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

江苏与安徽的山水相连,历史上这片地方的联系与交流就很紧密,很长一段时间还曾属于同一个省,那后来是怎么分开的呢?为什么会分开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探究一下那段历史。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1)

中国的行省制度始于元代,对后世影响巨大,由于元朝疆土太大,当时行省的划分也是大开大合,基本上是以江河山川为界来划分,其大概奠定了中国现代省级区划的雏形。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后来将行省改名为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之为省,俗称为藩司。由于明初首都在南京,当时叫应天府,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便以应天府为中心划出了一块巨大的地方拱卫京都,这就是直隶,后称南直隶,也叫南京,这就现在南京名字的由来,当时南直隶统辖的区域就是现在江苏安徽两省之和。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2)

明朝时期,南直隶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烟稠密,文化昌盛,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苏南的富庶已不用再说了,以扬州和淮安为中心的苏中地区凭借淮盐之利运河之便富甲一方,即使是皖北淮河流域其发展程度也远超北方地区,有句俗语叫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反映了当时淮河流域的富庶。当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谓举足轻重。

文化方面以科举考试为例,南直隶的江南贡院,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在全国占据首位。全国近半数的官员,都来自于江南贡院。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3)

清朝建立以后,承袭明朝的行政制度,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鉴于江南省的强大,再加上明朝遗老遗少们的支持,如果出现强悍的牛人,完全有机会割据江南,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朝决定对江南省进行分割。清朝于1661年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面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面称“江南左布政使司”,简称为“江南右”与“江南左”。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名称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而来,而安徽则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来。至此,安徽与江苏正式分家,结束了近300年一体的历史。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4)

按常理,各个省份的省会都应该建在自己的辖区,可是安徽却是一个例外,从清朝初年,一直到乾隆中期近百年时间里,安徽的省会一直在南京,既当时的江宁,而江苏的省会在苏州。顺便说一下,江宁是两江总督的驻地,原来统辖江南江西两省的两江总督变成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总督,但名称没变。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5)

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了公元1760年,安徽的省会从江宁迁移到了安庆,而江苏的省会从苏州迁移到了江宁。安徽和江苏才彻底分清。所以在历史上,南京真的曾是安徽的省会,在明朝持续了200多年,在清朝又延续了近一百年。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6)

南京为什么被叫做安徽省会(调侃南京为徽京)(7)

现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梗就是称南京为徽京,意思是南京对江苏的影响力还不如对安徽。其实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南京与安徽的历史渊源极深,行政划分是人为的,但地方上的交流确是自然的。比如重庆虽然从四川省划分出去,但重庆对四川的影响力不是其他任何城市能比的。南京与安徽的渊源在未来还会继续,而江苏与安徽两省的联系与交流随着现代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通讯也会越来越密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