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

8月14日晚上8时,河南邓州一座大桥上突然出现了大量蜉蝣,在夜间四处飞舞,从远处看起来神似飞蛾。从相关视频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蜉蝣几乎将整条道路“封锁”,天空好像下起鹅毛大雪一般,很多过往的路人都表示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

更诡异的是,这些飞虫在空中盘旋了十几分钟后便相继死去,地面上遍布一层尸体。消息一经传出,随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各方众说纷纭,纷纷给出猜测。很多网友都倾向于认为这是大灾难的前兆,预示着大暴雨即将来临。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1)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知情的居民看来早已见怪不怪了,当地以前就曾发生过类似的现象,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经专家介绍,蜉蝣的大量聚集与所谓的“气象灾难”并无联系,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每年春秋季节都会发生。

那么,蜉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

在前日的“案发现场”,蜉蝣因为大量聚集而不易观察,但只要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单独一只蜉蝣的飞行姿态其实非常优雅。成年的蜉蝣双翅透明,体壁呈白色、淡黄色或者红褐色,腹部末端有2~3根终尾丝,飞行振动频率低,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2)

蜉蝣成体

蜉蝣的常见体长只有1~3公分,成年个体寿命奇短,自出水后生命仅有一天左右,用来交配繁殖的时间仅有短短几个小时。因此,蜉蝣自古就有“朝生暮死”的说法,受到了国内文人墨客的反复咏叹,文献中也有多处记载。邓州的蜉蝣在聚集之后很快就死去,再次印证了古人的说法。

说起蜉蝣,有一种独特的现象不得不提,那就是原变态。在整个生活史中,蜉蝣会先后经历卵、稚虫、亚成虫以及成虫四个阶段,其中最独特的阶段莫过于亚成虫期(各阶段见下图)。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3)

在稚虫阶段,蜉蝣在水质清洁、溶氧量较高而且无化学污染的水体中生活,进一步羽化就形成了亚成虫。亚成虫和成虫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两者都可以在空中飞翔,但要想交尾产卵,亚成虫还需要再进行一次蜕皮,变成成虫。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4)

前面已经提到,成虫的生活期很短,一般只有几个小时,只有少数种类能勉强活几天。这是因为成年的蜉蝣是不进食的,虽然其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但上下颚已经高度退化,丧失了咀嚼能力,因此能量处于持续消耗状态。由于繁殖期间的运动极为活跃,一部分蜉蝣甚至没等到找到配偶就已经耗尽能量,为短暂的生命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

问题来了,蜉蝣为什么会大量聚集?

蜉蝣成虫的聚集往往规模巨大,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在生态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婚飞,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交配与繁殖。除了蜉蝣,我们所熟知的蚂蚁(红火蚁、白蚁等有翅成虫)、蝴蝶、摇蚊、石蛾等也都有这种现象,只不过规模有大有小。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5)

长尾蜉蝣

甚至在海洋世界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以沙蚕为例。沙蚕被称为“万能钓饵”,是广大海钓爱好者非常喜爱的诱食饵料。在发育阶段,沙蚕栖息在海底的泥沙中以躲避天敌,在性成熟后,受到月光、水温等因素影响,雌雄沙蚕相继离开栖息地,浮在海面上产卵繁殖(称为“婚舞”现象)。届时,几只雄性沙蚕会围绕着一只雌性沙蚕做旋转运动,排卵放精结束后,雌雄沙蚕因精疲力竭、能量耗尽而死去,这和蜉蝣的繁殖颇为相似。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6)

青岛海滩聚集抓沙蚕的海钓爱好者

蜉蝣、蚂蚁、蝴蝶、沙蚕等生物在繁殖期大量聚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 第一,大量聚集形成了规模效应,在遭遇天敌的捕食时能保留大部分繁殖群体,从整个种群的水平来看,有利于后代数量的补充。
  • 第二,婚飞行为能够显著提高昆虫的性兴奋程度,有利于释放信息素等化学信号,增加了雌雄配对的成功率。

尤其是对于成年的蜉蝣,用于交配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有的种类甚至只有十几分钟——因此,在有限时间内找到异性就至关重要了。通过婚飞,分散的异性得以快速聚集,从而增加了繁殖效率。

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昆虫大规模聚集会引发天敌的注意,规模越大目标就越明显,岂不是引火自焚?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7)

首先要承认,婚飞效应确实会引起天敌的大量捕食,比如鸟类、黑蝙蝠甚至地面的鸡鸭等畜禽,伤亡不可避免。但是要知道,婚飞现象往往在傍晚天黑时分突然出现,发生时间短,参与数量多,可以说是猝不及防。因此,鸟类等天敌难以在短时间内对蜉蝣的种群造成致命打击。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群体,但总体上看还是利大于弊。

就比如今年6~7月,美国的17年蝉突然从地下大量涌出,密密麻麻侵占了树林、院墙、电线杆,美国人不堪其扰,鸟类、啮齿类、爬行类动物反而借机大快朵颐。但对“红眼蝉大军”而言,天敌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雨露均沾”,捕食力度难以构成实质性打击,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8)

蜉蝣聚集和灾难没关系,反而是一种好现象

前面已经提到,蜉蝣的婚飞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所谓的“下暴雨”、“大灾大难”等并无直接联系。民间之所以产生类似的说法,可能是不了解这种生物的习性,将“婚飞现场”和局部的极端天气事件联系到了一起,由此就产生了“灾难说”。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9)

美国也曾发生过蜉蝣聚群事件

专家指出,蜉蝣在一夜之间大规模爆发和灾难不仅没有关系,反而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蜉蝣的稚虫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水质被严重污染的地区不可能孕育出那么多蜉蝣。

因此,在自然界中蜉蝣被认为是一种水质的指示物种,但凡有蜉蝣大量繁殖的地区,生态环境往往都保护得很好,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高。另外,蜉蝣本身对农作物的生长并不会产生危害,不能算作害虫。总体而言,蜉蝣的出现是一种好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10)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蜉蝣有360余种,广泛分布在南北各地,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稚虫阶段,蜉蝣主要以藻类等初级饵料为食,在整个底栖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席之地,占比约为20%~30%。值得一提的是,蜉蝣稚虫还是鱼类、水螳螂,蜻蜓幼虫等水生昆虫的食物,是重要的桥梁物种。

阳光河南惊现大量蜉蝣 河南邓州为何突现大量蜉蝣(11)

水下的蜉蝣稚虫

简而言之,蜉蝣是一种寿命短暂的有益生物,应该采取保护措施。当然,最简单的方式还是要从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做起,只有水质变好了,蜉蝣的生存空间才能逐步拓宽,才能为“绿水青山”做出应有的生态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