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

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1)

埋藏在历史之中的「失落的技术」

这个世界上存在著「失落的技术」,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听起来就像是在说科幻小说中出现的那种超古代文明,但是笔者要谈的却又跟它有点不同。失落的技术指的是过去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优秀技术,但是却因为某些理由没有流传到后世,导致这些技术在现今已经消失。

比如日本海军当年的王牌战舰大和号上所使用到的技术,像是利用铆钉固定厚实装甲的技术以及完全不使用任何电子装置的早期机械式计算机等等,这些技术都随著时代的演变成为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并且在后来被新出现的原料以及电脑所取代。由于现在没有任何人继承了这些制造技术,所以想要重现这些东西自然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2)

虽然这次的前言有一点长,但是会提到这个其实是因为最近遇到的事情,让笔者的脑袋中浮现这样的念头。笔者前阵子参加了一场Red Baron专为媒体记者主办的中古车试乘会,因此有了机会试乘了一些通过Red Baron自家严格安全标准的「转让车检」,并且维修保养过后的中古摩托车。就某种角度来看,这些中古车的车况可以说是相当接近新车当时的状况。

3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超级运动车型

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3)

接下来进入正文,在笔者这次试乘的好几台中古车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CBR250R(MC19)。搭载水冷式并列四缸DOHC 4气门、排气量249cc的这颗发动机可以发挥出45ps/15,000rpm的最大马力。

采用现在只有MotoGP赛车才会采用高价位的凸轮齿轮系统(cam gear train,凸轮轴不是以常见的链条来转动,而是透过齿轮进行转动的高超技术),并且使用高刚性的五角形断面铝合金双翼梁车架、铝合金摇臂以及Pro-Link式后轮减震装置等等。

只听它的规格配备大家甚至会误以为「咦?本田推出了全新的250cc超级运动车型吗?!」,虽然它拥有如此惊人的配备,但是这台车却是在1988年制造的车型。它其实是一台距离现在30多年前的旧车型。

懂的人就会知道,这台车就是现在依旧被认为是四行程250cc车型史上最强车型的CB250RR(MC22)的前一代车型。它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车架的结构与RR的前轮刹车装置采用的是双碟盘刹车而已,在发动机性能方面属于相同的等级,特别是这两款车的那种仿赛款风格般的外观可以说是几乎相同。

顺带一提,R版虽然是使用单碟盘刹车,但是它也有很多优点,像是减少了簧下重量以及变得容易维修等等,所以并不是使用单碟盘刹车就一定比双碟盘刹车还要糟糕。大家只要想想现在的250cc运动车型也都是采用单碟盘刹车,应该就能够认同这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或许可以说是一台重视实际利益大过于外表的名车。

搭载F1技术,转速20000rpm的咆哮排气音

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4)

骑行感非常独特,与现在的250cc运动车型截然不同。首先,它的坐垫低的惊人,CBR250R(MC19)的坐垫高度根据数据资料是720mm,与现在车型CBR250RR(MC51)790mm的坐垫高度相比的话,明显可以看出它相当低。 当时的车体既修长又精简,虽然搭载了四缸发动机,但是车重也只有154kg,与现在车型相比少了10kg。

也就是说,它的双脚著地性极为优秀,机动性也相当的好。本田当时推出时也强调它的研发概念是「同时兼顾运动性以及易操纵性的超级运动车型」。最大马力45ps,远远胜过现在250cc级别中最强大的CBR250RR的38ps马力。这台车据说采用了F1的技术,转速能够达到20000rpm的超高性

具备了与现代车型截然不同的骑行表现以及乐趣

本田cbr250rr摩托车参数(重新感受本田CBR250R摩托车失传的技术)(5)

它的骑行方式也与现在的摩托车完全不一样。笔者这次试乘时也在赛道上试了一下,它的减震装置非常柔软,刹车也相当灵敏,过弯时不会冲过头,回正车身时重视「Slow in,Fast out(慢进快出)」的传统骑行方法。但是这也并不是就是说这台车会很慢,因为它有一定的马力,车体也相当轻盈,所以在能够油门全开的直线道上也能展现出压倒性的速度。

另外,因为坐垫低,重心也低的关系,所以像是过弯回正车身等等的感觉,也很像是让饮料罐滚动的感觉。只要习惯这一点的话,其实骑起来也意外的轻松,节能的骑行表现也让人觉得快乐,离地面也很近,所以骑车时也可以非常放心。

另一方面,现在的250cc运动车型因为前轮荷重比较大,重心也高,所以骑行方式受到车体与底盘装置的影响,变成是急减速,直接倾斜车身,然后就转弯。虽然运动性能也有所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难以掌握极限的部分,像是摩托车所发出的声音等等。

早期摩托车的减震装置都是软绵绵的,轮胎也都是滑滑的,因此转弯时经常需要边骑边找。虽然从各种方面来说,30多年前的摩托车与现代的摩托车是无法拿来一起比较,但是实际试乘比较过后,绝对会发现它拥有不同的个性,各有各的优点。

兴奋的感觉或许就是一种暗示

由于摩托车市场的改变以及废气排放标准等等各式各样的理由,所以笔者其实也知道它并不真的就是「失落的技术」。虽然各家厂牌也都埋头研发以「温故知心」为主题的车型,不过笔者还是重新感受到挖掘昔日车型使用的卓越技术以及「骑行感」其实也相当有意思。

会这么想也是因为只要骑著以前的摩托车,就会感觉到神奇以及新鲜,让人兴奋到不行,而这应该也藏著什么暗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