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

“她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好”,“她是个伪君子”,“她总是表现得很朋克,但实际并不是”,“她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爱她才是理所当然的”。被喜爱的童星人设总会被“反噬”。年初《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主演重聚,罗琳没来,艾玛被骂;3月份艾玛出席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奖颁奖礼,说自己“为所有女巫而来”,被指暗讽罗琳,还是被骂。即便今年,艾玛在社交媒体上一直保持低调。她不仅会因为做了什么被批评,更会因为没有在大家预期的事情中表态而受到抨击。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1)

像艾玛一样,在小时候集万千宠爱在一身,长大后却一直被批评被挑刺的童星在好莱坞不胜枚举。最浅的攻击就是抨击他们的外貌。每次提到这个话题,必少不了马尔福的扮演者汤姆·费尔顿、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还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雨果》中的小正太阿沙·巴特菲尔德。

在大众眼里,他们后退的发际线,愈发浓密的胡须,发福的身材,都是不够自律、没有做好身材管理的表现,而过瘦的明星还会被怀疑是酗酒过度或是染上毒品的后果。不符合主流审美的明星一律都按“长残了”来吐槽,他们童年时收割的颜粉们都纷纷脱粉了。然后被诟病的就是童星们的演技。“没有演技”、“永远都是在重复演小时候”这样的评价几乎在每个影视界的童星身上都能看到。

即使他们长大后接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但观众仍会先入为主地只记得他们的小时候。但小的时候没演技是天真烂漫,可是在娱乐圈历练这么多年再没有演技,不好意思,只能得到抨击。当一位众星捧月的童星在某一天突然出了什么丑闻而跌落神坛,这正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因为也许这才符合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们的成长路线。

聚光灯后,仅仅是被讨厌已经是好莱坞童星们最好的结局了。中国的童星,他们的成功在影视圈里是特殊的存在。

有人紧紧抓住机遇,在影视圈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比如因灾难电影《唐山大地震》出名的张子枫,情景喜剧《家有儿女》里的杨紫,玄幻电影《无极》里的关晓彤。他们从小火到大,既有童星滤镜的加持,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没有人能一直火下去,因为还有一些人,童年的大火并没有给他们太多加持。有人还在娱乐圈苦苦挣扎,有人转战直播间利用童年滤镜赚钱,有人甚至彻底消失不见,泯然众人矣。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2)

童星一直有,但80后(也包括同期成名的一些90后)童星是非常独特的一群。他们赶上了媒介环境、文娱产业乃至流行审美都急剧变更的时期,在年富力强的二三十岁就沦为内娱边缘人。此时网络影视、综艺、直播、短视频又提供了更多选择,让他们得以在大红大紫与彻底退圈之间,走出了光怪陆离的中间圈。

80后成名的时候,娱乐圈中还是以作品质量为KPI指标,依然按照“作品造星”这样朴素的规律运行着。

金铭:除了“小婉君”“小草”还被人记得外,几乎都已忘记了这个人。但是其实她还活跃在娱乐圈,并参演了不少小角色,基本没有掀起什么水花。曹骏:小时候的我们谁没有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真命小和尚》的开播,谁没有被《莲花童子哪吒》里的哪吒感动得流泪?一直到现在,虽然还在影视圈努力打拼,但无论是真人秀,还是影视剧,都再也没有往日的辉煌。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3)

释小龙:2岁师从少林释永信,3岁随文化团出访台湾,5岁出道与林志颖合作出演《笑林小子》,一经上映就取得不俗的成绩。他和郝邵文成了大荧幕上最经典也最受欢迎的搭档。这十几年,虽然他还活跃在影视圈,但基本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如今的影视圈,真有一身功夫的他似乎没了用武之地,反而是那些连剑都举不稳的人在演着世外高人。这是资本市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悲哀。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4)

郝劭文:可惜的是,郝劭文的命运远远比不上释小龙。他成也胖墩墩,败也胖墩墩。人们总喜欢胖墩墩的小孩,因为他们看起来憨态可爱;但是没有人喜欢胖墩墩的成年人,因为胖影响颜值,因为娱乐圈是最看颜值的地方。所以长大的他只能演一些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或是参与幕后工作。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5)

谢苗:苗同样是武打童星出生,谢苗远没有释小龙那么火,他与李连杰合作的《新少林五祖》里洪熙官的儿子洪文定。这是他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第一次演李连杰的儿子。里面最精彩的就是拳拳到肉的打戏,以及他和李连杰天衣无缝地配合。影视圈的发展天翻地覆,和释小龙一样,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功夫在如今的影视圈没有了优势。

80后童星的故事里往往找不到长远规划的痕迹,在读书与拍戏之间犹豫、横跳,转头在圈子里就没了位置。80后童星很多出自普通家庭,身边人对演艺圈不够了解。或者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完成高等教育、找个正经工作更符合价值观。以至于有些童星虽然没想彻底退圈,却没有进入三大科班,不拍戏的时候也没有以其他方式保持活跃,最终需要一次次重新出发。

更重要的是,大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互联网让热点、网红更迭的速度大大提升。曹骏当年准备不足,艺考受挫,因此决定在大学期间闷头修炼,到大四才重新开始拍戏。可此时他以前的光环、资源已经流失贬值,互联网、新资本与流量明星组成的全新体系他也融不进去。 另一种情况是,因类型内容而红的,也因类型衰落而过气。释小龙出道的1993年,香港电影已经在走下坡路,到1999年他转投电视剧继续打。但待到2010年,海南周易破产,武侠剧的黄金时期基本也宣告终结。

更加致命的还是审美的变化。韩流入华带来了“花美男”、“长腿欧巴”的概念;女性消费力与话语权的提升,促使市场偏向言情偶像剧;网络IP席卷影视圈,而网络小说塑造主角往往力求唯美,甚至到了抛开逻辑的程度。如此种种,对明星的颜值要求开始转向白幼瘦、二次元化。上代童星往往达不到这些标准。

不火的童星怎么办?嘎子哥这些年的经历其实很有代表性:院线电影或电视剧的配角,网络影视的主角,幕后,在短视频平台转型带货主播。“我拿嘎子当童年,嘎子长大演龟田。”有网友如此感叹。从童年回忆到情怀散尽,89出生的谢孟伟就这样早早走完了许多老艺术家才享有的流程。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6)

曹骏、王莎莎在《演员请就位2》被更多人了解现状之后,资源确有提升。曹骏参演了2021年的多部献礼影视,主演了企鹅影视主导出品的扶贫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古偶剧《无忧渡》他也有出演。王莎莎出演了《山海情》,既是口碑剧、角色也合适,抵消了一些之前强行演甜宠的影响,2022年还加盟了靳东、成毅的法治剧《底线》。

盘点那些童星长大后的样子(长大后却被讨厌)(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