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吃饺子话语(天寒地冻说饺子)

立冬了,今天咱们就说说饺子大胖子美食家沈鸿飞在《食相报告》中写过一句话“如果韭菜猪肉馅饺子是北方人食物的代表,那么……”这句话大错特错了,美食家也犯错?当然,沈宏非又不是北方人,对北方的饮食文化怎么理解,从几百年前“交子”或“扁食”从西域传来,饺子就是北方人的宠儿还得我这种北方人,来给大家念叨念叨这个北方的饺子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一带,前几百年生活的汉族人都不太多,这里是鄂伦春、赫哲及达斡尔人的天下,他们也吃饺子,但他们习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一碗连汤带水的饺子,一碗肉馅的水饺,放在浓郁的鱼汤里,汤里还放上粉丝,连汤带饺子这么一吃,爽极了推荐大家看一本书纪实小说《诺门罕的战争》,写的就是北方达斡尔族情报人员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怎么支持共产国际抗日的书是纪实的,写得惊心动魄里面有很多北方民俗的描写再往南走,到沈阳和吉林一带,是满族人的地盘儿,当地人当然也吃饺子,不过当地人心目中的正宗饺子是蒸的,韭菜猪肉配上大虾仁上屉那么一蒸,吃的时候配上二两烧刀子,那叫美,只是馅儿不用太咸,为啥,当地人吃饺子蘸酱油黑中透亮、咸而鲜的大酱上面撇出来的那层油,俗称秋油,那才是酱油的祖宗,酱油酱油,就是酱上面那层油配上蒸饺,绝不是现在这些化学酱油能媲美的所谓满族蒸饺,指的就是这个,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年吃饺子话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年吃饺子话语(天寒地冻说饺子)

小年吃饺子话语

立冬了,今天咱们就说说饺子。大胖子美食家沈鸿飞在《食相报告》中写过一句话“如果韭菜猪肉馅饺子是北方人食物的代表,那么……”这句话大错特错了,美食家也犯错?当然,沈宏非又不是北方人,对北方的饮食文化怎么理解,从几百年前“交子”或“扁食”从西域传来,饺子就是北方人的宠儿。还得我这种北方人,来给大家念叨念叨这个北方的饺子。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一带,前几百年生活的汉族人都不太多,这里是鄂伦春、赫哲及达斡尔人的天下,他们也吃饺子,但他们习惯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一碗连汤带水的饺子,一碗肉馅的水饺,放在浓郁的鱼汤里,汤里还放上粉丝,连汤带饺子这么一吃,爽极了。推荐大家看一本书纪实小说《诺门罕的战争》,写的就是北方达斡尔族情报人员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怎么支持共产国际抗日的。书是纪实的,写得惊心动魄。里面有很多北方民俗的描写。再往南走,到沈阳和吉林一带,是满族人的地盘儿,当地人当然也吃饺子,不过当地人心目中的正宗饺子是蒸的,韭菜猪肉配上大虾仁上屉那么一蒸,吃的时候配上二两烧刀子,那叫美,只是馅儿不用太咸,为啥,当地人吃饺子蘸酱油!黑中透亮、咸而鲜的大酱上面撇出来的那层油,俗称秋油,那才是酱油的祖宗,酱油酱油,就是酱上面那层油。配上蒸饺,绝不是现在这些化学酱油能媲美的。所谓满族蒸饺,指的就是这个。

这两省再往南到了海边,饺子就有变化了,海边的人因地制宜,最爱吃韭菜鲅鱼馅的饺子,海边嘛,鱼多,特别是鲅鱼,肉多刺少,配上稍微老一点的韭菜做成饺子一煮,照样好吃,

当然了,以前东北的冬天不可能有新鲜蔬菜,所以酸菜配上各种肉类的饺子,也一直是东北人心中的饺子王之一。

再往南,解放前的张家口一带,原来叫察哈尔省,这地方的饺子太好吃了,因为当地人用羊肉、大葱和当地特产口蘑一起包饺子,大家自己想想那个味道吧!会吃的人都能想象出来!到了再南边的北京呢,好多人都以为老北京的饺子是白菜猪肉或韭菜猪肉为代表的,呵呵,那只能说你不了解老北京的饮食,解放前的老北京美食家,吃的老北京饺子比较难包,馅儿的肉是一半猪肉,另一半得放天福号的酱肘子肉,菜一定是小青菜。就是现在说的上海青,这三加起来,再加上用水煮的花椒水和姜水什么的拌好的肉馅,葱花剁碎了放一边,包的时候,每个饺子里单独放几个,老北京人嘛,讲究多,说葱提前拌到馅里馅会有葱臭味道!所以就这么处理了……

这种饺子是老北京美食家里的代表。因为里面有上海青,解放前在北京的冬天能吃到上海青的人,一定是富裕人家,所以,这饺子有炫耀的成分,那时候要有微信,吃这种饺子肯定得发朋友圈……再往南到山东,事儿又变了,山东人包饺子蒸包子,特别大,我发现什么事都一样,让北方人干个秀气事儿太难了,山东人的包子跟小孩鞋子一样大,饺子也不遑多让。而且馅里大葱那叫一个多。最重要的是,北京人最禁止的——往馅里放香油这事被山东人演绎到极致,哪次拌馅不放二两香油?到河南呢,事情就有点滑稽了,郑州往北,一切还好,郑州往南,饺子又陷入了汤的世界,你到驻马店一带饭店里吃饺子,大师傅麻利的给你盛出一大碗饺子来,你刚要双手端,再看那老兄,手疾眼快的给你浇上一大碗饺子汤,顺手还撒上香菜,在周口还给你在汤里撒一勺芝麻酱什么的,在柘城还给你撒点油渣,对着这样一碗饺子,你是否有点哭笑不得?

要不就像陕西一带,认真地做一碗酸汤水饺,要不就干湿分离,这个……再往南过安徽到江苏,人们基本就不吃什么饺子了。苏北的人还吃吃韭黄猪肉水饺,苏南的人,不论什么日子,根本想不起来包饺子。继续往南,到广东,这个什么都吃的地方,人们反而也吃饺子,但饺子的地位简直是低到极点,人们只在喝早茶、吃宵夜的时候,顺手在一盅两件之外,点上那么半打饺子,当成点心的一种,尝尝鲜而已。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在以北方赌客居多的澳门,为了照顾北方或赌输、或赌赢的食客,街上很有几个饺子店,我建议大家如果去澳门,可以住在银河大酒店,里面的餐厅里,有一味南人北做的花枝馅饺子,好吃极了。河北西边的山西,本来也是饺子大省,他们把饺子叫扁食的同时,更爱吃牛肉饺子,可惜,这些年全国遍布的的山西牛肉饺子小馆。又脏又破,馅料又不讲究,彻底损坏了山西饺子的名声。陕西又相反,老想把饺子这东东推向世界,前十年经常有一车外国人在参观完兵马俑后被一车拉到饭店,被导游用蹩脚的英语,动员大家吃那些饺子宴、百饺宴什么的。结果也没成功过。其实,陕西的酸汤饺子绝对好吃无比。但为什么大饭店不给老外尝尝呢?很简单,太便宜挣不到钱呗。顺便说一句,河北出过一个饺子大师,因为在河北的厨师圈里受排挤,一气之下远走四川,并在饺子并不流行的四川闯出一份天下。也算不容易,这个姓刘的厨师在河北唯一的弟子在秦皇岛山海关邮局旁边,开了一个饺子馆,不大,但味道远胜一般的饺子馆太多了。饺子这东西,就是老百姓的家常饭,好多人想出奇出新,什么俩饺子一起包的鸳鸯饺子,什么开口饺子,什么彩色饺子,哎呀,又麻烦又不好吃,就是现在强调的机械化的机器包出的饺子,也是难吃又难看。

其实,包饺子,只要用心调馅儿,用心和面,做出的饺子,一定好吃,不信,问每一个给自己孩子包饺子的妈妈,她们都是包饺子大师。

(喜欢就关注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