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要纠结对错 说错了话为什么就要

当然还是要从「呸」字说起。

「呸」在《说文解字》中写作「咅」(pǒu),「咅,相与语,唾而不受也。」你酝酿一下吐口水的动作,噗噗…呸,你可别真吐出来啊…

你看看,在模拟吐口水的动作里,「呸」是不是发音和形象都很到位了。有个词叫「唾弃」,是用吐吐沫来表达对对方的嫌弃和厌恶,「呸」用一个字就做到了这些。

干嘛要纠结对错 说错了话为什么就要(1)

所以在听到别人的信口雌黄后,我们总会不自主地脱口而出「呸,一派胡言!」

对别人的「呸」,发展成对自己说过的话的「呸」,源于语言禁忌

语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具有神秘的力量,语言学家吕叔湘说: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可是在语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们又把它当做神物崇拜起来。他们用语言来祝福,用语言来诅咒。……从前有些人家,因为小孩儿不懂得避讳,在堂屋里贴一张纸条「童言无忌」,意思是小孩儿说的话不算数。

禁忌往往跟民族深层的东西有关,表现的是内心隐秘的情感,因而一般人也都尽量注重避忌、规避凶语和不吉语,这就逐渐转化出一种趋吉避凶的文化习俗。

比如西方文化中,有种Knock on wood(敲木头)的习俗,在表达某种愿望,或者说过自己会遇到某种坏事之后,他们经常会用手敲几下桌子,相信这会带来好运,据说这来源于基督徒发誓或祈祷好运时触摸一个(耶稣受难的)木制十字架的仪式。

干嘛要纠结对错 说错了话为什么就要(2)

趋吉避凶习俗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所谓「口彩」,通过谐音、近义等手段,去用一些好听的话,表示祝福、吉祥,比如把「胖」称为「富态」、「老」说成「高寿」。

这种口彩在节庆、婚宴等场合用得尤其多,像「福禄寿喜」「花好月圆」这些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用现代眼光来看,「口彩」其实也可以看做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啊。

回到开头的问题,说错了话要「呸」回去,当然也就是是规避禁忌、寻找吉利的表达来破解不利啦。

至于为什么要「呸呸呸」三下,那除了重要的事要说三遍,「一人一口唾沫把不吉祥的话淹死」之外,大概也因为叠词多了一些萌系色彩,呸起来更阔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