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

糖尿病患者会因为血糖不稳定,而出现很多身体的异常表现。为了长期的稳定血糖,也有很多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能够让血糖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内。但随着病程越来越长,有些糖友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

老陈今年56岁了,在50岁左右被查出了2型糖尿病,当时医生建议他服用降糖药稳定血糖。一直以来也都是坚持用药,坚持复查。可日子长了,总担心吃药会伤身,他就慢慢地减少了用量。谁知道没过多长时间,双脚总是出现不适的症状,在医院一查才知道,诱发了糖尿病足。

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1)

糖尿病足是种什么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内的血糖不断升高,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就可能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可能会诱发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而发生在脚部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就可能诱发糖尿病足。

因为糖尿病足的出现,让糖尿病并发症有多了一些可能性。双脚也被称为是糖尿病的靶器官,很容易受到伤害。

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

其实在血糖升高的早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异常的表现。但是随着血糖升高后,持续地对身体产生伤害,双脚就可能出现异常表现。

当你察觉到自己的双脚开始出现3种异常的变化时,或许要警惕是否出现了糖尿病足的问题,尽早就医检查,接受治疗。

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2)

双脚经常出现莫名的麻木,有蚂蚁爬的感觉

在糖尿病足的早期,由于血糖升高对双脚的神经产生损伤,触觉和痛觉会受到影响,很可能表现出局部的刺痛、灼痛、麻木等感觉,并且还可能出现感觉减退、缺失等问题。这时就会经常性地出现疼痛麻木,双脚有蚂蚁在爬的感觉。

有些患者还表示,自己在走路的时候有一种踩着棉花的感觉。这也和双脚的触觉减弱有一定的联系,运动神经的病变,引发了双脚的不适症状。

脚部的皮肤干燥,皲裂,发黑等

糖尿病可能引发患者的自主神经受累,导致局部组织的柔韧性变差,很容易出现比较厚的脚皮,并且皮肤干燥无汗,经常性的出现干燥、皲裂的情况,脚部的皮肤和农容易脱落。而且受到血糖不稳定的影响,脚上的血液循环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更容易发生色素沉着,双脚也会出现异常的色素沉着,颜色发黑等变化。

当你发现自己的脚趾开始变黑,并且还总是出现很臭的味道,也可能是血管循环不畅后,诱发了糖尿病足。

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3)

双脚出现溃疡、红肿、溃烂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脚都包裹在鞋子里,很少会出现伤口。但是糖尿病足的出现会因为人体内比较高的血糖水平而刺激血管诱发异常。一旦出现一个伤口,就很难愈合,并且还可能出现发炎红肿溃烂等问题。

甚至有些糖尿病患者会因为合并了糖尿病足而直接诱发双脚出现溃疡、溃烂的情况。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出现后,也会影响脚跟和脚趾关节受压的地方更容易发生溃烂,还有少数患者会因此发展到需要截肢的地步。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足的出现,也暗示身体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血管、神经病变。当你发现3个双脚的异常变化,就应该及时就医。

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4)

在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的关系密切,如果不能稳定自己的血糖水平,也会让健康面临更高的风险。

如果你属于4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检查血糖,预防糖尿病,也就能变相地降低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了。

首先年龄超过45岁的人,往往因为体内的代谢减慢,会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这也被称为是一种老年病。在45岁后定期监测血糖,预防糖尿病。

第二种是家族中存在糖尿病遗传基因的人,建议多关注身体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对保护健康也有帮助。

第三种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可能因为肝糖原异常而增加对血糖的影响,并发糖尿病的风险也不低。甚至有一种糖尿病就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

最后一种高危人群就是肥胖的人。身材肥胖可能让人体摄入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也可能对血糖产生影响。而且受到肥胖的影响,胰岛素分泌水平也可能出现波动,诱发血糖异常。

血糖偏高的人双脚一般会有3种现象(血糖高了看脚就知道)(5)

血糖高了,看脚有没有3个异常变化,其实就能了解一二。如果你出现了这些异常的表现,尽早前往医院筛查糖尿病足,采取科学的治疗,以免发展到截肢的地步。

参考资料:

1、警惕:脚上若有3个症状,十有八九是“糖尿病”前兆,别视而不见·光明网·2020-04-04

2、高闯 罗亚锋,《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刻不容缓》,中医健康养生,2019年06期.

3、学会这5招远离糖尿病足,广州日报,2018-05-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