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1)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在华夏文明璀璨夺目的历史长河中,仍有不匪之徒不但不怀着敬畏之心守护这些无价之宝,反而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着实令人寒心。

其中,在中国历史上靠着盗墓出名的王绍义尤为突出。1945年抗战胜利,时局比较混乱,国家还来不及对历史文物进行合理的管束。土匪出身的王绍义动起了歪心思,为了谋生学会了弹棉花的他潜伏在距离清东陵不远的村庄,观察地形地貌,拉拢人心,准备工具,伺机行动……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2)

文化瑰宝清东陵

清东陵——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两大墓地之一,浩浩荡荡的清东陵建筑长达247年,跨越了两个世纪,埋葬了161位帝、后、妃及皇子格格们的清东陵得以建成。

孝陵神路、孝陵石牌坊、孝陵七孔拱桥、裕陵圣德神功碑亭、裕陵玉带桥等建筑遗址不仅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还对中国古建筑历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陵墓对于后代而言的意义不仅是祭拜先祖这么简单。从宏观上看,古代依靠单纯人力,用双手的力量建造起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般建筑;从微观上看,陵墓的建筑即跨越了200多年,几乎横穿大清王朝的始末,随葬宝藏、字画、祭祀礼仪等文物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3)

命运多舛,遭两次洗劫

世事难料,屹立在中华北部的清东陵遭受了两次惨无人道的洗劫,文物几乎全部流失,至今仍不知去向。

1928年,清东陵遭遇了它的第一场劫难。此事乃是军阀孙殿英所为。在前往冀东一带剿匪的途中,孙殿英途径金碧辉煌的清东陵,并产生了贪念。他以军事演习为由,用火器野蛮地轰开地宫入口一顿搜刮,据说,洗劫地陪葬品装满了整整三十车……

1945年,抗战宣布胜利,河北东陵仍存留着着大量国民政府特务,遗留的土匪,流氓等。而这位弹棉花的盗墓贼王绍义也位列其中。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4)

王绍义数年前便前往皇陵偷盗,正巧撞上孙殿英的枪口,无功而返。他在东陵附近的新立村安家落户,为了谋生,他学会了弹棉花的手艺,这一藏便是十多年。

在当时中国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国家无暇兼顾文物保护事业,于是在清东陵西侧新立村"卧薪尝胆"谋划潜伏了十几年的王绍义,白天将自己伪装成一位弹棉花的手艺人,夜晚挖坟掘墓干着盗墓的勾当。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王绍义集结了一群臭味相投的同伙们,甚至游说了守陵人加入参与。守墓人和盗墓贼本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却因这违背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欲望勾结串通,可谓是十分讽刺了。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5)

这群盗墓贼首先将目标锁定在清朝咸丰皇帝的定陵,因为这里不仅埋藏着许多随葬品,还地处整个清东陵的最西侧,人烟稀少。在这里盗墓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在守陵人的帮助下,王绍义一行盗墓贼很快就找到了地宫入口。地宫的四道石门始终是一道难题,第一批盗墓的军阀孙殿英亦是被石门阻隔,只得使用武器强行炸毁。而这位弹棉花的"手艺人"显然是做足了功课,他拿出秘制工具"拐钉钥匙",轻松打开了地宫石门。

扫荡过咸丰皇帝和皇后萨克达氏的寝陵后,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定东陵——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陵园。 随后他们又盗掘了埋葬着顺治皇帝之母——和多尔衮有着爱恨纠葛的孝庄皇太后的陵墓。

因贪欲挖掘先辈的坟墓,于前人是不忠不义不孝的可耻行为,于后辈是愧对之情。而贪婪之念一旦得逞,便一发不可收拾。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6)

人生在世,不免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贪念。贪婪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却同时也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拥有贪念不可怕,无法控制贪念才是可悲,因贪念被收买更是可笑。

王绍义的苦心经营不难看出他是及其聪颖之人,如果将聪慧放到正经事上,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业。守墓人对自身职责的背叛更是可笑至极,利欲熏心。

于现实意义中,人不免被各种"好处"诱惑。徒有横溢的才华是不够的,只有"行得正,坐得直"的正确价值观才是正道。而王绍义一伙人血淋淋的事实警醒着世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7)

无可估量的文物损失

王绍义一行人越来越猖狂,风声很快传到当地公安局,公安机关马上进入调查。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埋伏在当地的国民政府特务捕风捉影,结果国民政府就在报纸上大势发表言论:说我党带头掘坟盗墓……

我党和国民政府同时迅速下达缉拿王绍义的追捕令,狡猾的王绍义凭借盗墓获得的钱财四处逃窜,长达整整六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绍义最终在遵化和蓟县交界的一座山中被专案组抓获,经过严格的审讯,王绍义和他的同伙们被判刑。

清朝最不招盗墓贼的墓(村里弹棉花老农)(8)

盗墓贼终将伏法,根据警方提供审讯记录,无法计量的奇珍异宝被他们装在麻袋中搬运,毕竟仅仅盗掘慈禧和乾隆陵园的孙殿英便已经获得无数珍宝,而王绍义团伙可是盗掘了11座陵园之多……

遗憾的是,被盗掘的文物已经被盗墓者们陆续处理得差不多了。只追回了少量被遗漏尚未处理的珍宝。

清东陵遭受的两场浩劫都对文物勘探,文物钻探,基建钻探,楼房基础桥梁、机械打桩,地下古遗址,古城墙,古墓葬,文物,造成了严重的损毁。可想而知,盗墓者的狂轰滥炸、洗劫一空对我国的考古事业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损失……

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祖辈留给我们的灿烂瑰宝,它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日晒,经受住了自然灾害,撑过了战火纷飞的侵略洗礼。却毁在了少数没有良知的"自家人"手中。勿忘国宝,牢记你永远是炎黄子孙!

文/平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