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

李大爷从床上起来上厕所时没站稳,从床边溜下去,感到髋部疼痛难忍,站不起来了。

到医院拍片,发现是髋部骨折了,要做手术。

可是李大爷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这个手术做下去 ,结果会怎样呢?家人犯愁了。

那么李大爷为什么轻轻一滑就骨头就断了呢

医生告诉他,是“骨质疏松症”惹的祸

根据2006年一次全国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将近7000万

骨质疏松已悄悄成为了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且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但是,由于骨质疏松症早期多没有明显症状,广大民众对这种疾病仍未充分认识,更意识不到这种疾病的严重危害。

所以,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沉默的杀手”

益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丽君主任医师周二:内分泌门诊二;周三:内分泌门诊一)告诉你骨质疏松那些事!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1)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即为“多孔的骨头”。

如图所示,正常的骨骼是致密的。

由于各种原因,患上骨质疏松症,骨骼变得稀疏多孔,像年久失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豆腐渣工程,轻微的外力就很容易使之坍塌。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2)

(疏松的骨骼)

骨质疏松症的医学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强度下降,即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脆性增加,从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大多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病因在骨骼系统本身,没有受到身体其他器官组织疾病或其他因素影响的骨质疏松。

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是由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丢失加速、骨密度下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在70岁以后发生,由于年龄增加导致相应的骨密度下降。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占少数,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指没有发现明确的病因,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的骨质疏松。

由疾病、药物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大约占10%左右。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化验、检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后,才能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3)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二、骨质疏松症有哪些表现?

1、疼痛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

有些老年人,经常全身疼痛,做了很多检查,都找不到原因,很可能就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白天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也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

如果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

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经常有一些认为人到老年背驼了,身高变矮了,是“正常”现象,不当为事。

殊不知,这可能就是骨质疏松,不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

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

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质疏松严重的时候,在床上翻个身,伸手关下窗,都有可能骨折。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折后机体活动受到明显障碍,严重者可致残致死。

据统计,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并且医疗花费巨大。

像李大爷这种情况就属于脆性骨折。

4、骨质疏松影响到内脏。

因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功能,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口闷的症状。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4)

(益阳市中心医院为老人测量骨密度)

三、骨密度是什么?怎么测量?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骼矿物质含量,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目前临床上采用骨密度(BMD)测量作为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自然病程及判断药物疗效的定量指标。

目前有多种设备可以测量骨密度,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分X线和超声仪器测定。

临床中应用的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X线摄像、定量超声(QUS)、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pQCT)等。

前二种测定的是中轴骨骨量,其余均为外周骨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是目前使用技术中最成熟的测量方法。

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及多数临床药物研究和疗效观察采用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此方法辐射剂量低,基本可忽略不计。

如果操作得当,其准确性、灵敏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是国内外公认的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

其测量结果即可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还可用于骨质疏松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以及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外周骨骨密度仪的检测结果,不适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但因其经济、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等优点,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初筛。

通过X光片也可以判断您是否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但这种方法受到X光片照射条件、部位和人为判断的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的差异较大。

需要强调的是,X 线片没发现问题,不等于骨骼健康。

因为X线片反映骨量的变化不够灵敏,只有骨量丢失30% 以上时,X线片上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X线片本身不适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也不适于随访骨量的变化。

对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还是要进行DXA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干预。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5)

(骨密度测量仪器之一)

四、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虽然骨密度的测量方法较多,但WHO推荐的根据目前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骨密度的结果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该测量仪所选用的常规测量部位是腰椎和髋部。

诊断标准有2项,符合其中一项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一是发生了脆性骨折;

二是骨密度测定(双能X线吸收法)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只要出现了脆性骨折,无论骨密度值多少,都可以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或Z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或Z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 1之间。当低于-1时为骨量减少,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6)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五、那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体重过低、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等,都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都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检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另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

骨密度一点五可以确定骨质疏松吗(我国7千万人有骨质疏松)(7)

(网络图,仅供参考)

六、骨质疏松怎样防治?

1)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

为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

牛奶、骨头汤、海产品和绿叶蔬菜中含有较为丰富、可供人体吸收的钙离子,多吃这些食物有利于增加钙的摄入。

常喝牛奶也很好的补充钙质,经常喝牛奶的人患骨质疏松的概率比那些没喝得人低得多。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需要钙元素800毫克,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 mg。

而我国城市居民每天从饮食中可以摄取400毫克左右钙,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药物补充。

维生素D每天的需要量成人200单位,老年人400-800IU,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为800-1200 IU。

维生素D 有三种方式获得:来自太阳,食物或补充

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15-30分钟,能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

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

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从饮食中获取的维生素D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人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2)要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单位,对骨基质的维护有很大作用。

人到中老年要保证满足机体的蛋白质营养需要,摄入充足的食物蛋白。

鸡蛋、瘦肉、牛奶、豆类和鱼虾都为高蛋白食物,应当合理搭配,保证供给。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等都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代谢而诱发骨质疏松。

戒烟、避免酗酒,少喝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对预防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4)拥抱阳光。

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以引起体内一系列反应,形成活性维生素D。

从而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量丢失,所以平时要多晒晒太阳。

5)多参加体育运动。

坚持运动可增强骨质的强度和骨量,能很大程度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而且保持自己身体的灵活性与平衡协调能力,减少摔倒的发生。

6)定期检测骨密度。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检测骨密度。

如果发现骨量减少并且伴有骨折危险因素,或已经诊断骨质疏松,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增强骨密度的药物。

(编辑Eliza)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副主任 刘丽君主任医师

湖南医聊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hnyiliao。

湖南医聊每日提供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

点击“了解更多”,速查【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门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