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业主道歉事件(骂最狠的话干最怂的事情)

写过好多篇业主和物业的内容,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业主但凡在网上骂物业的时候,都是特别的狠,狠物业服务差,收费不合理,然后一顿骂特别的解气,清一色的要求取消现在的物业服务,让社区代管,或是变成微利收费模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向业主道歉事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向业主道歉事件(骂最狠的话干最怂的事情)

向业主道歉事件

写过好多篇业主和物业的内容,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业主但凡在网上骂物业的时候,都是特别的狠,狠物业服务差,收费不合理,然后一顿骂特别的解气,清一色的要求取消现在的物业服务,让社区代管,或是变成微利收费模式。

其实网上真的有不少懂物业公司懂业主,懂法律的大神和专业人士,从各个角度都给了业主们专业的建议和方法,本号也算是其中一个半专业人士,也是物业数字化的倡导者,经常也在分享一些具体的做法来支持业主们更换物业公司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想和物业公司平等对话,就是要有自己的组织自己的法律主体,就是业委会,否则很多事情你用个人起诉物业公司,很多时候得不到法律支持,但是物业公司起诉业主,基本一告一个准,这就是法律规定,没有啥公平不公平的,想要合法对话,必须有法律认可的主体,就是业委会,否则没有这个第一步,谈取消物业,更换物业都是不现实的,也就是网上骂骂物业公司而已,而这种方式对于多数物业真的是毫发无伤的,并不耽误物业公司起诉业主,搞不好业主还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自己查查吧,这个影响可大可小。

我们手里面接触了大概5个小区要更换物业公司的,大概情况其实没啥复杂的,很类似都是因为没有能和物业公司对话的组织机构,所以很多工作执行不了,监督不了。法制社会,必须按照法律走流程,成立业委会也是一样的,我们在给这几个小区做咨询的时候,遇见的问题和多数业主反映的问题一样,因为法律关系不平等,业主们暂时就是制约不了物业公司。

很多业主很疑惑,不知道什么时候和物业公司签过服务合同,这个其实在买房的时候,多数业主在购房合同后面的附件,或是附加合同里,就签了物业合同,只是自己当时因为各种原因对物业合同的印象淡忘了,毕竟签合同买房到入住有个几年时间,有购房合同的可以拿出来看看,一般都在这里面或是另外一份物业合同。这个合同一般叫做物业前期服务合同,是法律关系里法定的合同关系,因为前期的开发商对整个小区持有产权,也有义务维护小区,所以前期物业服务都是开发商自己的子公司或是指定的物业服务公司。

想换物业公司或是自治自管,在法律上是有法可依的,前期物业合同也是有服务期的,一般三年一个服务期,如果在物业公司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业主们的预期状态,业主们可以考虑更换物业公司,最关键的就是要成立业委会,这里有一些流程,是要必须完成的,完成后就可以通知物业公司,一般是提前60日即可,书面文件通知现在的物业公司,报备社区,街道,住建局房管科,各地有些小区别,总体流程一样。

当我们开始深入流程时 ,就会发现有些业主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会全身心投入,如果中间遇到一点困难马上就开始不愿意了,同样是骂骂咧咧,业委会这个工作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因为需要时间,精力,还需要在开发商不配合的情况下,要垫付一些资金,这个资金一般在2万到5万之间不等,所以要说没困难还真是胡说,物业公司和业主的这种利益关系就是如此,你不能把自己的权益拿在手里,你就是无法和物业公司平等对话,处处受制于物业公司,看着生气还不能咋地他。这种困境之下,多数业主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回到网上骂物业又成了多数业主仅剩的选择,业委会需要不认怂,就是干的那种人选。

只有真的操作过的人才知道这其中的心酸和不容易,但是回过头想想,这种利益攸关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呢?你成立了业委会就有了对物业公司的生杀大权,有了监督权,有了控制权,谁会轻易地把这种权利拱手相送呢?

业委会很重要,参与人员很重要,得失心特别重的人,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公德心欠缺的人都不是业委会的理想参与人员。当然在后续参选的流程中,我们根据经验制定了一些限制条件,公开条件,和可以监督的特定条件,来保证业委会的参与人员不会变心,倒向物业公司,这些都是我们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具体方法,很有效。还是我的老话,权利一旦不能监管,结果就一定是不利于业主们的,所以必须要合法合理监管,你要参与就必须遵守参选规则,才能保证未来不会背叛业主们。

实际在成立业委会的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是我们很多业主没有见过的,这个我有篇文章讲过,业委会成立的背后,有时候也会是多个物业公司的暗中竞争,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业主代言人,其实这个算是正常情况,业委会只有成立了,就是按照业主们的需求,找一家合适的物业公司来实践服务,只要能按要求服务好小区,都是好事情,没竞争其实也是一件坏事,有竞争才能选择更合适的物业公司来服务,价格才能通过竞争,降下来,谁有本事谁来参与。

但是实践的过程是,有些业委会成员在创建业委会之初就是有私心的,因为现在物业公司的资质取消了,应该是在2017年取消了物业资质,第一次取消了二,三级,最后一次取消了一级资质,所以目前的物业公司竞争属于完全的市场化竞争,并不是看谁的资质更好,也不是按资质收费,各地都出台了一些地方法规,明确了收费的等级,除了一些特殊的物业,基本都是按照地方规定的等级收取物业费,而且是限制了最高收费,但是最低收费没有限制,这个就是看各个物业公司的本事了,谁的能力强,谁就来参与竞争。

我们一直倡导的数字化物业思维,就是把业主担心的重要四个环节,全部用数字化的系统做到透明,可查,可控,可溯源,物业服务的好坏引入业主的评分机制,充分发挥系统设定,给予物业服务的一个基本评分参考值,保证物业工作的员工基础收入,同时鼓励物业公司提供参与更有效可监管的评分机制,让物业公司优秀服务得到认可,让业主不满意的每次服务得到对应的评分监管,双方的问题解决都是依据服务过程的具体流程,数据来说话,而不是以前的各说各话。很多问题在未来的数字化系统中,都会按照业主和物业公司达成的标准,来检验整体的服务合格率,从而获得物业公司的最终收入。

在数字化物业升级服务中,我们已经设计了更多符合未来业主需求的超多服务项目,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减轻业主们的支出,同时还要创造更多可能,为业主带来一些不曾想到的服务体验和权益。

共赢,共享,共生是未来物业服务的重要转型方向,小而美的物业服务将会取代传统的品牌物业,谁能更了解业主的需求,谁就能获得业主的认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