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心得体会(新华时评一粥一饭)

新华社杭州8月12日电 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心得体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心得体会(新华时评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心得体会

新华社杭州8月12日电 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新华社记者冯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从餐厅食堂到酒馆饭店,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随处可见,有人还在网上搞“大胃王”吃播秀,吃了吐、吐了再吃。种种餐饮浪费现象不禁令人想起一句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虽然现代农业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但“来之不易”的古训并未过时。谷菜禽畜固然是自然界的馈赠,但更是人类辛勤劳动的成果。爱惜食物,杜绝餐饮浪费,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正是基于这种敬畏和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饮食丰俭才会普遍成为衡量主人好客之心的尺度。在我国,饮食文化更是与传统礼仪高度融合。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至今还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农产品减产、生产成本上升,而且会破坏农业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生产布局。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一非凡成就来得并不轻松,而是我国人民在与各种自然灾害的顽强搏斗中实现的。虽然近些年的连年粮食丰收让我们牢牢捧住了自己的饭碗,但我们应该牢记“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局面来之不易,牢记“丰年要当歉年过”的古训,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我们更要营造好“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大氛围。日子过得越好,越不能忘本,越要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牢记在心头、代代永相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