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又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长子李成器,后改名李宪;次子李成义),德妃窦氏(唐润州刺史窦孝谌之女,死后追谥昭明顺圣皇后)所生,继李旦为唐王朝第七任皇帝。武则天垂拱元年八月戊寅(初五日,685年9月8日)生于东都洛阳。3岁时封楚王,7岁时开府置官属,20岁时封临淄郡王,后历官卫尉少卿、潞州别驾、银青光禄大夫等职。景龙中,中宗李显皇后韦氏欲效法武则天故事,阴谋去中宗而代之,时任潞州别驾的李隆基籍口参加中宗祭祀南郊的大典,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回到长安,在亲信武士王毛仲的协助下,暗结宫廷羽林军豪杰,以备不测。景龙四年(710)六月初二,韦后与其女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摄政,总揽大权。年仅26岁的李隆基与其姑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之第二女)合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及其党羽,拥其父相王李旦登基,是为睿宗。李隆基因功被封为平王,后被立为皇太子。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1)

唐玄宗画像

李旦即位之初,唐朝廷政局有所好转。由于睿宗非常尊重平诛韦武势力,拥立自己复位的胞妹太平公主,常与之图议朝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每宰相奏事,辄问“尝与太平议否?”(《通鉴》卷209,睿宗景云元年),一时使专横跋扈,贪得无厌的太平公主权倾天下,“宰相七人,五出其门”(《通鉴》卷210,唐玄宗开元元年),朝中文武大臣,大半附之。太平公主非常忌惮年轻有为的太子李隆基,欲谋废之,另立一个懦弱太子,便于自己控制,以达篡位之目的,从而再次掀起宫廷的储位风波。李旦为绝断太平公主与其子的储位之争,断然于景云三年八月初五(712年9月10日)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次年七月初三(713年7月29日),李隆基与宰相郭元振、内给事高力士等先发制人,捕诛阴谋篡位的太平公主及其心腹党羽。此后,玄宗始握全部皇权,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宫廷内乱,真正君临大唐王朝。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2)

唐玄宗泰陵

李隆基即位之初,为了消除武则天晚年以来中央政局连年动荡不安,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振兴唐王朝,他满怀宏图壮志,先后任用姚崇(元之)、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经验丰富、才干杰出的政治家为相,励精求治,整顿吏治,革除武周以来的弊政,禁抑奢靡,创建新制。为解决关中缺粮问题,他在开元二十二年(734)第五次赴东都时,任命侍中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负责疏浚江南至长安的漕运能力(《旧唐书·玄宗本纪》卷8)。经过裴耀卿三年的努力,至开元二十四年十月丁卯(二十一日,736年11月28日)玄宗从洛阳返回长安时,每年从江南运往长安的漕运近240万石,基本上解决了关中缺粮的问题。作为政治中心的长安和当时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江南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此,玄宗始可以久住长安,再不必因为天旱水灾缺粮而率领百官风尘仆仆地赶往洛阳,做逐粮天子。经过唐玄宗的不懈努力,至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唐王朝各项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大体完成,社会秩序安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粮食丰溢、布帛充盈,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富足升平的景象。诗圣杜甫曾写诗赞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史称这一盛世景象为“开元之治”或“开天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3)

唐泰陵石狮

然而,暂时的升平景象,却使胸负宏图的玄宗陶醉不已,他自感自己振兴唐王朝的功业已经成就,开始贪图安逸,“渐事奢约,怠于政事。”开元二十四年底,玄宗罢免了敢于犯颜直谏的宰相张九龄,任用以“口蜜腹剑”著称的李林甫为相,开始了李林甫长达14年之久的独掌中枢大权的时代,“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谏争之路绝矣”(《通鉴》卷214),朝政逐渐转向昏暗腐败。

玄宗即位后,次子李瑛(赵丽妃所生)被立为皇太子。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玄宗宠妃武惠妃指使人告发太子李瑛“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通鉴》卷214),玄宗大怒,欲废掉太子,被宰相张九龄谏止。张九龄罢相后,杨洄复构太子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琦等有异谋,玄宗召宰相谋议,李林甫曰:“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于是,玄宗于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乙丑(二十一日,737年5月25日)废杀太子李瑛及其子李瑶、李琚等,另立忠王李玙(后改名李亨,即唐肃宗)为皇太子。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4)

唐泰陵石碑

天宝四年(745)八月,年已花甲的唐明皇纳其子*(左王右寿)王李瑁(初名清,人称十八郎,武惠妃生)的妃子杨玉环(太真)为贵妃。杨玉环不仅姿容绝代,聪明伶俐,而且善歌舞,通音律,琵琶弹得尤为精妙。杨玉环的出现使已近衰迈之年的玄宗重新勃发了青春和热情,他终日与之游宴于华清宫,沉湎于夜舞朝歌之中,诗人白居易《长恨歌》曰:“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同时,玄宗任命贵妃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从兄杨銛为殿中少监,杨錡为驸马都督,就连刚从四川赶来长安的从祖兄杨钊也被授予金吾兵曹参军,他就是日后权倾朝野的宰相杨国忠。贵妃的三个姐姐也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三人恃宠纳赂,势倾天下,以至时人云:“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此后,玄宗又宠信宦官,朝中宦官人数多至三千,穿紫衣(三品以上)、绯衣(四品五品以上)者竟达千人。内给事高力士被宠信。他曾对高力士曰:“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欲以政事付李林甫,边事付安禄山可乎?”高力士对曰:“天子出巡,古之制也。况天下大柄,不可与人,彼若势成,谁敢复议。”又说:“臣常至内阁,见奏事者言,云南数丧师,北兵(安禄山部)强悍难驯,臣恐祸成不可禁也。”“玄宗不悦,力士从此不敢深言天下大事。”(《新唐书·高力士传》卷207)专以声色自娱的唐玄宗已听不进亲信的忠告,他日益殆于朝政,把自己早年“复寻为善乐,万险保山河”的雄心壮志丢于脑后,加上朝政宠信杨国忠,边疆宠信安禄山,以至“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二)!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5)

泰陵高力士墓

天宝十一载李林甫病逝后,杨国忠代为右相,兼吏部尚书,独揽大权。杨国忠虽然是贵妃的亲戚,但他精于理财,因而得以迅速升迁。天宝六载(747),杨国忠专判度支事,总理中央财政,他把全国各地义仓的粟米、丁租和地税兑变成布帛输送京师,使中央的库藏空前丰腴。天宝八载,“玄宗召公卿百僚观左藏库,喜其货币山积,面赐国忠金紫,兼权太府卿事。国忠既专钱谷之任,出入禁中,日加亲幸。”(《旧唐书·杨国忠传》卷106)正是玄宗对杨国忠的更加宠信,使本已败坏的朝政日趋恶化。在杨国忠的支持与欺瞒下,天宝十载(751)唐朝发动两次对南蛮的讨伐战争,均遭到全军覆没的惨败,“凡举二十万众,弃之死地,只轮不还,人衔冤毒,无敢言者。”(《旧唐书·杨国忠传》卷106)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6)

泰陵仗马

由于唐玄宗不听忠言,殆于朝政,昏庸腐败,终于把大唐江山推到了崩溃的边沿。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755年12月16日),倍受玄宗宠信多年的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城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率兵15万南下攻唐,叛军所到之处,大肆杀掠。“渔阳(辖地在今北京市及蓟县一带)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八日,叛军攻破潼关,进逼长安。十三日凌晨,被安乐生活消磨殆尽英雄气概的唐玄宗,匆忙率贵妃姊妹、杨国忠、龙武将军陈玄礼、左相韦见素、京兆尹魏方进及少数皇亲国戚仓皇出逃。次日中午,抵达金城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马嵬坡)时,发生了著名的“马嵬事件”。禁军将士杀死了杨国忠及其子杨暄、魏方进等人,把玄宗围困在驿站内,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好命高力士用帛带缢杀贵妃于佛堂前。在陈玄礼等将士验看贵妃的尸体后,围驿禁军才各自归队,继续南下四川。一场兵变终于平息下来。

马嵬兵谏后,太子李亨借口百姓遮留,与玄宗分道扬镳,带人北上至灵武(今宁夏武灵县),即帝位,肩负起平定“安史之乱”的重任,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后经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浴血奋战,李亨率军于至德二年十月收复长安。遂派太子太师韦见素前往成都迎接玄宗。十二月初三,玄宗到达咸阳,李亨在望贤宫迎接。二十二日(758年2月4日),玄宗在长安大明宫宣政殿,将传国玉玺授于李亨(即肃宗),成为坐享清闲的太上皇。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7)

泰陵远眺

玄宗重返长安后,仍居南内兴庆宫。由于受肃宗皇后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的挟制,终日忧郁寡欢,悲愤交集。他悔恨莫及,曾痛谓宠臣高力士曰:“悔初不听卿言,至有今日之祸。”上元元年七月丁未(十九日,760年9月3日),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以邀玄宗游西内为名,把玄宗骗出兴庆宫,用武力劫持到西内太极宫甘露殿居住。事后,肃宗又把高力士流放巫州(今湖南省黔阳县),陈玄礼亦解甲致仕,玄宗身边旧宫人全被撤换。名义上的太上皇,已完全失去行动自由,过着凄凉而孤独的生活。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初五日,762年5月3日),李隆基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群臣上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唐代宗广德元年三月辛酉(十八日,763年5月5日),葬于同州奉先县北二十里之金粟山(今陕西蒲城县),曰泰陵。

笑观王朝兴衰,趣听轶事掌故,关注小探,带你领略这地下的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败于安乐的唐明皇)(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