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上册(语文备课教案三年级上)

主备教师: 组长审阅: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上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上册(语文备课教案三年级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教案上册

主备教师: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色彩

课 题:爱什么颜色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4个,正确书写8个,学习新部首戈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4个,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学习新部首戈字部。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准备:生词 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一读课文,读流利、通顺,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划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记住文中生字的读音。

4.下面这些词语,你记住了哪些?用的是什么方法?

红旗 蔚蓝 海疆 威武 绿色

禾苗 梦想 大队 将军 乘风破浪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词语。

1.上面的词语,你记住了哪些?领着大家读一读。

2.“威、战”两个字的部首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些部首的字?

3.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还有哪些不会的?

4.组内多种形式读,并为展示做准备。

探究二:生字。

田字格中的生字,你会写哪个?教教大家。

探究三:熟读课文。

1.组内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2.你会背了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三、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同桌之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文中提到哪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分别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指名读一读第一小节,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我为什么喜爱碧绿的颜色?碧绿的颜色是我想到了什么?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_______的热爱。试着背诵第一小节。

2.指名读一读第二小节,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我为什么喜爱火红的颜色?火红的颜色是我想到了什么?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_______的热爱。

3.指名读一读第三小节,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我为什么喜爱蔚蓝的颜色?蔚蓝的颜色是我想到了什么?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_______的追求。试着背诵第三小节。

三、你爱什么颜色?仿照诗歌说一说

作业设计:

你爱什么颜色?仿照诗歌说一说

板书设计:

红旗 蔚蓝 海疆 威武 绿色

禾苗 梦想 大队 将军 乘风破浪

教后反思: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色彩

课 题:金色的草地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观察蒲公英的特征。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读通课文,圈出一类生字,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

2. 在课文中标出二类生字,并在书上注音,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把生字用手多写几次,并组词。

3. 再读一次课文,给每一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4. 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二、预习交流、检测。

1.自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堂作业“课前预习”第一、二题。

2.组长组织同学自学生字。(先自己读 再一起读 最后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

3.熟读本课新词(先组长领读 再开火车读 最后组长检查)。

二、合作探究。

读过课文之后,说说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

1.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2.“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3.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4.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三、拓展延伸

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写下

来。

作业设计:

1. 听写二类生字及本课新词。

2. 完成练习册本课练习。

3.完成课本的练习。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主备教师: 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色彩

课 题:语文天地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读,抄写句子。

3.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意。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文字,并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古诗。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古诗。体会诗歌表达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摘录这一周积累的词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自己读题。

2.了解“日积月累”中的题意。

3.分小组做“日积月累”中的五个练习。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词语

1.集体交流练习情况。

2.注意加点字的部首。

3.交流大家积累的描写颜色的词语

探究二:句子

1.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3.互相交流读法。

探究三:古诗

1.观看课本中的图片,想象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情景。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诗中提到的景物对你的启发。

三、达标训练

完成课本中第一个和第三个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积累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扫清文字障碍。

2.你从文中知道铅笔请到了哪些颜色来帮忙?(学生思考问题)

3.你知道短文中的这三种颜色可以变出哪些颜色吗?

4.你还可以调出哪些色彩?(小组内交流)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词语

1.集体交流练习情况。

2.注意加点字的部首。

3.交流大家积累的描写颜色的词语

探究二:句子

1.摘录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3.互相交流读法。

探究三:古诗

1.观看课本中的图片,想象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情景。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诗中提到的景物对你的启发。

三、达标训练

完成课本中第一个和第三个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积累了什么?

作业设计:

1.写一写,你调出了哪些色彩?

2.和同学交流你的劳动成果。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声音

课 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

教学准备:生词 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认读词语

梳头 掠过 吹拂  麻雀 呼啸 拨水 啃骨头 

机警 闲暇 美妙 逐渐 狂风卷起 上楼梯 

2.重点理解词语:呼啸 寂静 闲暇 美妙 逐渐  

3.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哪些声音?

2.哪些声音是你没听过的?

3.你从课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4.怎样才叫用心聆听呢?

第二课时

一、当堂训练

1.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试着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新颖独特。

第二段(第2-11自然段):告诉人们处处有声音,希望大家尽力去倾听。

第三段(第12自然段):写只要用心去听,就会发觉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3.小组比赛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

大千世界的各种奇妙音响,无论是你曾经真实聆听过的,还是你曾用心灵感受过的,哪些曾经给你带来美的感受?发挥自己的想像,仿照作者生动活泼的语言,把你用心聆听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读课文的小技巧

作业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3.摘录出你喜欢的句段。

板书设计:

语言美 体验生活

你一定会听见的 用心去听声音多么丰富、多

么美妙

意蕴美 感受生活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声音

课 题:喜爱音乐的白鲸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字13个,写字8个。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1.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教学准备:从地图上找到北极,搜集有关白鲸的资料及音乐《蓝色多瑙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并组词。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潜能生。

3.组内汇报学习结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合作探索

探索一:词语

1.你认识这些词语了吗?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给大家展示。

召唤 顽皮 寒冷 坚硬 优雅  奇迹  冰区

白鲸 脊背 猎人 凿开 政府  援助

探索二:生字

1.处理多音字“结。”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谁有好办法记得又快又牢?

三、巩固拓展

1.扫除障碍,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按照要求再美美的读一读。

(1)自己先大声的朗读一遍。

(2)以组为单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3)确定你们组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准备展示。

2.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白鲸遇险,反复读一读。

3.白鲸是如何得救的?小组交流。

二、合作探究

1. 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找出来读一读。

2.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三、巩固拓展

1.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任何奇迹都会产生。亲爱的同学们,你还知道我们人类创造了哪些奇迹?

2.动物也会创造奇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四、当堂检测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业设计:

1.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上网查一查还有哪些动物喜欢音乐。

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召唤 顽皮 寒冷 坚硬 优雅  奇迹  冰区 白鲸 脊背 猎人 凿开 政府  援助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声音

课 题:寓言二则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

3.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

教学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准备:课件、关于寓言故事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

2.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段落

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

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4. 再读第二句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是怎样做的?

5. 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6.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

7.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

探索三:句子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

三、总结延伸

1.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小组学习

2.重点词语:

战国 待遇 吹竽 鼓腮帮 捂着 装腔作势

齐缗王 继承 溜走 南郭先生

2.朗读课文,说说大意

3.你觉得南郭先生是如何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4.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拓展练习

在两个大王面前,南郭先生是怎样想的及怎样做的?从故事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1.自读古文《滥竽充数》,老师适当的作解释。

2.学生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组织检查。

掩 盗 零 滥 竽 装 腔 势

“改、演、承、鼓”容易写错,注意“承”的笔顺。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作业设计:

课外搜集一些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声音

课 题:语文天地二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选字组词,积累表示声音的词语,读、抄句子。

2.背诵古诗《赠花卿》《竹里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积累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交流自己积累的词语。

2.认读词语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积累词句的能力。

4.分组读课文。

5.提出自己的疑问。

6.小组讨论交流

二、当堂训练

1.抄一抄:熟悉 敲鼓 优雅 奇迹 欣赏……

2.选词造句

3.写字练习。

探究一:

A.认识成语并知道意思:

雅雀无声 悄声细语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声如洪钟声情并茂 声色俱厉 声泪俱下

探究二:

B.词语

C.让学生交流记词语的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D.用“当”字造句

E.能够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

招 ( ) 玩( ) 竖( ) 便( ) 医( )

召( ) 顽( ) 坚( ) 硬( ) 区( )

2.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畅所欲言:噪音的危害很大,你知道它有哪些危害吗?我们能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读背古诗

2.根据插图的内容理解古诗的意思。

3.根据故事描绘的内容,标出诗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4.读一读,说一说自己所想象的声音。

5.领悟“金钥匙“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探究:词语

锦城 丝管 桂花

三、当堂达标

完成语文天地的“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语,填一填。

四、拓展延伸

畅所欲言:噪音的危害很大,你知道它有哪些危害吗?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业设计:

1.学会《语文天地》中出现的词语

2.背会两首古诗

3.编故事

板书设计:

理解:锦城 丝管 桂花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祖国在我心中

课 题:国徽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了解国徽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国徽的象征意义。

2.知道应该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国徽图片,字词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诗歌读通读顺.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或小组读。

二、 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

2.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我”在街上扶起摔

倒的小弟弟的场景.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仰望国徽的场景,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

三、拓展延伸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生字

1.注意以下字形:

“徽”字易错,左中右结构,中间”山”下面是”系”不要少了”一”;另外,中间部分不要和”微”混淆

“帽”字共12笔,右上是”曰”不是”日”下边是”目”不是”日”

探究二:词语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闪烁”、“映照”、“辽阔”等。

3.大家想想,夏天的夜晚仰望天空,什么东西在“闪烁”?

4.交流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作业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国徽

理解:闪烁、映照、辽阔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教后反思:

主备教师:王玉琴 组长审阅:

单元课题:祖国在我心中

课 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以及全文。

3.拓展延伸,了解华罗庚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知道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2.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祖国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知道华罗庚坚持回国的原因。

2.懂得学有所成、应当报效祖国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文中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熟读课文,再读读课后的学习链接,想一想华罗庚是个什么样的人?

3.看大屏幕,读拼音,写词语。

二、合作探究

1.第一自然段的“洋房 ”、“小气车”告诉了我们什么?“疾步”、“冲 ”、“喊”说明了什么?

2.美国教授为什么不希望华罗庚回国?

3.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

三、拓展延伸

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回国?看一看“语文天地”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完成“笔下生花”。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

2.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生字

处: 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

令:与“今天”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

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

憾:“遗憾”的“憾”与“感”字比较,加深记忆。

授:“授”可与“受”比较,加深记忆。

探究二:句子

1.指导第三 五自然段华罗庚的话。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这一天是指哪一天?(是指祖国解放的这一天)引导学生体会“疾步”“坚定”“喊”等词语的意思。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气。

2 。学习课文第10至13自然段

华罗庚又一次说:“ 回自己的祖国去”是否只是简

单的重复?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反复朗读华罗庚的话,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

三、当堂检测

1.选词填空。

坚持 坚定

(1)做事要( )不要半途而费。

(2)“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 )地说。

价格 价值

(3)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    )。

(4)这个削笔机的(   )是多少?

作业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