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什么意思?

很多人误以为,以人为师,就是帮助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或者解决疑惑。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1)

其实这样观点与认知,明显地带有一种“好为人师”的优越感,或者高高在上的因素包含其中。

而这种认知或行为,当然不是“传道授业解惑”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甚至可以说,有这种认知或行为的人,其实是患有一种叫“好人为师”的病。

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们分三个内容来讲,即:

一、先讲“传道”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2)

所谓“道”,指的是道路或方法,即解决问题方法之意,“传道”所传的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师者”亲自去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师者,为什么没有必要亲自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呢?

因为很多问题往往会由于环境、时间、空间等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解决之方法,也需要因地制宜,随境所变,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同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如果让“师者”亲自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就很容易把方法模式化、固定化,让所谓方法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方法,而演变成某种结论。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3)

更何况所谓师者,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是解决问题之方法的传导者。

因此,如果在实际问题上到处指指点点或“好人为人师”,事实上,已经超出“师者”传道的范畴,当然是一种病了

其次,讲“授业”

“业”这一概念,在此强调的是学业,即向“师者”学习处理某一领域问题的方法或技巧以及方向,如我们讲行万里路,即可以走路,也可以是乘车,乘机,乘船等各种方式。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4)

但是,如果作为“师者”,你去指定学生一定要使用某种固定的工具,并让他们一定按照某种规范动作去完成,那就超出“师者”所“授业”的范围了,为什么?因为这一认知或行为已经误解了“授业”的本义,也超出了为人师者,所应“授业”的范围。

换句话说,热心帮助学生,原本并无对错,但是,“好人为师”就是一种病了。

第三、解惑

所谓“惑”,是指困顿,迷惑、疑惑,强调是初学者,在面临新事物或新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或者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的一种状态,因此,作为师者,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与迷惑,这就是解惑所要表达的意思。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5)

但是解惑的注重点,则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之法,而不是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又会染上“好为人师”之病了。

所以,作为“师者”,其实最忌的就是“好为人师”,因为“好为人师”并不是“师者”传道的范围,更不是“师者”所应有的状态。

更何况“好为人师”,容易顾此失彼,甚至误人子弟,让人更加疑惑。

为什么好为人师(为什么是一种病)(6)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讲“好为人师”是一种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或打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韩愈 《师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