1935年1月29日)

这时的方志敏既为难又愧疚,家里借的那些钱很大部分是花在了他的身上,这些债将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些年参加革命后,家里经常受到牵连,是又被抢又被烧的,早已经是千疮百孔,他也知道母亲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找他,但是自己身上根本就没有钱。

于是,方志敏不好意思地对母亲说:“儿子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现在革命才有个起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

方志敏的母亲听了之后,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十分不容易,于是通情达理回答:“晓得了,看来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仔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

后来,方志敏的母亲再也没有找过方志敏要钱。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5)

刘畴西(左)、方志敏(中)与王如痴(右)在狱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缪敏回到了江西,刚踏上故土,她就马不停蹄地找到方志敏的母亲,抽噎着说道:“妈!志敏不在了,作为儿媳,以后我来好好孝顺您……我在北平临走时,毛主席要我代他向您老人家问好!”

就这样,晚年的方母就一直和缪敏生活在一起,当时,江西省政府考虑到方志敏母亲是烈士亲属,身份特殊,想把她接到南昌来居住,但是老太太拒绝了,她说南昌天气太热了住不惯,想回弋阳农村老家。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6)

中为方母,右为缪敏

人到了年纪就开始考虑着落叶归根。

缪敏再回到江西之后,先后担任了中共上饶地委组织部长、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

到1960年,缪敏已经51岁,她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其实缪敏的文笔一直很好,早在1940年就发表过作品,写过回忆录、小说、儿童文学,其中最使人熟知的,是她晚年对丈夫方志敏从事革命的历史回忆录,有《回忆方志敏同志》、《方志敏战斗的一生》等。

1977年7月9日,低调了一辈子的缪敏因病逝世,终年68岁,方志敏逝世后,她一生再未改嫁。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7)

方缪两人一共育有四子一女,现只有惟一的女儿方梅在世。

长子方松出生于1923年,方松胎里弱,出生以后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且他生逢战乱,父母都在从事革命活动,虽怜爱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但没办法将方松带在身边自己照顾,于是方松在出生不久后父母就将她交给奶奶带,一直随奶奶在弋阳生活。

方松小时候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方志敏的儿子,后面慢慢长大了才知道。他曾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当过壮丁,身体虚弱的他吃了很多苦,后来他被乡亲们解救。1950年正值春节阖家团圆时期,方松英年去世,年仅27岁。

次子方柏(后改名为方英)出生于1928年,早年和弟弟方竹一起生活在延安,学习期间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想到祖国尚且百废待兴,为了支援新中国建设他选择报考了机械专业学习机械技术。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8)

技术在当时那个时代是十分吃香的,后来方柏一直都扎根在洪都机械厂工作将近30年,一直都牢记母亲对他的教诲:要像你父亲一样,保持清白朴素作风。1988年方柏去世,终年60岁。

三子方竹(后也改名为方明)出生于1930年,早些年一直和二哥方柏待在一起,兄弟俩感情很好,当时哥哥选择了机械专业后,他也选择了一个和哥哥差不多的专业。读书时的方竹成绩就一直很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又在苏联留学深造,学习当时新中国最紧缺的机械理论知识。回国后方竹以工程师的身份在江西拖拉机厂工作25年。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19)

后来,方竹担任过南昌市政协常委等职务,2005年与世长辞,终年75岁。

幼子方兰出生于1933年,当时正值国民党军队围剿赣东北苏区,母亲缪敏生下他才4天,就被敌人发现逮捕。父亲方志敏牺牲时,当时他才不到三岁,尚且没有对父亲有记忆。与父母的失散使得他的童年时期比较坎坷,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家庭关怀。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0)

方兰和缪敏

新中国成立后,缪敏各方打探自己这个失散多年的幼子的消息,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河北磁县找到方兰,最终母子得以团聚。

1980年,由方兰参与编剧的电影《血沃中华》在大陆上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方志敏的革命历史,反映方志敏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由于失散多年,小时候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缪敏一直对方兰心有愧疚,和这个小儿子相处的时间很多。方兰2018年病逝,终年85岁。

方志敏唯一的女儿名叫方梅,出生于1932年的一个冬天,那时是国民党第四次“围剿”苏区时期,根据地形势紧张。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1)

缪敏当时在转移途中正待生产,而敌人已经快逼近山下的村庄,情况危急之下,她自己扯断脐带,把这个小女儿带到人间。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非常不适合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方志敏夫妇被迫决定将女儿送到当地老百姓家里寄养。

1935年,方志敏被敌人逮捕后秘密杀害,敌人知道方志敏还有革命后人,为斩草除根四处搜捕方志敏的后人。方梅的养父母知道方志敏是好人,为穷人做好事而牺牲,为了保护好这个红军后代,他们将方梅改了姓名,养在农村以逃过国民党的魔爪。

直到1949年全国即将解放,方梅已将近18岁,出落成了大姑娘。缪敏终于找到她,让她又做回了“方梅”,并把她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2)

1949年8月方志敏的母亲金香莲(右2)、岳母胡珍莲(左2)、妻子缪敏(右)、女儿方梅合影于南昌

方梅18岁才开始读书,在这之前她一直在家干农活。一开始,方梅觉得她年纪已经大了,不适合读书,甚至以逃避来反抗。一次缪敏实在看不下去了,非常痛心地告诉方梅,自己如果没有把方梅培养成一个有文化的革命接班人,就是没有完成方志敏的遗愿,就是对不起他。

方梅听了以后,十分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此发奋用功。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3)

方梅晚年以后,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贴近父亲方志敏,一直都在从事撰写回忆父亲的著作工作。如今方梅已经退休,担任了“方志敏研究学会”名誉会长。

方梅还记得,1953年的时候,当时在南昌烈士子弟学校的方梅已经认得了不少字。一次,母亲缪敏郑重其事送给她一本书,要她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就是《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最后一个孩子(方志敏牺牲后他的姆妈)(24)

解密后的《可爱的中国》

现在,方梅可以告慰父亲:您笔下“可爱的中国”,我替您看见了,而且比您想象的还要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